当经验遭遇“拎得清”,我们如何取舍?

2016-09-06 丹萌 “医学界”微信号

导读: “有些很可怜的病人,以前会收的,现在我要考虑收不收,比方说有医闹倾向的、基础疾病多的、容易出并发症的,这种收进来容易搞事情的。”在2个小时的面对面交谈中,他重复了这个观点至少3次。郑文是在30岁的时候考上了上海某三甲大医院的神经外科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当时那家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主任仁心仁术,收治过数不清的被其他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人;逢年过节,医院科室人手比平日少,别的医院不愿意收的病

导读: “有些很可怜的病人,以前会收的,现在我要考虑收不收,比方说有医闹倾向的、基础疾病多的、容易出并发症的,这种收进来容易搞事情的。”在2个小时的面对面交谈中,他重复了这个观点至少3次。

郑文是在30岁的时候考上了上海某三甲大医院的神经外科研究生。

他的导师是当时那家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主任仁心仁术,收治过数不清的被其他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人;逢年过节,医院科室人手比平日少,别的医院不愿意收的病情复杂或危重的患者,老主任却总是“来者不拒”。

但是这样的病人不仅会让医生护士不能好好过节,而且会影响床位周转率、平均住院天数、收治病人数、并发症率等等科室考评指标,还会造成医保额度超标,影响到全科室医生护士的收入。

更麻烦的是这样的病人由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往往容易有纠纷,要打官司。

郑文很敬佩自己的老师,称他纯粹,“虽然吃亏吃很多,却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但回到现实,他自己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我学习他的精神,但又不希望像他那样做事。”已经成长为副主任的郑文说,“有些很可怜的病人,以前会收的,现在我要考虑收不收,比方说有医闹倾向的、基础疾病多的、容易出并发症的,这种收进来容易搞事情的。”

在2个小时的面对面交谈中,他重复了这个观点至少3次。

因为如今行医,有太多无奈。

医学世家,匠人追求

郑文出生在山西一个医学世家,太爷爷1936年就在县城里开了西医医院,爷爷、母亲,还有叔叔、婶婶等许多亲戚都是医生。从童年起,别人家的孩子在田间地头撒野,他就在医院里到处溜达。

“我小时候削铅笔的刀,都是医院里用的手术刀。”

不知道是不是从小就“操作”手术刀的缘故,郑文对“精细”仿佛有着天然好感。他喜欢脑子里的肿瘤,直径1公分,便只能切除1公分,多切一点就可能对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大三刚开始实习的时候,他没事就往手术室跑,腰穿骨穿胸穿腹穿心包穿刺……除了气管插管,基本的操作他都尝了个遍。

“神经外科手术时间比较长,有时候要干一晚上,回去晚的时候,宿舍门就关了,我就在医生办公室里随便找个长条椅子,睡一晚上。”

当纯粹的理想被现实逐渐击溃

但等到郑文结束了自己的医学生生涯,行医的环境却发生了某些改变。

“我们小的时候,在医院里遇到一些病人,可以住院很长时间,但现在,两个礼拜就要求病人出院了,甚至伤口的线还没有拆就会要求病人出院。而现在卫生局医保局要求控制平均住院天数、床位利用率、床位周转率、并发症率死亡率等等,还要考核你,一年看了多少个病人,开了多少刀,而且还要每年增加多少百分比的手术量。造成年龄大的、基础疾病多的病人没人愿意收住院。”

郑文说起这些的时候,声音低沉,双眉微蹙。

但这还不是最让他不适应的变化。

他说起自己曾有一次被患者家属告上法庭的经历。

一个病人,失聪已有7、8年时间,一直拖着没看,等到走路有问题才去就诊,发现脑内有一颗巨大的肿瘤,跑遍了上海各大医院,收到的回复都是“等通知”。

病人找到了他当时的神经外科主任,老主任虽然觉得这个病人手术难度高,风险极大,还是收了进来。

但用尽了一切治疗手段,病人最后还是走了。

4月份的时候,病人的家属结清了所有医保费用,因为对这个结果有预期,虽然人没能救过来,家属还是亲自去郑文办公室对他们表达了感谢。

结果到了5月份,他们却突然收到了法院传票。

“我们打电话也没人接,去法院的整个过程当中,始终没见到这个家属。后来法院的法官跟我们讲,这个病人的爱人不好意思见我们的面,说我们对他非常好,但是他丈母娘逼得他没办法,说人家死了人赔80万,你这个死了,不但拿不到赔款,还要自己再花几万块钱。非逼着他跟我们打官司。”

