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Orthop Surg Res:一种显示骨内动脉的猪透明胫骨的生成方法

2022-09-22 医路坦克 MedSci原创

本研究中通过酸碱腐蚀和3D扫描和打印过程产生了显示骨内动脉的透明猪胫骨标本。为进一步研究骨内动脉的解剖特点提供方法学指导,为研究胫骨下段血供的内固定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由于腿部生理结构的特殊性,胫骨比其他长骨更容易发生开放性骨折骨不连。目前,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发生率为7%-12%。这些患者中的大多数无法恢复到受伤前的活动状态,他们血栓形成和肺炎的风险增加,他们经历的康复时间和经济成本比那些没有骨不连的人要长得多。这些结果给患者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大量实验结果和临床证据表明,胫骨骨折端血供减少是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胫骨骨干骨折易损伤骨膜骨内血管。在骨折固定中,虽然在直视下可以避免残留骨膜血管的再损伤,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观察手段,医源性骨内血管损伤难以避免。因此,明确了解骨内动脉的生理结构,有助于避免内固定时对骨内动脉的损伤,对早期血供重建预防胫骨骨不连具有重要意义。

胫骨的骨内血管主要来源于滋养动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些学者通过对人体标本的解剖或成像研究,总结了骨外滋养动脉的起源和走行。然而,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清晰直观地显示胫骨内的滋养动脉,也缺乏可用于临床教学的相关可视化模型。在目前的研究中,通过酸碱腐蚀3D扫描和打印过程产生了显示骨内动脉的透明猪胫骨标本。为进一步研究骨内动脉的解剖特点提供方法学指导,为研究胫骨下段血供的内固定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图1  胫骨的血流灌注和解剖。小牛标本。B股动脉插管。C初步切除软组织

图2 腐蚀过程。一种外固定支架。B-E 1-4酸腐蚀。滋养动脉的F-j暴露。显微镜下可见K-o血管分支(10×)

图3 a红色箭头为滋养动脉的小孔.。B树脂模具

图4透明胫骨。后面的景色。B侧视图。C前视图。3D模型

图5  胫骨内外动脉的形态。A红色区域为滋养孔的分布范围,蓝色箭头为月国动脉,红色箭头为胫后动脉,绿色箭头为滋养动脉。B绿色箭头为滋养孔,红色箭头为髓动脉干,蓝色箭头为大分支,黄色箭头为小分支

方法:在10头离体家猪带血管的小牛上,显露动脉并置管。然后恒压注射铸造剂,固化后初步去除血管周围组织。通过碱腐蚀进一步去除血管周围组织和骨膜,并用外固定器固定胫骨,以保护两端的非腐蚀区。然后交替进行酸腐蚀和冲洗,直到骨内动脉完全暴露。用肉眼和显微镜观察骨内滋养动脉的分布和分支。采用三维(3D)扫描和3D打印填充技术制作保留骨内动脉的透明胫骨标本。

结果:环氧树脂灌流结合酸碱蚀刻成功制作出猪胫骨内动脉铸型标本,骨内动脉清晰可见。3D打印和填充技术成功地制作了保留骨内动脉的透明胫骨标本,并准确地恢复了胫骨的外部形状。滋养动脉孔位于胫骨外侧缘中上1/3附近。滋养动脉进入胫骨后,向前、向内、向下行进一定距离,在髓腔中点附近扭转翻转,分为升支和降支。逆行一段距离后,上行树干发出2-3个分支,下行树干发出2-3个分支。

结论:上述灌注腐蚀法制作的猪骨内动脉铸型标本,为研究骨内动脉的解剖学特征提供了方法学指导,为研究新的内固定方法和重建胫骨下段血供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来源:Wang H,  Wan J,  Geng K, Method for generating transparent porcine tibia showing the intraosseous artery.J Orthop Surg Res 2022 Sep 05;17(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