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科学家发现乳腺癌扩散的化学信号

2014-05-27 佚名 生物通

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小鼠模型,发现了某些乳腺癌用以招募癌症扩散所需的两类正常细胞的化学信号。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5月份的 PNAS 杂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细胞工程研究所血管生物学项目负责人Gregg Semenza教授指出:“在小鼠肿瘤中阻断其中一个细胞招募信号,可使肿瘤较少转移或扩散。如果有一种药物可以安全地阻断人体中的相同信号,那么它可能就是当前乳腺癌治疗的一种非

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小鼠模型,发现了某些乳腺癌用以招募癌症扩散所需的两类正常细胞的化学信号。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5月份的 PNAS 杂志。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细胞工程研究所血管生物学项目负责人Gregg Semenza教授指出:“在小鼠肿瘤中阻断其中一个细胞招募信号,可使肿瘤较少转移或扩散。如果有一种药物可以安全地阻断人体中的相同信号,那么它可能就是当前乳腺癌治疗的一种非常有用的补充,特别是对化疗具有耐受性的肿瘤。”

Semenza的研究小组研究一个称为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化学信号,细胞释放这个信号用以帮助自己应对低氧气条件。在早些时候,该研究小组确定,HIF-1有助于乳腺癌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生存,在这种条件下它们往往能够存活,并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肺部。Semenza说:“在乳腺癌中,并不是原发部位肿瘤,而是转移性肿瘤,夺去了患者的生命。”

在以前的一项研究中,Semenza研究小组也发现,HIF-1可诱导成体干细胞(称为间充质干细胞)向附近的乳腺癌细胞中释放一个信号,使它们更容易传播。研究人员怀疑,这种通讯可能是双向的,干细胞的存在也可能帮助癌症招募宿主动物的白血细胞。Semenza指出,为了扩散到其他部位,乳腺癌需要几种宿主细胞类型的支持,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和一种类型的白细胞。

Semenza研究小组研究培养皿中生长的肿瘤细胞,他们利用阻断各种蛋白质功能的化学物质,来绘制在乳腺癌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白血细胞之间游走的化学信号网络图。一个正反馈回路可让间充质干细胞更靠近乳腺癌细胞。干细胞和癌细胞之间的一个单独信号回路,可使癌细胞释放出一种化学信号,引诱白血细胞。HIF-1的存在——最终低氧条件,会导致网络中所有信号的浓度增加。

然后,研究小组使用基因工程来降低乳腺癌细胞中细胞招募信号的水平,并将这些细胞植入雌性小鼠体内。Semenza称,与未被改变的乳腺癌细胞相比,那些招募力降低的癌细胞成长为类似大小的肿瘤,但是较少进行传播。


本研究所使用的所有乳腺癌细胞都是所谓的“三阴性”,即它们缺乏雌激素受体、黄体酮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所以它们对靶定这些受体的治疗方法没有响应。在人类中,三阴性乳腺癌往往比其它乳腺癌类型更加致命,是因为它们含有更多的HIF-1。Semenza说:“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HIF-1抑制剂可能是化疗方案的一个有效补充,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目前,几种这样的潜在药物正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原始出处:

Chaturvedi P1, Gilkes DM1, Takano N1, Semenza GL2.Hypoxia-inducible factor-dependent signaling betwee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ells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motes macrophage recruitment.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4 May 20;111(20):E2120-9. doi: 10.1073/pnas.1406655111. Epub 2014 May 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02214, encodeId=889118022142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cfae48557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科学家发现#</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4855, encryptionId=acfae485578, topicName=科学家发现)],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e572480, createdName=旅苦化文_208, createdTime=Sun Jun 08 11:23:00 CST 2014, time=2014-06-08,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55568, encodeId=469a1855568b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32014428f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NAS#</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4428, encryptionId=f32014428fc, topicName=PNAS)],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08e964, createdName=drwjr, createdTime=Sat Dec 20 10:23:00 CST 2014, time=2014-12-2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02214, encodeId=889118022142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cfae48557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科学家发现#</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4855, encryptionId=acfae485578, topicName=科学家发现)],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e572480, createdName=旅苦化文_208, createdTime=Sun Jun 08 11:23:00 CST 2014, time=2014-06-08,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55568, encodeId=469a1855568b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32014428f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NAS#</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4428, encryptionId=f32014428fc, topicName=PNAS)],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08e964, createdName=drwjr, createdTime=Sat Dec 20 10:23:00 CST 2014, time=2014-12-2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12-20 drwjr

相关资讯

Cancer cell:中山大学揭示癌症转移新机制

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间充质样癌细胞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之间形成的一个正反馈环在乳腺癌转移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5月12日的《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上。 中山大学的宋尔卫(Erwei Song)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从事乳腺癌早期诊断,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对家族性乳腺癌和血清蛋白指纹图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乳腺癌的微创治

Nat Commun:复旦肿瘤医院找出乳腺癌化疗耐药元凶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传出消息,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3年攻关,成功找出乳癌患者在接受紫杉醇化疗过程中出现耐药问题的“元凶”,该成果将能有效甄别出真正能够从紫杉醇化疗中获益的患者,并为今后实施个体化化疗提供了有效的线索。研究成果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近日,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通讯》发表了这一重要研究发现。 传统化疗 遭遇“耐药”的烦恼 近日,由上海市疾控中心发布的一组

ASCO 2014:低剂量环磷酰胺加标准化疗有益于乳腺癌

低剂量口服化疗节拍疗法可以间接通过抗血管生成活性,恢复抗肿瘤免疫应答或诱导肿瘤休眠而达到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目的。中国复旦大学的Leiping Wang等进行了一项II期研究(NCT01526499),该研究旨在评估口服低剂量环磷酰胺节拍疗法加多西紫杉醇一线治疗的疗效。 符合入组条件的未经既往治疗的ER或PR阳性或HER-2过表达的ABC患者经随机分组,分别接受第一天多西他赛75 mg/m2加或

ASCO 2014:贝伐单抗在HER2阴性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失利(E5103研究)

来自东部肿瘤协作组织(ECOG)的E5103研究是首个关于毒性反应的研究。这项Ⅲ期随机试验比较了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和紫杉醇添加/不添加贝伐单抗时用于HER2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效果。 贝伐单抗可以延长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但不能改善其总生存(OS)。 E5103研究在HER2阴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添加贝伐单抗以评估贝伐单抗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按照1:2:2将患者随机分配

ASCO 2014:肥胖只增加绝经前ER+女性乳腺癌死亡率

一项纳入70个临床试验包含80000名早期乳腺癌妇女的研究发现,只有在20000名绝经前ER+阳性患者中,肥胖与乳腺癌相关死亡增加34%具有相关性。肥胖对绝经后ER阳性,或ER阴性女性几乎没有影响。 主要研究者,牛津大学的Hongchao Pan博士说到:肥胖一般只会增加绝经后妇女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所以我们非常吃惊看到肥胖只给绝经前女性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意味着我们还不明白肥胖影响预后的主要

JCO:T-DM1联合帕妥珠单抗用于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

临床肿瘤学杂志(JCO)发布的一项IIa期试验中,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Miller KD教授评估了HER2阳性的局限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T-DM1(trastuzumab emtansine)联合帕妥珠单抗进行HER2靶向治疗的效果。 与曲妥单抗不同,帕妥珠单抗在不同的位点结合HER2,能阻止HER2与其他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发生异源二聚化。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在乳腺癌的一线、二线治疗或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