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乳腺癌复发的新鉴定指标

2012-06-20 Beyond 生物谷

近日,IMIM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乳腺癌细胞中14-3-3蛋白sigma与肿瘤细胞激活NF-kB蛋白复合物的能力有直接联系,NF-kB的激活关系到肿瘤进展。肿瘤中NF-kB的活化情况也被确定为乳腺癌患者复发的最佳指标。研究人员还介绍了一组乳腺癌细胞中以及其他;类型肿瘤细胞中被激活的于肿瘤预后较差相关的基因。 早期研究发现14-3-3蛋白sigma不存在于许多乳腺癌患者体内。现在研究发现这种蛋白质

近日,IMIM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乳腺癌细胞中14-3-3蛋白sigma与肿瘤细胞激活NF-kB蛋白复合物的能力有直接联系,NF-kB的激活关系到肿瘤进展。肿瘤中NF-kB的活化情况也被确定为乳腺癌患者复发的最佳指标。研究人员还介绍了一组乳腺癌细胞中以及其他;类型肿瘤细胞中被激活的于肿瘤预后较差相关的基因。

早期研究发现14-3-3蛋白sigma不存在于许多乳腺癌患者体内。现在研究发现这种蛋白质的缺乏并不是这些类型癌症的预后因素之一,虽然14-3-3蛋白sigma 为NF-kB的保持长期保持活化状态,进而促进肿瘤浸润和转移是必须的。

在西方国家,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妇女患癌类型,其复发和转移是本病的致命结果。参与该项研究的约100名患者体内都缺乏14-3-3 sigma蛋白,或许该蛋白可以作为预后和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研究人员表示在以后的研究中将逐步确定能诱导14-3-3蛋白在乳腺肿瘤组织中表达的药物,14-3-3蛋白sigma可能是将来研究治疗靶点中的重要成员。

doi:10.1371/journal.pone.0038347
PMC:
PMID:

Inhibition of Specific NF-κB Activity Contributes to the Tumor Suppressor Function of 14-3-3σ in Breast" Cancer

Julia Inglés-Esteve, Mònica Morales, Alba Dalmases, Ricard Garcia-Carbonell, Alba Jené-Sanz, Núria López-Bigas, Mar Iglesias, Cristina Ruiz-Herguido, Ana Rovira, Federico Rojo, Joan Albanell, Roger R. Gomis, Anna Bigas, and Lluís Espinosa.

14-3-3σ is frequently lost in human breast cancers by genetic deletion or promoter methylation. We have now investigated the involvement of 14-3-3σ in the termination of NF-κB signal in mammary cells and its putative role in cancer relapse and metastasis. Our results show that 14-3-3σ regulates nuclear export of p65-NF-κB following chronic TNFα stimulation. Restoration of 14-3-3σ in breast cancer cells reduces migration capacity and metastatic abilities in vivo. By microarray analysis, we have identified a genetic signature that responds to TNFα in a 14-3-3σ-dependent manner and significantly associates with different breast and other types of cancer. By interrogating public databases, we have foun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this signature correlates with poor relapse-free survival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Finally, screening of 96 human breast tumors showed that NF-κB activation strictly correlates with the absence of 14-3-3σ and it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worse prognosis in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Our findings identify a genetic signature that is important for breast cancer prognosis and for future personalized treatments based on NF-κB targe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89442, encodeId=8eaa1e894425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e4814388e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los one#</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4388, encryptionId=6e4814388e2, topicName=Plos on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fda6311, createdName=119337457, createdTime=Wed May 22 19:20:00 CST 2013, time=2013-05-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PLoS ONE:缺氧调节的溶瘤腺病毒基因治疗

6月15日,PLoS ONE在线报道了缺氧调节溶瘤腺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缺氧是一个微环境因素,有助于肿瘤细胞的侵袭,进展和转移。缺氧肿瘤细胞往往会比常氧肿瘤细胞表现出更大的放化疗抵抗能力。这表明人类需要新型抗癌疗法有效地消除缺氧肿瘤细胞。 以往研究发明了肿瘤特异的复制性溶瘤腺病毒(OBP-301:Telomelysin)。其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驱动病毒E1的表达。 hTE

MedSci成功在天津主办SCI论文写作讲座

2009年10月22日-24日,由天津微生物学会、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生物医药科技论文高阶写作研讨班”成功举办,MedSci李欣梅博士、教授作为主要演讲嘉宾之一,详细而深入地介绍中国人在SCI论文写作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卫生领域蓬勃发展,新成果、新技术不断涌现。科技论文作为成

PLos One:刘新垣等靶向前列腺癌的基因-病毒特异性治疗获进展

4月11日,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刘新垣院士研究组关于“靶向前列腺癌的基因-病毒特异性治疗”(Cancer Targeting-Gene-ViroTherapy specific for Prostate Cancer, CTGVT-PCa)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最重要的一种,据估计,2010年美国有191533例前列腺癌新发病例和26329

PLoS Med:陈卫红小组研究证实长期接触矽尘导致工人死亡率升高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卫红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矽尘可导致工人死亡率升高。相关成果发表在4月份的《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 矽尘(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是地壳的主要成分,沙粒和岩石均含有较高浓度的矽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矽尘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我国接尘工人超过2000万人,美国及欧洲接尘工人分别超过170万人和300万人。 为全面评价矽尘对工人健康的损害,陈卫红领导的研究组

PLoS ONE:发现新的肺动脉高压治疗策略

肺动脉高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25mmHg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 近日,来自美国新泽西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肺动脉高压新的用药靶点--平滑肌肌球蛋白,还发现平滑肌肌球蛋白的抑制剂CK-2019165(CK-1

PLoS ONE:埃可病毒诱导神经元细胞死亡的机制

埃可30型肠道病毒(Echo30)能够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是目前研究得较热的人类肠道病毒(EVs)之一。目前,由Echo30感染所引起的显著临床结果的潜在机制还不明确。 近日,来自韩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Doo-Sung Cheon发现,通过激活TRIO-RhoA信号,Echo30诱导了神经元细胞的死亡。相关论文发表在5月7日的PLoS ONE。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Echo30感染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