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台湾人普遍自觉过胖 过半人担心患癌

2013-11-07 佚名 中国新闻网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一家保险公司5日公布一项亚太区健康生活指数调查,发现台湾人普遍认为自己过胖,将近半数人担心会罹癌,“低头时间”也是亚洲最长。 该公司表示,这项调查让亚太区成年人“自评”自己的健康态度与生活行为;调查结果显示,“自认最不健康”的是印度人,其次为韩国人,第三名由台湾人与香港人并列;“自认最健康”的是越南人,其次是大陆人。 该公司总经理陈嘉虎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一家保险公司5日公布一项亚太区健康生活指数调查,发现台湾人普遍认为自己过胖,将近半数人担心会罹癌,“低头时间”也是亚洲最长。

该公司表示,这项调查让亚太区成年人“自评”自己的健康态度与生活行为;调查结果显示,“自认最不健康”的是印度人,其次为韩国人,第三名由台湾人与香港人并列;“自认最健康”的是越南人,其次是大陆人。

该公司总经理陈嘉虎说,超过75%的台湾受访者认为,健康情况比五年前差,而健康不佳来自两大威胁,一是过胖,二是担心罹癌机率高。

调查也发现,高达8成台湾受访民众希望减重,“想要减肥”比率在亚太15个国家和地区中居冠,但仅58%台湾人有运动习惯,且高达72%的受访者以看电视、电影或上网来纾压,反而加剧肥胖问题。

台湾人担心罹患癌症机率,也在亚太区名列前茅,调查发现近半数的台湾受访者担心“罹癌”,超过亚太44%的平均值,台湾成年人最担心得大肠癌、其次是肝癌和肺癌。

台湾人有癌症恐惧症,但在过去一年做过健康检查的,只有45%,这也是调查中排名较低的。

另外,网络与智能手机普及,也成为台湾人健康新威胁,台湾低头族“低头”时间,比其他亚洲人还多,64%坦承沉迷网络,高于56%的亚太平均值。

另一个对台湾人健康的最新威胁,则是食品安全;陈嘉虎说,8成受访者担心食物中含有对人体有害成分、商品标签所载与实际内容不符,也超过亚太平均值。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01326, encodeId=67c81601326d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baa529911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患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2991, encryptionId=5baa5299111, topicName=患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888f18872716, createdName=lq0307, createdTime=Sat Nov 09 01:37:00 CST 2013, time=2013-11-09,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3-11-09 lq0307

相关资讯

Ann N Y Acad Sci:癌前疾病的免疫治疗

 一项来自美国的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与悉尼金梅尔癌症中心针对早期前致癌性炎性改变可导致免疫抑制和肿瘤耐受的最新进展结果显示,在免疫治疗中,作为机体暴露于病原体之前基础预防的单剂疫苗注射后可发挥效用,并对现有癌症患者部分有效。然而,随着肿瘤的增生与进展,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和耐受对于治疗成功与否来说,是个亟待攻克的难题。在免疫系统破坏癌前细胞的免疫机制启动之前有效插入肿瘤靶向疫

王陇德院士:癌症防控如何打响化学预防阻击战

日益增加的癌症发病率让身处环境污染和食品危机时代的人们谈癌色变。 10月28日,从第十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传来的最新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全国每6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 如何提高癌症的防控效果,打好预防阻击战?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认为:“寻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化学预防手段,将成熟、明确的研究成果在人群中推广,对我国

全民癌症风险管理宣传计划启动

11月6日,“认识癌风险,提升防御力”全民癌症风险管理宣传计划在京启动。该计划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防癌意识,帮助公众掌握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技能,从根本上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减轻癌症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损失。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12》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8550人新发癌症,按照目前人均期望寿命计算,我国居民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是22%,即每5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

Nat Commun:华中科技大学解析肝癌代谢机制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肝癌细胞丧失了正常肝细胞具有的糖异生活动,采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可将癌细胞的代谢从糖酵解切换回糖异生,有效地治疗肝癌。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22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黄波(Bo Huang)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肿

APCC 2013:亚太地区癌症新增病例占到全球的45%

第22届亚太抗癌大会主席郝希山院士1日透露,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统计显示,亚太地区癌症新增病例占到全球癌症新增病例的45%,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一半。中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1/5,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也占到全球新增的20%以上。 当日,主题为“癌症防治的创新与发展”的第22届亚太抗癌大会在天津开幕。在为期两天会议中,来自亚洲各国以

Cell:非整倍体是癌症的原因还是结果?

100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无法解释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异常(这一现象被称作为非整倍体)的原因。许多人认为,非整倍体只是癌症的一种随机副产物。 现在,哈佛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想出了一种方法来了解肿瘤中的非整倍体模式,以及预测在受累染色体中哪些基因有可能是癌症抑制基因或是促癌基因。他们提出非整倍体是癌症的驱动者而不是它的结果。这项研究在线发表在10月31日的《细胞》(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