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瘦人NAFLD的病因与管理

2014-11-26 Elisabetta Bugianesi 国际肝病网

        Elisabetta Bugianesi   意大利都灵大学医学院胃肠肝病科          1例瘦人NAFLD病例报告      

       

Elisabetta Bugianesi   意大利都灵大学医学院胃肠肝病科

 

       1例瘦人NAFLD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24岁,学生,身高:1.72 m,体重:75 kg,体重指数(BMI):25.3,因转氨酶异常(正常值上限1.5~3倍)5年就医。

        既往史:除了幼年和青春期(5~15岁)超重之外,无其他健康问题。

        饮酒史:<10 g酒精/周,软饮料:33~66 ml/d。

        用药史:除了应用复合维生素补充剂以及偶尔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之外,无草药应用或吸毒史。

        家族史:父亲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冠心病,母亲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和2型糖尿病

        体格检查:血压,130/90 mm Hg;腰围,94 cm;肝脏增大,无蜘蛛痣、腹水等进展期肝病的体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PLT:124×109/L,AST:38 IU/L,ALT:64 IU/L,GGT:23 U/L,转铁蛋白饱和度:29%,铁蛋白:500 ng/mL,甘油三酯(TG):250 mg/dL,总胆固醇(TC):205 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38 mg/dL,葡萄糖:89 mg/dL,HCV、HBV等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均为阴性,α-1抗胰蛋白酶、血铜、铜蓝蛋白及24 h尿铜均正常,ANA、AMA、SMA、LKM、p-ANCA、c-ANCA等自身抗体均为阴性,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正常,IgA型-抗肌内膜抗体(IgA-EMA)和IgA型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IgA-tTG)阴性,TSH:1.03 mU/m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正常,但进食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时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尤其是进食后的胰岛素水平明显持续升高,计算的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3.3(正常<2.7)。超声扫描:增大的明亮肝。肝活检:40%的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伴小叶内轻微炎症、气球样变性,纤维间隔形成伴初始桥接纤维化,NAFLD活动度积分:6, F3期纤维化。

        患者可以诊断为“瘦人”NAFLD。

        瘦人发生NAFLD的病因

        1.饮食因素

        除了酒精性肝病可以共患NAFLD外,高果糖、高脂饮食是导致NAFLD的重要病因。

        一项根据超市小票的横断面研究表明,和在超市购买葡萄酒的人相比较,购买啤酒的人可能会更多地购买薯条、黄油或人造黄油、香肠以及软饮料等不健康的食物。对美国人群摄入特定食物的长期趋势研究表明,从1989~1991年至1994~1996年期间,总能量和脂肪摄入均增加,能量摄入的增加主要来自饮料尤其是软饮料、混合食物、谷物小吃和甜点等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也有所增加,但占总能量的百分率降低,因此,仅仅用脂肪摄入占能量摄入的百分率进行趋势评估具有误导性。

        在软饮料和加工食品中,常常添加高果糖的玉米糖浆和蔗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食糖摄入增加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NAFLD患者对软饮料的摄入量是对照的5倍,经常摄入软饮料可不依赖于代谢综合征,增加NAFLD的患病率。对NAFLD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总热量摄入等因素进行校正后,每日进食果糖与脂肪变性分级较轻和肝纤维化分期较重有关。果糖介导NAFLD的可能机制为(图1),可增加肝内的甘油三酯生成和糖原异生;生成饱和脂肪酸,引起炎症和胰岛素抵抗;摄入的果糖还可能改变菌群,使紧密连接的渗透性增加,进而使更多的内毒素进入门静脉系统。

        2.正常体重的个体可能存在代谢性肥胖

        BMI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代谢健康肥胖个体(MHO)的特征为:胰岛素敏感性正常,内脏肥胖程度低,肝脏无脂肪沉积,HDL-C较高,TG水平较低,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较高;而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MONW)的特征包括: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脂肪量较高,体重较低,内脏肥胖程度较高,肝脏脂肪沉积,TG水平较高,HDL-C水平较低,高血压,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较低,具有发生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

        NAFLD是无肥胖、无糖尿病人群发生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性疾病的显著预测因素。和超重人群相比较,正常体重人群的中心性肥胖对于发生NAFLD的意义更大,多项研究表明,正常体重或超重个体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血清ALT和TG水平升高、HOMA-R升高、中心性肥胖等。

        3.先天性和获得性脂肪代谢障碍

        全身脂肪萎缩患者和全身肥胖患者一样,都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全身脂肪萎缩患者显著缺乏脂肪库,伴脂质充满肝脏。研究表明,无内脏肥胖的NAFLD患者虽然代谢综合征较轻,仍然处于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纤维化的风险。因此,内脏肥胖虽然影响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但并非肝损伤严重程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HAART)为获得性脂肪代谢障碍的常见原因。

        4.遗传性因素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表明,和NAFLD有关的候选基因主要包括patatin-样磷脂酶结构域(PNPLA)3、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GCKR)和TRIB1等基因。其中,PNPLA3基因多态性与NAFLD的遗传易感性及进展存在密切关联。

        PNPLA3基因变异所致NAFLD的特征为肝脏脂肪增加,但是并无胰岛素抵抗或炎症。一项研究根据BMI或PNPLA3基因型,将82例志愿者分为肥胖和非肥胖组,结果,和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脂肪组织的促炎基因(MCP-1、CD68)表达上调,而抗炎基因(Twist1、ADIPOQ)表达下调。

