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主题

2014-01-26 Lulu整理 医学论坛网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今天是第61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27届“中国麻风节”,今年的主题为“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目的为为唤起人们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鼓励和帮助他们得到与其他病人一样的治疗和生活。 节日起源 1954年,法国慈善家佛勒豪(Raoul Follerean,1903~1977)律师,为唤起人们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今天是第61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27届“中国麻风节”,今年的主题为“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目的为为唤起人们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鼓励和帮助他们得到与其他病人一样的治疗和生活。

节日起源

1954年,法国慈善家佛勒豪(Raoul Follerean,1903~1977)律师,为唤起人们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鼓励和帮助他们得到与其他病人一样的治疗和生活,在巴黎发起建立”国际麻风节”(每年1月份的最后1个星期天)。他孜孜不倦地进行了32次环球旅行,访问过5大洲102个国家,以其满腔的热情、伟大的同情心和能言善辩的IZl才,向各国首脑、企业家及民众进行游说,鼓励人们为麻风病人做些事情,敦促政府付诸实施。1966年起又先后倡导成立欧洲麻风救济会联合会(ELF.P)及国际麻风救济会联合会(ILEP)。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以每年1月最后1个星期天作为国际麻风节,目的是让全世界了解麻风是可以治愈的,过去恐惧和歧视麻风病人的现象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呼吁人们伸出援助之手。一年一度的国际麻风节,由国际麻风救济会联合会的成员国组织,很快得到全世界人们的拥护和各国政府的认可和响应,全世界至今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庆祝活动,从而成为全球性的节日。1987年11月27日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决定,自1988年起“国际麻风节”也作为“中国麻风节”。1996年卫生部下文称之为“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并每年发布我国的主题,各地都广泛开展了保持麻风防治及关心麻风病人的庆祝活动。

历年活动主题

  1996年  麻风防治是跨世纪的事业,基本消灭乃本世纪的目标

  1997年  让每个村庄的每个病人都得到关怀与治疗

  1998年  麻风病与全社会

  1999年  社会关怀——麻风康复者的希望

  2000年  消灭麻风病——新世纪使命

  2001年  麻风防治与康复——全社会的责任

  2002年  防治麻风病,社会献爱心

  2003年  积极防治麻风,关爱畸残病人

  2004年  防治麻风病,关爱麻风病人

  2005年  持续控制,共享文明

  2006年  情系麻风病患者,温暖困难群体

  2007年  消除麻风歧视,共建和谐社会

  2008年  消除麻风歧视,共建和谐社会

  2009年  关爱麻风患者,共享和谐家园

  2010年  消除麻风歧视,共享和谐文明

  2011年  消除麻风歧视,共享和谐文明

  2012年  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

  2013年  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67737, encodeId=225e166e7374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e9f103104b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麻风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3104, encryptionId=6e9f103104b9, topicName=麻风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662626165388, createdName=smartjoy, createdTime=Mon May 26 05:41:00 CST 2014, time=2014-05-2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NEJM:氨苯砜综合征基因风险位点HLA-B*13:01被中国学者发现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所属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张福仁科研团队首次采用全基因组关联技术(GWAS)和目标区域测序技术,成功定位麻风患者发生药物超敏综合征(即氨苯砜综 合征)的风险位点HLA-B*1301。研究表明,具有一个HLA-B*1301风险等位基因者,使用氨苯砜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是不具有这一基因者的 37.5倍;具有两个等位基因者,不良反应的风险

Human Genet:姚永刚等发现补体通路基因遗传变异可影响麻风易感

麻风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肢端残疾、畸形、失明甚至毁容等症状,饱受社会的歧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5%的人群对麻风分枝杆菌易感。麻风临床症状复杂,其发生发展与机体的遗传背景以及免疫状态有关。云南省是我国麻风重灾区,目前仍有若干地区尚未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 补体系统是连接机体先天免疫与后天免疫的桥梁,表现出丰富的免疫多样性与遗传多态性,影响机体对于传染病的

GWAS技术发现麻风和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

 10月24日、31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接连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发现麻风和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两项重要科研成果。这两项成果的完成,主要依托安徽医科大学教育部皮肤病重点实验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平台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   麻风病为麻风杆菌感染后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而导致肢体致残和畸形的严重复杂疾病。2009年,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张学军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张福仁合作,利用全

PLoS One:染色体2p14位点是麻风易感基因

 中国科研人员通过长期调查研究,至今发现了十个麻风易感基因。取一滴血便可初步确定是否属于麻风易感个体,通过基因手段筛查麻风病的易感高危个体逐渐成为可能。   据领衔这一研究的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泰山学者***张福仁博士介绍,他的团队近期又发现了第十个麻风易感基因,与此前已公布的九个易感基因,将进一步有助于确定麻风易感个体,为未来麻风病的一级预防积累基础。这些易感基因的发现是张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