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明解读:ESC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新指南将新在哪儿?

2015-08-30 CMT MedSci原创

2015 ESC临床实践指南(2015 ES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该专场将公布有关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肺动脉高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疾病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5大指南更新。虽然大会这盘“主菜”还没上,但是壹生心血管频道为您准备了些“前菜”——我们邀请到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就指南可能更新的方面进行了分析、预测。2011版ACC/AHA/ESC

2015 ESC临床实践指南(2015 ES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该专场将公布有关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肺动脉高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疾病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5大指南更新(ESC 2015: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指南亮点)。

虽然大会这盘“主菜”还没上,但是壹生心血管频道为您准备了些“前菜”——我们邀请到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就指南可能更新的方面进行了分析、预测。

2011版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指南》发布于2006年。2014年,EHRS/PACES/HRS发布共识,一些欧洲专家也参与其制定,预计今年ESC《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指南》会有相应改变。李剑明教授对此做了详细分析。

李剑明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附属医院退役军人医疗中心心脏起搏和电生理中心主任

1.室性早搏(PVC):2006年指南认为,在心脏结构正常且年龄小于30岁的人群中,PVC对预后没有不良影响,但在心脏结构正常且年龄大于30岁的人群中,部分研究认为PVC可能增加患者风险。排除结构性心脏病、遗传性疾病,非频发性PVC预后良好,无需治疗。今年ESC指南可能会进一步明确这点,以帮助医生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抗心律失常治疗。

2.PVC消融:2006年指南中PVC消融指征为Ⅱb,例如患者射血分数降低、同时PVC占总心搏10%~15%以上时,认为可以进行PVC消融、但证据不明显。预计今年ESC指南可能会将此消融指证升级为Ⅱa,例如在心衰患者中,PVC占总心搏超过10%~15%、且无其他明显病因,射频消融PVC推荐等级可能会上升。

3.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2006年指南认为,没有症状、不伴结构性心脏病或遗传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良好。预计今年ESC指南会对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查和治疗方案给出明确、具体指导意见。特别是在超声心动图正常的情况下,指南可能会强调做心脏磁共振检查以排除其他结构性心肌病。

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无需具备晕厥或近乎晕厥,只需要有心悸症状就可能建议做介入性电生理检查。而在2006年指南中,对于仅存在心悸症状的患者,电生理检查不是其适应证。

4.室速消融: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置入ICD的室速患者接受消融可以改善存活率,无论是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室速。为了降低ICD电击、改善心功能,预计新指南会对室速消融治疗给出明确适应证建议。

5.室速、室颤风暴的处理:预计新指南会对此给出建议,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等;与PVC相关的室速、室颤风暴,PVC射频消融的推荐等级会上升。

6.长QT综合征:在长QT综合征患者中,如果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多发室性心律失常与PVC相关,估计指南会对PVC射频消融提出明确建议。

7.器械治疗

(1)ICD一级预防:预计ICD一级预防心脏性猝死的适应证不会有大变动。但鉴于2014年HRS/ACC/AHA共识提出ICD在既往临床研究未纳入人群(例如非心肌梗死导致的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心肌梗死40天内、血运重建90天内、首次诊断非缺血性心肌病后9个月内)中的应用,新指南可能会在这些方面有具体建议。

(2)ICD程控:MADIT-RIT研究显示应用其程控方案(programming protocol,提高室速和室颤频率期限)能提高患者生存率,预计该结果将影响新指南在ICD程控方面的建议。

(3)ICD和CRT远程监控:回顾性(而非前瞻性)研究发现,远程监控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尽管证据并非充分,但预计新指南也会升级其推荐等级至Ⅰa类。

(4)可穿戴式心律转复除颤器(WCD):目前只有回顾性研究证明WCD能改善生存。2006年指南未指出哪些患者适合应用WCD,预计今年指南在这方面也不会有太多建议,但如果ICD患者有感染,在处理过程中、包括拔出电极再置入ICD之前,指南可能建议应用WCD。

8.抗心律失常药物:2015ESC指南可能对奎尼丁应用做出推荐,例如奎尼丁用于特发性室颤、Brugada综合征、早复极综合征、短QT综合征、奎尼丁与ICD联合应用等。

指南下载:请下载MedSci医学APP,进入“发现”频道,里面有指南。ESC发布的最新指南均可以全部下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23329, encodeId=76ae1923329f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408583e45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新指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8374, encryptionId=1408583e45d, topicName=新指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ac782500066, createdName=12498768m13(暂无昵称), createdTime=Tue Mar 22 23:24:00 CST 2016, time=2016-03-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98965, encodeId=28b715989657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62b51508e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脏性猝死#</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508, encryptionId=862b51508e2, topicName=心脏性猝死)],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aede18658739, createdName=ewsr7, createdTime=Tue Sep 01 14:24:00 CST 2015, time=2015-09-0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23329, encodeId=76ae1923329f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408583e45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新指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8374, encryptionId=1408583e45d, topicName=新指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ac782500066, createdName=12498768m13(暂无昵称), createdTime=Tue Mar 22 23:24:00 CST 2016, time=2016-03-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98965, encodeId=28b715989657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62b51508e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脏性猝死#</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508, encryptionId=862b51508e2, topicName=心脏性猝死)],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aede18658739, createdName=ewsr7, createdTime=Tue Sep 01 14:24:00 CST 2015, time=2015-09-0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我国发布冠心病、先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大数据

第十八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18th CHINA CARDIVOCASULAR INTERVENTION FORUM)于2015年4月24~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4月24日,论坛发布了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先心病的介入治疗现状,现与读者分享。 冠心病介入治疗 从2010年开始,我国的冠心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工作已经进行了第5个年头。在这5年里我国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控制从松散到紧密,对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治疗国际共识

《欧洲心脏杂志》近期发表了有关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育不良(ARVC/D)的治疗国际专家组共识声明书,小编编译并汇总了该声明书要点,详情如下。 推荐建议 推荐等级 一、           电生理研究 1.在接诊疑似ARVC/D的患者时,无论是疾病

心律失常7大原则,你了解几个?

急性心律失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各级医院和临床各科。若不能迅速对其做出正确判断,并给予及时处理,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急剧恶化,危及生命。临床医师应熟悉紧急抢救流程,规范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尤其需要遵循7大处理原则:1、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律失常急性期,首先应根据血流动力学决定处理原则。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不及时处理,病情继续进展,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此

JACC:心肺适能可预测肥胖房颤患者心律失常复发

肥胖会引发房颤(AF)。尽管心肺健康可预防肥胖者发生AF,但其对房颤复发或增加心肺健康益处的效果是未知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心肺健康状况和心肺功能改善增加的益处对患有AF的肥胖者的作用。该研究纳入了连续1415例房颤患者,825例患者的BMI≥27kg/m2,而且研究人员提供给这些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并参与了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运动计划。经过排除,308例患者被纳入分析。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运动负荷试验,以确

JAHA:科学家鉴别出引发罕见心律失常的遗传原因

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俄亥俄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罕见的致死形式的遗传性心律失常,同时研究者也开发出了一种方法来治疗这种疾病。心律失常是心脏系统功能失常的一种表现,其往往会引发不规律的心脏跳动,大多数患者会经历心脏乱跳,目前美国大约有4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心率失常。研究者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