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本次专访中,我们荣幸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脏病急救中心主任刘少稳教授。
刘教授不仅在心律失常领域贡献卓越,其为心房颤动和复杂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尤其是在冠状动脉全阻塞(CTO)介入治疗领域,刘教授深入探讨了技术上的新突破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在遇到钙化、闭塞后区域或分叉病变等复杂情况时,技术熟练度和器械选择对治疗成果至关重要。
梅斯医学: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临床实践中,哪些人群容易发生房颤?这些人群可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房颤的发生?
梅斯医学:卒中是房颤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抗凝治疗有助于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然而,抗凝治疗是一把“双刃剑”,在降低栓塞事件的同时也会增加出血事件风险。在临床实践中,该如何制定抗凝治疗策略,以平衡房颤患者的缺血与出血事件风险?
在制定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时,确实需要权衡缺血和出血风险。
HAS-BLED系统用于评估出血风险,包括高血压、异常肾/肝功能、中风史、出血倾向或预先存在的出血病史、不稳定的INR、年龄、药物或酒精使用等因素。
治疗策略的设计不仅要基于这些评分系统的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例如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通常,轻至中度风险的房颤患者可能会被推荐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Warfarin)或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这些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出血风险和其他并发症。
梅斯医学:艾多沙班可用于房颤患者卒中预防,能否分享一下您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艾多沙班抗凝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医生在使用时应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肾功能和体重,并密切监测以防止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临床决策时还应评估出血风险,并根据HAS-BLED评分等工具进行风险评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下载梅斯医学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