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 2023:总结对中国心血管临床的影响

2023-03-1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为期三天的年度 ACC.23/WCC 会议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 已经提交了 20 多项最新的临床试验,其结果可以改变实践。 对于中国的医生来说,ACC.23/WCC 可以被认为是所谓的“后

为期三天的年度 ACC.23/WCC 会议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 已经提交了 20 多项最新的临床试验,其结果可以改变实践。 对于中国的医生来说,ACC.23/WCC 可以被认为是所谓的“后 COVID 时代”的第一个年度科学会议。 这些后来者的发现对中国的心脏病专家也很有启发。

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降脂治疗的基石。 然而,仍有一部分人群由于不耐受而无法从他汀类药物中受益。 PCSK9 抑制剂可能是一种替代药物,但出于经济考虑以及对注射的抗性,它们在中国的使用也受到限制。 CLEAR Outcomes 试验旨在评估使用一种新型降脂药 bempedoic acid 治疗是否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结果显示,bempedoic acid 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综合发生率降低了 13%。 接受 bempedoic acid 治疗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了约 20% 至 25%。 尽管与他汀类药物或 PCSK9 抑制剂相比,降脂作用似乎普遍较弱,但这些结果仍然相当积极和有希望。

说到他汀类药物,最近的一些研究认为它们可能对蒽环类药物(一种广泛使用的化疗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具有预防和保护作用。 在 STOP-CA 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在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淋巴瘤患者中,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那些额外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在一年内患心脏功能障碍的可能性显着降低。 “这些数据支持在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淋巴瘤患者中使用阿托伐他汀,其中预防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很重要,”共同主要作者,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FACC 的 Tomas G. Neilan 说。 中国是癌症患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许多人接受化疗作为治疗方法。 STOP-CA 的结果表明,对于这些患者,广泛使用的他汀类药物有可能开发出新的适应症,并可能在未来作为预防/保护化疗引起的心脏毒性。

结构性心脏病或瓣膜性心脏病被认为是阻碍人类长寿的最大难题之一。 在中国,风湿性心脏病仍是瓣膜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同时退行性心脏病也有明显增加。 ACC.23/WCC 的后来者也关注了这一领域。 COAPT 试验的最终五年结果维持了早期随访的积极结果,显示死亡和住院率降低,接受 Mitraclip 治疗的患者二尖瓣反流持久性降低。 至于主动脉瓣,Evolut 低风险试验的 3 年结果证实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益处和良好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维持。 这些结果令中国患者和医生感到鼓舞。

脉冲场消融 (PFA) 是一种使用电脉冲消融心房颤动 (AFib) 的非热模式。脉冲 AF 关键试验是针对阵发性和持续性 AFib 患者进行 PFA 治疗的第一项前瞻性、全球性、多中心研究。 根据结果,PFA 在 1 年时对 66.2% 的阵发性 AFib 患者和 55.1% 的持续性 AFib 患者有效。 尽管非随机化和单臂设计被认为是一种限制,但这些结果仍然是有希望和启发性的。

可穿戴设备在医疗保健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已成为热门话题。 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可穿戴设备在心血管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 在 ACC.23/WCC 上展示的一个有趣的晚期突破者专注于实验性腕戴式肌钙蛋白传感器在预测肌钙蛋白 I 水平升高和冠状动脉阻塞中的作用。 该领域的首个多中心研究表明,腕戴式设备的准确率为 90%。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因为它提高了我们在社区环境和急性护理环境中早期诊断心脏病发作的能力,”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医学博士、FACC 的 Partho P. Sengupta 说。 中国一直是可穿戴设备的新兴市场。 结合大量的心血管患者,这些结果显示了我国蓬勃发展的市场潜力。

其他后起之秀如TRILUMINATE Pivotal、HALO、RENOVATE-COMPLEX-PCI、IMPLEMENT-HF等也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果。 ACC.24 将于 4 月 6 日至 8 日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 期待2024年再聚“大桃”,再创佳绩!

参考资料:

https://www.acc.org/Latest-in-Cardiology/Articles/2023/03/15/21/00/Late-Breakers-of-ACC23-WCC-and-Potential-Impacts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阳康” 18 个月内,死亡风险还很高?近 16 万人研究:新冠感染后急性期,全因死亡率仍高 4 倍

除了可能直接感染心肌及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细胞外,新冠病毒还能够介导免疫反应和炎症,从而造成心血管系统的严重损害以及功能障碍等。

Cardiovascular Research:香港大学研究显示,感染新冠一年半后,心血管疾病或死亡风险仍然很高

感染新冠会大幅增加短期和长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并且增加死亡风险。与未感染者相比,新冠患者在感染后21天内,死亡风险高81倍,并且在18个月后的死亡风险仍然高5倍。

Circulation: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长期心血管和安全结局之间的关系

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长期维持低LDL-C水平(降至<20 mg/dL (<0.5 mmol/L))与较低的心血管结局风险相关,且无显著的安全问题。

低钠盐,每天吃8.8克有获益!最新研究

在我国推广低钠盐,年死亡人数将减少约100万,其潜在的巨大公共卫生意义,是任何降压药物所不能比拟的。

Lancet 等连发多篇!不要喝酒,不要喝酒,不要喝酒,饮酒容易引起食管癌,肝癌,心血管等疾病

饮酒与多种癌症有因果关系。该研究提供了 2020 年酒精所致癌症负担的全球、区域和国家估计,以为全球不同环境中的酒精政策和癌症控制提供信息。

BMC MED:不光是痴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还是心血管事件的新标志

RNFL变薄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和重新分类能力的提高独立相关,表明从无创OCT得出的RNFL厚度是跨种族和健康状况的心血管疾病事件的潜在视网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