官司遇过一起,“医闹”更是碰到过不计其数。郑文曾在急诊亲眼目睹一个医生问一个肚子疼的病人怎么不舒服,病人因为等待时间太久,心生不满,一句话都没说,穿着高跟鞋,抬脚就朝医生的两腿之间踹去。

这样的事情见多了,郑文对成为一名像老主任那样纯粹的医者的信念发生了动摇。

“其实现在的医生考虑的重点不仅是病情,不能只做我看病的事情,更要考虑医生自身和家人的安全,现在的人看病是安全第一。”

“以后的医生会不会越来越现实?”

“已经越来越现实了,已经越来越现实了。”他感叹了两遍。

越来越“拎得清”的未来,并不是他想要的未来

和老主任那一代医生相比,郑文在工作时考虑病情,更要考虑自己的安全;但和现在的年轻医生相比,他却觉得,自己仍在坚持的一些东西正在更加迅速地瓦解。

郑文曾经有个病人,病不算重,但贫血严重,郑文凭经验判断,这个病人基础情况差,如果输血可能会出现溶血等不良反应,通过各种措施血红素在几天内持续上升,从6克升到了将近7克,便压着不输血,希望他的血象能够恢复到正常值,满足手术指征。

“我当时守这个病人已经守了好几天了,一天晚上实在扛不住了,就跟值班医生交代,我有备了血,复查的结果如果这个人血红蛋白往上走,就不要输,如果是掉下去了,掉到6或者6以下就输。结果第二天早上我一看,输了血了。”

病人的血红素并没有往下走,但郑文理解值班医生的选择,因为教科书上写,血红素在8克以下就应当输血,值班医生没有郑文的“经验”,按教科书输了血,这样,即便最后出事了,追查起来也不会有问题。

“但是如果我不给病人输血,病人出了事情,一告一个准。”

遗憾的是,这个病人最后因为免疫系统太弱,输血后发生溶血,去世了。

年轻一代常常不听过来人的“经验”,只信书本,因为书本里的答案是考试答案,因为按照书本做,即使出事也不会有责任,上海话里有个词称这样的“现实”叫做“拎得清”。

但医学就是经验科学,对于这样的“拎得清”,郑文打心底里是不喜欢的。

在郑文的记忆里,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孩子,14岁,血象曾在一天之内从1万2飙升至1万8,手术需要大约2000块钱,但是孩子的父亲是个进城务工者,全身上下只有用5块、10块拼凑出来的近400块钱,听说了价格,便替孩子选择了放弃治疗。

“后来我就追出去,跟他讲,你哪怕是找个乡镇卫生院,也可以做手术的,手术一定要做的,你就算实在没钱做手术,消炎药一定要用,不然会死人的。然后他说我真的是没钱啊,我借都没地方去借啊。”

郑文那时候还在读研究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几百元,没有能力帮到他。最后老人背着14岁大的孩子走出医院,连车也没舍得打,不知是怎么回的家。

郑文说,他时常怀念他的长辈和导师们行医的7、80年代,那时候做医生,就只要看病,不用考虑太多其他东西,纯粹。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始终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像那个孩子那样困难而可怜的病人,但越来越少有医生愿意对这些病人“出手相助”,因为影响绩效,因为害怕危险,连他自己也不例外。

这一代的他们尚且如此,到了下一代,还会有多少医生能够坚持老教授们的情怀?

(文中郑文为化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12225, encodeId=6a8d11222582, content=继续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jW482SpianMayicTRbRZ5RzfPkmqRTH5rHib5mcib8Wb3QdXjhfOK1UubQL2lictjJFdFJ6Lc3cnnCOSWqxXZ4Kk6y5GdzDoy764R/0, createdBy=156e1644785, createdName=doctorJiangchao, createdTime=Tue Sep 06 13:45:00 CST 2016, time=2016-09-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12226, encodeId=7fa811222600, content=继续关注,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jW482SpianMayicTRbRZ5RzfPkmqRTH5rHib5mcib8Wb3QdXjhfOK1UubQL2lictjJFdFJ6Lc3cnnCOSWqxXZ4Kk6y5GdzDoy764R/0, createdBy=156e1644785, createdName=doctorJiangchao, createdTime=Tue Sep 06 13:45:00 CST 2016, time=2016-09-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9-06 doctorJiangchao

