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思考: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治疗技巧大盘点

2018-11-26 李剑 雷凌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患者男性,76岁。主诉:心悸两天,一过性黑曚1次。

现病史

患者男性,76岁。主诉:心悸两天,一过性黑曚1次。

患者于2018年4月20日19:30洗澡过程中突发心悸,伴一过性黑曚,无头晕、头痛、胸闷、胸痛、意识丧失等,当时测脉博为121次/分,血压88/35mmHg,休息后缓解,心悸症状持续存在。

4月22日晨起后感心悸加重,乏力、嗜睡,就诊于急诊。心电图提示房颤心率,心率146次/分,血糖40.11mmol/L,急诊以“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2型糖尿病”收入病房。自发病以来,精神差、乏力、嗜睡,体重无明显改变,有便秘,小便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

既往身体状态一般,否认传染病史。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169/88mmHg,平素不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10~120/70mmHg左右。

2型糖尿病史10余年,平素饮食及运动管理差。2018年2月住院期间调整降糖方案为阿卡波糖150mg~100mg~50mg/三餐时,维格列汀50mg 2/日,瑞格列奈2mg~1mg~1mg/三餐前,二甲双胍0.5g 2/日口服,胰岛素14U/早。用药不规律,不清楚每日服药剂量及种类,未规律注射胰岛素,平素未监测血糖。有糖尿病家族史。

2016年6月出现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医院保守治疗好转出院。2018年2月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两侧基底节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保守治疗好转。10余年前曾行肾结石体外碎石治疗。既往有左肾结石、右肾囊肿,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双侧胫前动脉节段性狭窄,甲状腺右叶结节,脑动脉硬化病史。否认其他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入院前急诊化验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01×109/L;中性粒细胞0.868;淋巴细胞0.083。

凝血:常规/急诊:血浆D-二聚体(D~D)测定2.80μg/ml。

尿常规:尿比重测定1.030;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尿糖定性试验1000mg/dl;尿白细胞检查0~1/HPF;尿红细胞检查0~1/HPF。

血气分析+离子+生化三项:血糖32.8mmol/l;乳酸1.9mmol/L,PH 7.374;氧分压测定88.9mmHg;二氧化碳分压测定31.5mmHg;实际碳酸氢根测定17.9mmol/L;剩余碱测定6.2mmol/L;动脉血游离钙1.367mmol/L。

入院前急诊生化及入院前后心电图检查

急诊生化检验:肌红蛋白定量231ng/ml;尿素19.2mmol/L;肌酐137μmol/L;血清尿酸770μmol/L;葡萄糖40.11mmol/L;钾4.37mmol/L;淀粉酶27U/L;钠148mmol/L;钙2.61mmol/L;总铁结合力42.20μmol/L;二氧化碳20mmol/L;肌钙蛋白10.076μg/L;脑利钠肽前体286.1pg/ml;肌钙蛋白T 0.036ng/ml。

11:00 急诊心电图:房颤心律146次/分;
11:30 急诊心电图:房扑心律心率146次/分;
13:50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2次/分。

入院查体:体温36.0℃,血压134/76mmHg,脉博100次/分,呼吸18次/分。身高172cm,体重75.8kg,BMI 25.6kg/m2。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配合。全身皮肤干燥,无眼窝凹陷,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双下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在100次/分,律齐。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

第二天查体:血压99/53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全身皮肤干燥,无眼窝凹陷,双下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3次/分,律齐。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浮肿。双侧足背动脉未触及。

诊疗分析

血糖40mmol/L,酮体20,尿比重高,血糖强阳性,血气基本正常,代谢性酸中毒,乳酸正常;生化肌酐高、尿酸高,考虑为应激状态下的脱水状态;电解质钾正常,钠148mmol/L,计算有效渗透压为344mOsm/L(为高渗状态)。

病人有房颤房扑、心动过速问题,血糖高,容量不够,血压低,有效循环不好导致黑曚,房颤后进一步导致血压低。查体无明显问题,仅双下肢轻度浮肿,因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多年,考虑循环系统有问题。足背动脉未触及,提示患者大血管状况不佳。

老年,糖尿病病史长,未规律用药及监测血糖。入院前口渴、多饮1月余。入院前两天有一过性黑曚1次,心率快,血压偏低,嗜睡状态,病情呈逐渐进展过程。入院时显著高渗高血糖状态、少量酮症、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合并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查体皮肤干燥,呈脱水状态。

入院诊断

1. 心律失常 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扑;
2. 糖尿病高渗状态、2型糖尿病;
3. 高血压2级,很高危;
4. 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
5. 脑动脉硬化;
6.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7. 双侧胫前动脉节段性狭窄等。

