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J Sports Med:久坐可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2016-04-04 徐媛 MedSci原创

本研究旨在评估在配胖或不运动人群中,久坐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关性。 研究人员收纳了来自2007-2008年72608名丹麦成年人,参与者久坐时间均采用自我报告方式获得,并随访5年。利用Cox回归分析来评估糖尿病与久坐之间的相关性。 调整年龄性别,与每天端坐6小时以下的参与者相比,端坐时间超过10h的参与者发展为糖尿病风险比HR为1.35 (95% CI 1.17 to 1.57)。每天端坐超过1

本研究旨在评估在配胖或不运动人群中,久坐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关性。

研究人员收纳了来自2007-2008年72608名丹麦成年人,参与者久坐时间均采用自我报告方式获得,并随访5年。利用Cox回归分析来评估糖尿病与久坐之间的相关性。

调整年龄性别,与每天端坐6小时以下的参与者相比,端坐时间超过10h的参与者发展为糖尿病风险比HR为1.35 (95% CI 1.17 to 1.57)。每天端坐超过10h相较于每天端坐少于6h糖尿病风险增加35%。但是,保持苗条和得到足够的锻炼可降低这种相关性。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发病风险是相似的,但潜在的干扰因素,主要包括教育水平、身体活动是否积极、吸烟、饮酒及超重等因素去考察糖尿病发病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久坐与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但是这种影响主要见于肥胖或大部分时间不运动的人群。

原始出处

Petersen CB1, Bauman A2, Tolstrup JS1.Total sitting time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diabetes in Danish adults (the DANHES cohort) over 5 years: a prospective study.Br J Sports Med. 2016 Feb 2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84524, encodeId=989d8452490, content=成天坐着!,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93f31631454, createdName=1dd8c52fm63(暂无匿称), createdTime=Sat May 07 16:53:00 CST 2016, time=2016-05-07,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06887, encodeId=5f1b160688e8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b6b114593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Med#</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459, encryptionId=eb6b1145939, topicName=Med)],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552a19396740, createdName=ms3994565386320060, createdTime=Wed Apr 06 06:25:00 CST 2016, time=2016-04-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5-07 1dd8c52fm63(暂无匿称)

    成天坐着!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84524, encodeId=989d8452490, content=成天坐着!,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93f31631454, createdName=1dd8c52fm63(暂无匿称), createdTime=Sat May 07 16:53:00 CST 2016, time=2016-05-07,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06887, encodeId=5f1b160688e8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b6b114593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Med#</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459, encryptionId=eb6b1145939, topicName=Med)],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552a19396740, createdName=ms3994565386320060, createdTime=Wed Apr 06 06:25:00 CST 2016, time=2016-04-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NEJM:肠促胰素不增加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风险

有人担心患者接受降糖药物包括DPP-4抑制剂和GLP-1类似物能增加心脏衰竭风险。目前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可能没有足够大的样本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来自加拿大四省、美国和英国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嵌套病例对照分析,根据性别、年龄、纳入研究时间、糖尿病病程和随访时间为同一队列的每位病人匹配了20名对照人员,并且对接受肠促胰素药物治疗的患者和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用智能贴片颠覆糖尿病管理模式,这两位亚洲科学家真是帅呆了

Dae-Hyeong Kim,首尔国立大学的助理教授,由于他将可伸展材料用于医疗设备的杰出贡献,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评选为2013年度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 顾臻,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药学院,北卡州立大学工学院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由于他发明了“智能胰岛素贴片”,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

J Clin Pharm Ther:芦荟也能控制血糖?

近期一项荟萃分析显示,芦荟可改善前驱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该荟萃分析共纳入了8项随机临床试验,涉及470名患者,其中有6篇文献是比较芦荟和安慰剂,还有2篇文献是比较芦荟和未治疗患者间,对前驱糖尿病(3篇)或2型糖尿病(5篇)血糖控制的影响。文献中的芦荟制剂包括粉碎的芦荟叶、新鲜提取的芦荟汁、芦荟凝胶粉、芦荟提取物等,治疗时间为2-3个月,大

ACC 2016:你是苹果型还是梨型,决定你患心脏病风险高低

你是属于苹果型还是梨型?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会议提出,民众的BMI及体重可告诉你是否会患心脏病。 任何形式的肥胖都会对机体心脏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苹果型的民众腹部脂肪增多明显,梨型民众臀部脂肪增多明显。苹果型民众患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高糖、高胆固醇、冠心病和心脏衰竭的风险更大。 且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的风险增高。 1/3的民众将会患心血管疾病,其中约1/3的民众将死于心脏病或相关疾病。 霍普

BMJ:不同降糖药导致不同并发症的风险大不相同

 糖尿病常常伴有多种并发症,病情恶化时常常会导致患者截肢、失明、肾损伤和高糖血症等,往往给病患和家属带来巨大的伤痛以及经济上的负担。为了评价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截肢、失明、严重肾损伤、高糖血症和低糖血症与处方降糖药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新近上市的药物格列汀和格列酮类降糖药物,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初级护理的开放队列研究。 在2007年4月1日到2015年1月31日间,共有469688名二型

血清中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东芬兰大学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高的血清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浓度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 据推测,高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会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因为这些脂肪酸被认为能促进低度炎症。然而,对人类的研究还不能估测ω-6脂肪酸高摄入量和炎症之间的关系。此外,ω-6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