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打尽:慢性腹泻常见病因

2023-04-1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腹泻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习惯,每天超过3次,粪质稀薄,含水量增加(>85%),大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我国慢性腹泻的发病率约为5%。

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oea)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也是消化科门诊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发病时影响患者的体力、精神状态、营养吸收、日常工作,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较大的社会负担。据数据显示,我国3%~ 5%人群患过慢性腹泻。绝大多数腹泻是由多种因素和机制作用下发生的,很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进而延误患者的治疗。

一、慢性腹泻的定义

腹泻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习惯,每天超过3次,粪质稀薄,含水量增加(>85%),大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慢性腹泻指病程>4周,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我国慢性腹泻的发病率约为5%。

二、慢性腹泻的病理生理

慢性腹泻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肠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降低或分泌能力增加,导致大便和粪便中的水分增加,进而引起腹泻。

三、不同年龄慢性腹泻

儿童慢性腹泻

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多发生在营养不良的儿童身上,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 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占小儿腹泻的19%,难治性腹泻约占1%。迁延性腹泻与难治性腹泻是儿童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

引起婴幼儿腹泻疾病:食物过敏性直肠结肠炎、消化道感染及感染后吸收障碍、先天性或获得性蔗糖酶和乳糖酶缺乏等。

引起学龄前与学龄儿童腹泻疾病:先天性或获得性蔗糖酶和乳糖酶缺乏、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腹泻、消化道感染及感染后吸收障碍等。

引起青春期儿童腹泻疾病:炎症性肠病、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征等。

成人慢性腹泻

40% 患有慢性腹泻的成年人年龄在 60 岁以上。 功能性腹泻、肺结核和炎症性肠病在年轻人中更为常见;结肠癌多见于老年男性,但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老年人慢性腹泻主要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约占90.5%),尤其是结肠癌。一项研究分析了门诊老年腹泻患者的病因,发现其中45.2%被诊断为结肠癌,31.0%被诊断为结肠息肉,只有9.5%被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 老年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发生慢性腹泻时,临床医生应注意做好必要的检查,减少漏诊或误诊。

四、慢性腹泻的分类

根据病理生理学特点,腹泻可分为分泌性腹泻、渗透性腹泻、渗出性腹泻和动力性腹泻,但通常腹泻发生时可有几种机制共同参与,临床上分为吸收不良性腹泻(脂肪泻)、水样泻和炎性腹泻。慢性腹泻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慢性腹泻的病因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主要包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腹泻。

根据病理生理类型分类

分泌性腹泻:因肠粘膜受到刺激,导致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过多或吸收受到抑制而引起的腹泻。

渗出性腹泻:又称炎症性腹泻,由炎症所引起的腹泻,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渗透性腹泻:由于肠腔内含有大量不被吸收的溶质(非电解质),肠腔内有效渗透压过高,阻碍了肠壁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所致。

动力性腹泻:由于肠蠕动过快,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缩短,没有充分吸收所导致的腹泻。

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分类

器质性腹泻

功能性腹泻

根据临床特点进行分类

水样泻

脂肪泻

炎症性腹泻

五、慢性腹泻按病因及发生率分类

最常见:

a.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b.功能性腹泻

常见:

a.胆源性腹泻:胆囊切除术后

b.饮食相关腹泻:FODMAP饮食(低可发酵寡聚糖、二糖、单糖、多元醇饮食)诱发,乳糖酶缺乏,食品添加剂(山梨糖等)、咖啡因、过量饮酒

c.肠道疾病引起腹泻: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显微镜下结肠炎

d.药物性腹泻:大环内脂类、非甾体抗炎药、含镁制剂、降糖药、抗肿瘤药等等

较少见:

a.胃肠道疾病引起腹泻:乳糜泻,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肠结核,肠道淋巴瘤,缺血性肠病,伪膜性肠炎,放射性肠炎,肠道寄生虫感染

b.肝胆及胰腺疾病引起腹泻: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

c.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引起腹泻:糖尿病、甲亢

罕见:

其他小肠疾病引起腹泻:惠普尔病(Whipple病),热带口炎性腹泻,肠道淀粉样变性,肠道淋巴管扩张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引起腹泻: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艾迪生病(Addison病)

激素分泌性肿瘤引起腹泻:血管活性肠肽瘤,胃泌素瘤,类癌

参考文献

[1]. 慢性腹泻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11):973-982.

[2].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 30(19): 1441-1443

[3]. ARASARADNAM R P,BROWN S,FORBES A,et al.Guideline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chronic diarrhoea in adults: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3rd edition[J].Gut,2018,67(8):1380-1399.DOI:10.1136/gutjnl-2017-315909.

[4]. 成年人慢性腹泻病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2):2760-2765.

[5]. 临床误诊误治. 2005. 18(5): 317-31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25651, encodeId=9c2d212565162, content=受益匪浅,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2c5e4718168, createdName=1599873131, createdTime=Thu Apr 13 11:20:37 CST 2023, time=2023-04-13, status=1, ipAttribution=江苏省)]
    2023-04-13 1599873131 来自江苏省

    受益匪浅

    0

相关资讯

临床实践——慢性腹泻的治疗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刘文忠        正常人排便次数为每周3次至3次/d,粪便含水量为60%-80%,粪便量一般少于200g/d。当粪便稀薄(含水量超过85%),且次数超过3次/d,排便量超过200g/d时,则为腹泻。腹泻需与“假性腹泻”和大便失禁相区别。前者仅有排便次数增加

2018 BSG指南:成人慢性腹泻的调查(第3版)

2018年4月,英国胃肠病学会(BSG)发布了成人慢性腹泻的调查指南第3版,慢性腹泻是常见的临床症状,需要对慢性腹泻的调查进行指导。本文是对2003年第2版指南的更新,内容包括初始临床评估,肿瘤和炎症评估,常见疾病管理,肠道吸收不良检测,手术/结构性原因导致腹泻,罕见病例管理等。

长期慢性腹泻 须警惕肝病

慢性腹泻可能是肝病的一个症状,甚至可能暗藏肝癌。如果患者出现反复腹泻、食欲不振、便秘与腹泻相交替、粪便色淡、偶尔有恶心呕吐、消瘦等情况,经过积极治疗效果不好,要引起足够重视,警惕肝病的可能。

Am J Gastroenterol:慢性腹泻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发现,美国成人中慢性腹泻的发病率约6.6%,人口、生活方式以及饮食方式与慢性腹泻相关

腹泻或是大病征兆 警惕精神压力诱发腹泻

腹泻常常是大病的早期征兆,要特别引起重视。鸟居院长表示:“慢性腹泻常常是大肠癌及溃疡性大肠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