治疗

补液:多饮水,补液(有房颤病史,避免大量补液造成心脏负担)。入院前几天入量维持在3000~3500ml,高渗状态纠正后,维持在2000~2500ml,尿量波动在1100~1500ml。

补钾:尿量尚可,在补液的基础上适当补钾,监测血钾。波动在3.86~4.37mmol/L。

胰岛素的使用:静脉胰岛素6u/h泵入,2h监测血糖一次,每小时血糖降低3.9~5.6mmol/L左右,补液消酮后,改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基础量20U/日,三餐前6~5~4u。血糖波动在6~7mmol/L。

诊疗技巧分析

用胰岛素降糖是原则,意识状态不好的老年人可下管(静脉补液容易造成心脏负担)。老年人补液速度不可太快。酮症酸中毒时补钾需见尿补钾。纠正高渗状态不宜太快,以免引起脑水肿。高渗状态易诱发血栓形成,入院时考虑既往有脑出血病史,已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暂不予抗凝药物。注意监测凝血指标。查下肢静脉B超提示血栓形成,予低分子肝素钠2500u 1/12h,同时停阿司匹林肠溶片。经一个月的治疗,血栓消失,无出血。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处理。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胰岛素严重不足,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最终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并伴有代谢性碱中毒的一类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一旦发生,需用胰岛素治疗并补液。

小剂量(速效)胰岛素安全、有效,可按0.1u/kg/h开始,约4~6u/h,血糖下降速度70~110mg/h为宜,根据血糖下降速度调整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后减量或酌情改为皮下注射。

输液:抢救DKA的重要措施。输液量可按原体重的10%估计。前4h内1000~2000ml,24h内4000~5000ml。血糖>13.9mol/L以上,可补生理盐水,伴低血压或休克者联合胶体溶液,注意监测血钠;血糖<13.9mmol/L时,可过渡到5%葡萄糖,葡萄糖加胰岛素有利于减少酮体的产生。

纠正电解质:纠酸,降糖,补液后重点是补钾治疗(总量:氯化钾6~10g),见尿补钾,血钾≥6.0mmol/L或无尿时暂不补钾。纠正酸碱失调,轻中度DKA需要胰岛素加葡萄糖输入,仅当血PH≤7.0时用小量碳酸氢钠。另外需祛除诱因,治疗伴发疾病。

患者教育:提高对DKA症状的早期识别。1型糖尿病不能随意停、减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理用药。在应激及急性伴发病时密切监测血糖、血、尿酮体等,每2h监测血糖、血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注意监测尿糖、血、尿酮体及生命体征;尿酮体转阴后酌怀延长间隔时间。

2、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症会导致患者严重脱水(一般较DKA脱水更严重),需监测电解质,补液,血糖不宜下降过快过低。

补液:血钠≤150mmol/L且血压偏低,需补生理盐水,血糖<13.9mmol/L后可改用5%葡萄糖加胰岛素。总补液量约占体重的10%~12%。

预防:老年人要监测饮水状态,保证足够饮水。对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者保证出入量平衡。需用脱水剂者应监测血糖、血钠及渗透压。发生呕吐、腹泻、烧伤、严重感染者要保证足够水分摄入。

3、医院内静血栓栓塞症(VTE)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

诱发因素:易栓倾向与获得性危险因素。获得性危险因素包括代谢性综合征(高龄、肥胖)、曾经VTE病史等。

影像学检查:对于有症状的近端DVT,下肢静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肢体阻抗容积图(IPG)北美普遍应用,国内目前使用较少。另外有核素静脉造影等。

血浆D~D:溶栓治疗过程中,D~D升高为疗效判断指标。陈旧血栓,D~D不升高为新旧血栓判断标准。D~D阴性结果对除外急性肺栓塞有价值,如临床高度怀疑,尽管D~D正常,需进行其他检查。对临床低度怀疑者,如D~D正常,否定血栓栓塞的可能性。

临床上需注意两下肢同部位周径是否相差1.0cm。DVT是易发生肺栓塞重要病理性标志。腘静脉堵塞症状表现为小腿肿胀,骼外或骼总静脉堵塞表现为整个下肢肿胀。急性期疼痛剧烈时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明显;慢性期下肢肌肉僵硬,浅静脉代偿性扩张,皮肤色素沉着,重者一侧肢体局部溃烂水肿、双下肢非对称性水肿。

医院内VTE预防措施

一般措施: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尽早下床活动,避免脱水。

药物预防:出血风险低的VTE高危患者,根据VTE风险分级、病因、体重、肾功能选择药物进行预防。长期药物预防者,需评估预防的收益和潜在的出血风险。

物理预防:出血或有大出血高风险及一旦出血后果特别严重者可给予物理预防,如间隙充气加压装置(IPC),抗栓弹力袜(AES),足底静脉泵(VFPs)。早期开始大腿和小腿及踝关节活动对于预防DVT具有重要意义。当出血或出血风险已降低,而发生VTE风险仍持续存在时,可以进行抗凝药物预防或药物联合物理预防。