        PNPLA3基因分型与NAFLD患者的肝细胞肝癌(HCC)发生风险密切相关,NAFLD相关HCC患者和NAFLD对照患者之间的PNPLA3 rs738409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5.先天性代谢缺陷

        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症(FHBL)是一种常染色体共显性疾病,特征为apoB低于第五百分位数,LDL-C通常为20~50 mg/dL。检出的60种以上突变可导致apoB基因的截短。肝脏脂肪变性是由于肝脏对甘油三酯输出缺陷,与肌肉或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抵抗无关。FHBL患者具有发生肝硬化和HCC的风险,需要进行相关监测。

        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陷(LAL-D)的估计患病率为1︰40 000~1︰300 000,从幼儿期至老年期均可发病,患者的LAL酶活性仅为1%~12%。临床特征包括:肝肿大,转氨酶轻度升高(100%),脾肿大(86%),50%的患者可发生慢性肝病,最终进展至肝硬化。患者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II b型高脂蛋白血症,HDL-C降低)。可通过对干血样本的LAL活性测定以及对LIPA基因突变的基因检测(已发现一种E8SJM突变)确定诊断。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酶替代治疗可使ALT、AST水平恢复正常,LDL-C、TC和TG水平降低,平均肝脏体积缩小12%。

        6.其他

        瘦人NAFLD的其他病因包括:内分泌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不足];药物相关性(胺碘酮、氨甲喋呤、他莫西芬、皮质类固醇、其他药物);空回肠旁路术、饥饿、全胃肠外营养(TPN)等。

        总结:

        瘦人NAFLD患者的管理

        对于NAFLD瘦人患者,即使没有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也要筛查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还要对遗传性病因(PNPLA 3、FHLB、LAL-D)和内分泌疾病(PCOS、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进行筛查。注意考虑药物相关性(胺碘酮、氨甲喋呤、他莫西芬、皮质类固醇、其他药物)、空回肠旁路术、饥饿、TPN等继发性病因。

        尽管涉及的代谢异常较轻微,对瘦人NAFLD患者也应密切监测NASH和重度肝纤维化的发生。

        证据表明,NAFLD的发生和缓解并非单独和体重变化有关,因此,对每例患者都应进行个体化治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83877, encodeId=621620838e7b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3b820e32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FLD#</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073, encryptionId=d3b820e32c, topicName=AFLD)],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947269, createdName=lvygwyt2781, createdTime=Tue Jan 06 07:31:00 CST 2015, time=2015-01-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5-01-06 lvygwyt2781

相关资讯

ADA首次发布T1DM立场声明 儿童HbA1c标准为7.5%

  在6月16日ADA的第74届科学会议上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了针对全年龄1型糖尿病的立场声明,其中包括儿童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管理目标。 统一儿童HbA1c标准为7.5% 新的儿童血糖管理目标是将全年龄患儿的HbA1c控制在低于7.5%的水平,取代了既往不同年龄儿童不同控制目标(6岁以下儿童低于8.5%,6-12岁儿童低于8%,13-19岁儿童低于7.5%

美国国家脂质协会发布临床血脂学年度概要2015

2014年10月14日,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LA)发布了《临床血脂学年度概要2015》,全文在线发表于 Journal ofClinical Lipidology 。《临床血脂学年度概要2015》是一份血脂管理纲领性文件。 一、概要简介 《临床血脂学年度概要2015》是一份以血脂异常患者为中心、包含患者评估管理和护理原则等的重要性概述性文件(以下简称“概要”)。该概要计划每年均根据

陈韵岱:CCTA临床适用推荐及循证支持

作为诊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影像学工具,冠状动脉CT成像(CCTA)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无创手段之一。尤其在当今“无影像,不干预”的时代背景下,CCTA的临床适应证也不断得到更新。大量文献显示CCTA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极佳,可以评估有症状的中危冠心病患者的冠脉情况,这对于心内科医生的临床诊断流程和治疗相关路径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就CCTA在临床尤其对心内科常见病的适用标准及循证支持展开简要论

武剑:新型口服抗凝药时代,从循证证据到指南

房颤卒中二级预防策略探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武剑 随着近年来房颤卒中预防领域大量循证证据累积(尤其是新型口服抗凝药高质量大规模研究的发布),各国相关指南都进行了很多重量级更新,但均聚焦于房颤卒中一级预防策略。自2014年始,美国两大神经科学会相继在房颤卒中二级预防领域更新了相关指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2月发布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卒中

治疗肺癌中药欲上市 要的不仅是标准更是循证证据

中成药企业正在掀起标准修订的热潮。近日,记者从海南龙圣堂制药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治疗肺癌用药清肺散结丸正式取得了新的国家药品标准,新标准直接标明该药品可以用于肺癌治疗。这是癌症治疗用药领域首个被认定有治疗作用的中成药。海南药检所一位负责人透露,随着新版国家药典的实施,一部分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在某些专科领域的作用被认定,也将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相关的临床验证。据悉,清肺散结丸之前在30多家三甲以上的医院完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

2007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了《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较为完整与系统的早产诊疗规范,其对指导我国早产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7年过去了,早产防治的循证研究有了快速进展,产科学组决定在《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基础上,参考欧洲、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相关指南以及Cochrane 图书馆、Pub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