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e Res:展现肿瘤与免疫的互动

2014-05-05 佚名 生物通

现在,癌症的免疫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去年,Science杂志将癌症免疫疗法被评为了“年度突破”之一。不过开发这类抗癌药物并不容易,因为肿瘤的突变模式存在很高的异质性,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各不相同。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大量的肿瘤样本,并在此基础上鉴定了可以激活患者免疫系统的肿瘤突变,为开发个性化的癌症免疫疗法奠定了基础。文章于四月二十九日发表在Genome Research杂志上。

现在,癌症的免疫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去年,Science杂志将癌症免疫疗法被评为了“年度突破”之一。不过开发这类抗癌药物并不容易,因为肿瘤的突变模式存在很高的异质性,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各不相同。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大量的肿瘤样本,并在此基础上鉴定了可以激活患者免疫系统的肿瘤突变,为开发个性化的癌症免疫疗法奠定了基础。文章于四月二十九日发表在Genome Research杂志上。

DNA突变在肿瘤细胞中不断累积,对于免疫系统来说,这些细胞越来越像是外来的入侵者。此时,机体就会启动由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人们知道,这种免疫应答越强患者的生存情况就越好。

为此,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利用患者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然而,迄今为止人们还难以确定那些激活T细胞的肿瘤突变(免疫原性突变),因为肿瘤突变是偶发性的,而患者的免疫类型(尤其是HLA)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们采用了TCGA(Cancer Genome Atlas)中的五百多个肿瘤样本,收集了相应的RNA-seq数据。他们在突变模式和免疫类型的基础上,对“免疫原性”肿瘤突变进行了预测。研究显示,携带一个以上免疫原性突变的患者,T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更高,也就是说抗肿瘤的T细胞应答更强。而且,这些患者的的生存率也比其他患者高,说明这种免疫应答是保护性的。

这项研究向人们展示了“个性化的肿瘤-免疫相互作用”领导这项研究的Robert Holt说。“癌症免疫疗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物的个性化,即药物是否能够匹配不同患者的免疫类型和突变模式。”随着测序成本的降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分析这些突变模式,设计相应的癌症疫苗,”Holt说。

研究人员指出,携带大量突变的肿瘤更容易在癌症免疫疗法中获益,因为这些肿瘤更有可能拥有“免疫原性”突变。

Holt补充道,“我们的研究开辟了癌症免疫治疗的新途径:制造个性化的癌症疫苗,利用免疫原性突变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该研究团队正在尝试将这一策略与传统的癌症治疗结合起来。

原始出处:


Brown SD1, Warren RL, Gibb EA, Martin SD, Spinelli JJ, Nelson BH, Holt RA.Neo-antigens predicted by tumor genome meta-analysis correlate with increased patient survival.Genome Res. 2014 May;24(5):743-750. Epub 2014 Apr 2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2013年回顾:癌症免疫治疗药物加速崛起

2013年主要的药物研发事件毫无疑问是新一代癌症免疫治疗药物的崛起,这一话题主导了6月份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百时美施贵宝旗下2011年获批的伊匹单抗在黑色素瘤方面已提供了大量的疗效证据,但令ASCO与会者惊呼并已快速进入3期临床研究的PD-1/PD-L1抗体似乎明显地更胜一筹。百时美施贵宝伊匹单抗与Nivolumab的合并用药在早期黑色素瘤临床试验中显示有成功的希望,而默沙东旗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