特殊问题:对因其他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或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已充分抗凝治疗的患者,应结合合并疾病的治疗情况进行权衡,尽量避免抗栓药物联合应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择期手术的女性患者应在术前4周停用含雌激素类药物。

VTE的临床处理

临床高度疑诊VTE,无禁忌证者,立刻抗凝治疗。确诊的急性DVT、急性低危(非大面积)肺栓塞和中危(次大面积)PTE,进入DVT和PTE规范诊治程序。

4、糖尿病低血糖

低血糖分层

血糖警惕值:血糖≤3.9mmol/L,需服用速效碳水化合物和调整降糖方案剂量。
临床显著低血糖:血糖<3.0mmol/L,提示有严重的、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低血糖。
严重低血糖:没有特定血糖界限,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且需要其他措施帮助恢复的低血糖。

诊断标准

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mmol/L。
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3.9mmol/L就属低血糖。

常见类型

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在2型糖尿病早期或发病前,中餐或晚餐前有饥饿感,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有关。可两餐饭中吃一餐。
药物性低血糖,可能发生低血糖的药物。

糖尿病低血糖症应及时、有效、足够长时间地急症处理,密切随查,防止复发。血糖恢复、神志清楚后,注意防止糖尿病恶化及DKA。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还包括乳酸酸中毒,现临床发生率已很低,不再赘述。

注:本文整理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李剑医生的讲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58051, encodeId=15611e580516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4ba49031f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并发#</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9031, encryptionId=84ba49031f9, topicName=并发)],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a27e37327108, createdName=丁鹏鹏, createdTime=Tue Apr 30 08:26:00 CST 2019, time=2019-04-30,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42061, encodeId=e5ed10420617d, content=谢谢MedSci提供最新的资讯,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misszhang, createdTime=Mon Nov 26 23:26:00 CST 2018, time=2018-11-2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9-04-30 丁鹏鹏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58051, encodeId=15611e580516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4ba49031f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并发#</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9031, encryptionId=84ba49031f9, topicName=并发)],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a27e37327108, createdName=丁鹏鹏, createdTime=Tue Apr 30 08:26:00 CST 2019, time=2019-04-30,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42061, encodeId=e5ed10420617d, content=谢谢MedSci提供最新的资讯,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misszhang, createdTime=Mon Nov 26 23:26:00 CST 2018, time=2018-11-2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11-26 misszhang

    谢谢MedSci提供最新的资讯

    0

相关资讯

赛诺菲中国糖尿病产品线再添“新军”,新型降糖药利时敏®新适应症在华获批

11月22日,中国上海 -今天,赛诺菲中国宣布:一款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利时敏®(利司那肽注射液),其新适应症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磺脲类药物和/或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达到血糖的控制目标。利时敏®是一种新型GLP-1(内源性肠促胰岛素激素)受体激动剂,患者每日一次注射给药。它是目前唯一在中国获批可联合基础胰岛素

IDF主席:应对挑战,不遗余力遏制糖尿病流行

糖尿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90%~95%的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患者,58%的2型糖尿病是可以被延缓发病或预防的。在第12届IDF-WPR大会上,IDF主席、来自韩国亚洲大学医学院的Nam H.Cho教授解析了目前全球尤其是亚洲糖尿病流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并就IDF应对上述挑战的措施作了详细介绍。

BMJ;别熬了!夜班工作!糖尿病风险增加17%!

作为医务人员的你们是不是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呢?长期夜班不仅会使爱美女性容颜迟暮,更会导致各种疾病。 近日,一项14万数据的大型研究表明:轮班工作,尤其是夜班工作,不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女性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新型降糖药利时敏新适应症在华获批

 昨日,赛诺菲中国宣布:一款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利时敏®(利司那肽注射液),其新适应症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单药或联合磺脲类药物和/或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达到血糖的控制目标。 利时敏  昨日,赛诺菲中国宣布:一款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利时 敏,其新适应症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在饮食控制和

JAHA:1型糖尿病可引起肺静脉神经节重塑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被认为是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肺静脉神经节(PVG)存在于正常和异常的心脏节律调节中,但其在1型糖尿病(T1D)中的表现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究T1D的功能和解剖作用对PVG的影响。本研究是以T1D小鼠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胆碱乙酰转移酶和酪氨酸羟化酶的全心房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T1D心脏的PVG交感神经元和副交感神经元的胞体更肥大,而在离体的对照心脏中,PVG的刺

糖尿病患者越来越瘦怎么办?

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消瘦呢?应该怎么治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