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 RES:“耐旱”干细胞为心肌梗死治疗带来曙光

2013-08-07 健康报 健康报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曾春雨带领科研团队通过3年的攻关,研制出抗缺血、缺氧的“耐旱”型干细胞,使移植的细胞在“恶劣”条件下,成活率提高1倍,为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带来曙光。日前,该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循环研究》杂志上。 既往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移植干细胞在心肌梗死的心脏中存活率仅为8%左右。曾春雨研究团队希望研制一种类似“耐旱水稻”的耐缺血、缺氧干细胞。 研究表明,干细胞中一个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曾春雨带领科研团队通过3年的攻关,研制出抗缺血、缺氧的“耐旱”型干细胞,使移植的细胞在“恶劣”条件下,成活率提高1倍,为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带来曙光。日前,该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循环研究》杂志上。【原文下载

既往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移植干细胞在心肌梗死的心脏中存活率仅为8%左右。曾春雨研究团队希望研制一种类似“耐旱水稻”的耐缺血、缺氧干细胞。

研究表明,干细胞中一个关键基因缺氧诱导因子高表达时,可促进干细胞在低氧环境中的存活,有“耐旱”的作用,但缺氧诱导因子并不稳定,复氧很容易导致其降解。而脯氨酸羟化酶2是一种重要的氧感受器,不但可调控缺氧诱导因子稳定表达,还有调控另外一个转录因子核因子的功能。曾春雨研究团队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沉默干细胞中的脯氨酸羟化酶2基因,研制出“耐旱”干细胞。

该研究团队将这些“耐旱”型干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的小鼠心脏中。结果发现,干细胞在梗死心脏中的存活率从8%左右提高到16.7%以上,而且增强了单个干细胞的治疗作用,使生长因子的分泌提高了3倍~4倍,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明显增强。

通过心肌内注射干细胞对比实验数据显示,与普通干细胞相比,“耐旱”型干细胞明显抑制了心肌梗死,心脏左室射血分数接近正常心脏值。

Cover

【原文下载】Chen YC, Bui AV, Diesch J, Manasseh R, Hausding C, Rivera J, Haviv I, Agrotis A, Htun NM, Jowett J, Hagemeyer CE, Hannan RD, Bobik A, Peter K.A Novel Mouse Model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stability for Drug Testing and Mechanistic/Therapeutic Discoveries Using Gene and MicroRNA Expression Profiling.Circ Res. 2013 Jul 19;113(3):252-65. doi: 10.1161/CIRCRESAHA.113.301562. Epub 2013 Jun 7.

PMID:
2374843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25120, encodeId=a50d1e25120d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847602125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曙光#</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0212, encryptionId=58476021257, topicName=曙光)],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80c33737541, createdName=yangpeizhi, createdTime=Fri Mar 21 02:09:00 CST 2014, time=2014-03-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3-21 yangpeizhi

相关资讯

The Lancet:空气污染增加心衰发病风险

空气污染与心肌梗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其对心衰的影响目前还不甚明确。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Anoop S V Shah等对既往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以评估空气污染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入院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空气污染与心力衰竭住院率和死亡率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The Lancet 7月的最新期刊上。 研究通过5个数据库对既往研究进行检索,以探讨一氧化碳、二

Circulation:非心脏手术后的心肌损伤增加短期死亡率

为进一步鉴别手术后心肌损伤和死亡风险,专家常建议非心脏手术后常规检查肌钙蛋白。来自荷兰的研究人员Judith A.R. van Waes等所在的医院也进行了术后的肌钙蛋白检测。他们通过本研究旨在确定非心脏手术后的心肌损伤(肌钙蛋白升高)是否对术后30天死亡率有预测价值。该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11日的Circulation杂志上。 该研究为单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共纳入2011年间2232例连续、中到

EHJ:静息心率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静息状态心率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率的预测因子。心率升高与预后不良有关。近期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研究以尚未出现明显心脏病症状的人群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心率升高与死亡率增加、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夜间心率最为重要。该研究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本研究受试者为哥本哈根动态心电图研究项目中的653位不同性别的患者,年龄在55岁到75岁之间。研究对象并接受了48小时门诊心电图监控,并在静

Circulation:荟萃分析显示PCI减少心梗死亡率与减少自发性心梗呈平行关系

已有很多研究证实自发性心肌梗死(与再血管化治疗无关的心肌梗死)始终与死亡相关。PCI手术会引发包括心梗在内的相关并发症,但早先的研究发现围PCI手术期间发生的心肌梗死死亡率很低。由于研究人群、生物标记物测定、围PCI心梗定义的不同,围PCI心梗的发生率有很大不同,最高达50%,对围PCI心梗的临床预测价值有很大争议。另外,PCI术后生物标记升高值的容许范围及其临床预测价值也存在很大争议。研究者试图

AJC:LDL-C/HDL-C 比值或可预测剩余AMI/猝死

日本一项研究表明,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20 mg/dl的男性人群中,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 HDL-C)、总胆固醇(TC)/HDL-C和LDL-C/HDL-C 比值对其剩余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具有预测价值。论文7月8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Am J Cardiol)。 若干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高敏肌钙蛋白T开启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新纪元

随着心脏生物标志物应用的不断发展,肌钙蛋白已成为诊断心肌梗死(MI)的首选标志物。肌钙蛋白的变化与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共同构成了心肌梗死诊断的基石。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以及世界心脏联盟(WHF)更新的“心肌梗死通用定义(第三版)”(以下简称“定义”)充分肯定了高敏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鉴别的重要性。同时,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