    继续学习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12225, encodeId=6a8d11222582, content=继续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jW482SpianMayicTRbRZ5RzfPkmqRTH5rHib5mcib8Wb3QdXjhfOK1UubQL2lictjJFdFJ6Lc3cnnCOSWqxXZ4Kk6y5GdzDoy764R/0, createdBy=156e1644785, createdName=doctorJiangchao, createdTime=Tue Sep 06 13:45:00 CST 2016, time=2016-09-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12226, encodeId=7fa811222600, content=继续关注,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jW482SpianMayicTRbRZ5RzfPkmqRTH5rHib5mcib8Wb3QdXjhfOK1UubQL2lictjJFdFJ6Lc3cnnCOSWqxXZ4Kk6y5GdzDoy764R/0, createdBy=156e1644785, createdName=doctorJiangchao, createdTime=Tue Sep 06 13:45:00 CST 2016, time=2016-09-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9-06 doctorJiangchao

    继续关注

    0

相关资讯

干货!6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分享了他们的医学机缘与机会

9月2日早上9点,2016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开幕式在成都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是“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在中国举办的年度国际医学峰会,致力于推动中国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展开前瞻性研究,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扶持和帮助中国优秀的科研人才走向世界。 峰会期间,6位诺奖得主一起来到峰会的分会场——世界青年创新论坛,化

宽容医生,尊重生命--这部国产良心剧,看哭了无数人

曾有人说过,我们每个人离死亡只有两扇门的距离:一扇是父亲的离世,一扇是母亲的离世,打开了这两扇门,孩子就直面死亡了。而医生就是那个拉着我们的手,帮我们去和“死神”赛跑的人。十集内容,从重症病人抢救失败始,到绝症母亲生育成功终,这部反映医患关系的纪录片《人间世》火了,豆瓣评分9.6、影评人纷纷推荐。真诚而不落俗套,使该片赢得观众赞许。当抢救室、手术室被毫无遮掩地呈现在荧屏上,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提示

爆笑!医学生的三行情书:你是美丽的病毒......

1我一个学医的,能抽出时间来和你谈恋爱,难道还怀疑不是真爱么。2你是硝酸甘油片,每次心如刀割,只有你能治愈。3宁为日本血吸虫,此生缠绕合抱永不离,你若垂死我亦绝命。4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玻璃外深情凝望,而我浸在福尔马林里。5第一次看见你,视觉冲动刺激第二对脑神经,快纳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产生极化爆发动作电位,随后传入大脑皮质兴奋黑质,沿多巴胺能神经元上行纤维到达纹状体。6什么解剖、生理、

从“医学之本”到“科室之末”

导语:出于“病理界的自我保护”,医生的报告越来越谨慎,常常是“高度怀疑”“可能是A或者是B”“不排除C”这样的描述。到最后还是病人倒霉。被“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称为“医学之本”的病理科,在中国正沦为不受重视的“辅助科室”。打开各大医院官网的科室概览,大多数没设病理科,有的话也是忝陪末座。2015年6月初,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的一名进修医生给院长写了一封长信,讲述了他陪同学母亲到该院看病的种种

郭应禄院士:无创能量医学前景光明

 郭应禄 我们应抓住机会努力让我国在生命科学的第三次革命中处于领导地位,完成在世界医学领域从跟随向领跑的转变,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随着生命科学第三次革命的开启,无创能量医学浪潮兴起。无创能量医学对未来维护人类健康非常重要,它能更好地服务人类,成为医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无创能量医学是我们团队的国内外专家经过十多

跟你讲个笑话,我是学医的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各个行业,都在讲笑话燃鹅,说到笑话,怎么能少了我们学医的?!我们的笑话从哪里说起呢……可能从我们填报医学院那天开始吧……开学、上课、考试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的那个暑假,我们过的意气风发,我们天天在梦中见到自己白袍衣角翻飞,一边走一遍收获无数迷妹迷弟的爱慕眼神,手术刀,病例夹,甚至白袍口袋里插着的钢笔都是性感的象征……大概就是酱婶的——或者是酱婶的——Too young,too na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