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B:浙江大学季业伟/密歇根大学齐岭揭示内质网中负向调节STING的机制

2023-05-09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表明SEL1L-HRD1内质网相关降解通过限制可激活STING池的大小来控制STING介导的先天免疫。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对胞质双链DNA的反应,协调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然而,新生STING蛋白在内质网(ER)折叠和成熟的病理生理学中的意义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2023年5月4日,浙江大学季业伟及密歇根大学齐岭共同通讯在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SEL1L-HRD1 endoplasmic reticulumassociated degradation controls STING-mediated innate immunity by  limiting the size of the activable STING poo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SEL1L-HRD1内质网相关降解通过限制可激活STING池的大小来控制STING介导的先天免疫。该研究报道了SEL1L-HRD1蛋白复合物—ER相关降解(ERAD)最保守的分支—是STING先天免疫的负调节因子,通过泛素化和靶向新生STING蛋白进行基础状态下的蛋白酶体降解。

巨噬细胞中的SEL1L或HRD1缺乏特异性增强STING信号传导和对病毒感染和肿瘤生长的免疫力。从机制上讲,新生STING蛋白是SEL1L-HRD1在基础状态下的真正底物,与内质网应激或其传感器肌醇需求酶1α解耦。因此,该研究不仅通过限制可激活STING池的大小,确立了SEL1L-HRD1 ERAD在先天免疫中的关键作用,而且确定了靶向STING的调节机制和治疗方法。

图片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级联在协调针对致病性双链DNA(dsDNA)的先天免疫和自身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原体来源的胞质dsDNA被环状GMP-AMP合酶(cGAS)识别,后者将ATP和GTP转化为环状GMP-AMP。cGAMP然后与内质网(ER)上的跨膜蛋白STING结合,触发其构象变化和激活。活化的STING离开内质网并易位到反式高尔基体网络,在那里STING募集并激活下游激酶TANK结合激酶1(TBK1)和转录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导致诱导参与先天免疫的关键炎症细胞因子基因。除了病原体衍生的dsDNA外,源自受损线粒体或不稳定基因组的胞质自身DNA也可导致STING激活和各种病理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作。因此,需要严格调节STING活性以维持免疫稳态。

最近的研究表明,活化的STING在ER后区室中受到蛋白酶体或溶酶体介导的降解的负调控。两种E3泛素连接酶环指蛋白5(RNF5,也称为RMA1)和含有三重基序的蛋白30α(TRIM30α)-可能参与活化STING的降解,作为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减弱病毒感染后STING介导的反应。然而,STING在基础(静息)条件下是如何调节的,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STING可能在基础状态下与Ca2+传感器-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或Toll相互作用蛋白相互作用,从而阻止其活化或降解。有趣的是,STING的溶酶体降解需要肌醇需要酶1α(IRE1α)的活性,这是内质网应激或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内质网固有传感器,尽管其机制尚不清楚。

图片

SEL1L-HRD1 ERAD在ER调节STING介导的免疫的可能模型(图源自Nature Cell Biology)

观察到cGAMP结合触发ER上STING的构象变化是其ER存在的先决条件,这表明ER保留在STING激活中的重要性。然而,在ER发生的分子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ER中错误折叠蛋白的蛋白酶体降解需要ER相关降解(ERAD)。lin-12样抑制剂(SEL1L)-HMG-CoA还原酶降解1(HRD1)复合物是从酵母到人类的ERAD最保守的分支。此外,在成熟B细胞中,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活化的STING与SEL1L-HRD1 ERAD结合,降解B细胞受体;然而,SEL1L-HRD1 ERAD在STING生物学中的作用尚未被探索。

该研究报道了新生STING与ER中的SEL1L-HRD1 ERAD相互作用并被其泛素化,这一事件先于配体结合并调节STING信号传导潜力。髓系细胞中的SEL1L-HRD1 ERAD-STING轴在胰腺癌症移植模型中对DNA病毒的先天免疫和肿瘤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相反,该研究数据表明,SEL1L-HRD1 ERAD在TLR4信号传导中不起作用,ER应激、IRE1α和自噬对STING信号传导都是可有可无的。

本研究由密歇根大学齐岭教授、浙江大学附一院季业伟特聘研究员构思和指导。感谢浙大一院梁廷波教授对本研究的支持。大多数实验由季业伟及浙大一院特聘副研究员罗媛完成。浙大一院课题组研究助理吴雅婷、孙瑶,博士后赵连丰及其他成员,以及齐岭团队已毕业博士薛祯及其他成员也为该研究做出了贡献。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6-023-01138-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31118, encodeId=749221311183a, content=很有意义,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thirdwx.qlogo.cn/mmopen/vi_32/Q0j4TwGTfTLsia5hqVlTLnicDMGialOZUKFCT3OXj9vRiblx5ic7WCFF6T6ibqtJLLUosnZmgg32Ilrm8d8ic41S1SEQQ/132, createdBy=fa022139687, createdName=小冉冉啦, createdTime=Tue May 09 10:32:31 CST 2023, time=2023-05-09,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东省)]
    2023-05-09 小冉冉啦 来自山东省

    很有意义

    0

相关资讯

Nature BME:多价STING激动剂对天然免疫通路的长效激活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是一种内质网跨膜蛋白,是治疗传染病和癌症的靶点,其在对抗感染和癌症的先天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Nat Commun:STING通过免疫和神经元调节抑制骨癌疼痛

晚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和膀胱癌患者在出现疾病骨转移后常会出现癌疼痛,并伴有溶骨性病变和剧烈疼痛。

Cell子刊:解释为何HIV不被免疫系统清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C)医学院和桑福德-伯纳姆-普利贝斯医学探索研究所(Sanford Burnham Prebys Medical Discovery Institute, SBP)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人(宿主)蛋白削弱人体对HIV和其他病毒作出的免疫反应。这一发现对改变HIV抗病毒疗法、构建有效的病毒疫苗和开发治疗癌症的新方法产生重要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

Cell Res:终于搞清楚了!中山大学康铁邦等团队发现激活的STING在细胞间转移以促进抗肿瘤免疫的潜在机理

该研究发现,Rafeesome调节激活STING的细胞间转移,激活的含有STING的ER诱导受体细胞的抗肿瘤免疫。

AbbVie收购Mavupharma,以抓住肿瘤免疫新靶点STING的机遇

AbbVie正在收购西雅图初创公司Mavupharma以获得其STING激动剂的所有权,将STING激动剂推向临床试验,并与检查点抑制剂进行联合,如PD-1 / PD-L1拮抗剂,希望可以消除对恶性肿瘤内部免疫反应的抑制。

Circulation:胞质DNA及其传感适配器STING在主动脉瘤/夹层发生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散发性腹主动脉瘤夹层(AAD),由进行性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丢失和细胞外基质退化导致的,是一种高度致死性性疾病。解析驱动主动脉退化的机制是开发有限预防该疾病进展的药物治疗的关键步骤。近期,有研究表明胞质DNA和异常激活的胞质DNA传感适配器STING(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在血管炎症和破坏中发挥重要作用。现研究人员对这一机制在主动脉退行性变和散发性AAD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在散发性升主动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