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 Radio:CT灌注的幽灵梗死核心区你听说过吗?

2023-02-07 shaosai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基于预定的阈值,CT 灌注(CTP)可用于量化 IC 的体积。然而,在最近的研究中,CTP图作为DWI替代物的可靠性受到了质疑。

众所周知,灌注情况的量化,特别是梗死核心(IC)的体积,对于建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LVO)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对于有大量IC的患者来说,机械血栓切除术(MT)的潜在临床价值十分有限,而再通疗法甚至可能使临床结果恶化。弥散加权成像(DWI)是准确评估IC大小的金标准,然而在急诊环境常难以获得。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通常在非对比计算机断层扫描(NCCT)上进行评估,可作为评估IC大小的一种替代方法,可以半定量地估计不可逆的梗死,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待商榷。报道称,基于预定的阈值,CT 灌注(CTP)可用于量化 IC 的体积。然而,在最近的研究中,CTP图作为DWI替代物的可靠性受到了质疑。此外,无论用哪种灌注参数来定义IC,基线CTP都有可能高估了IC,这被称为幽灵IC(GIC)。

GIC一词专门用于描述基线CTP对最终梗死体积(FIV)的高估超过10mL。以前的研究报告称,约8.3-54.8%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可检测到GIC。GIC现象表明,被CTP指定为不可逆梗死的脑组织并不一定发展为最终的梗死。这种现象引起人们对CTP在选择符合条件的MT候选人时准确性的极大关注。相比之下,DWI可能提供更准确的FIV的划分和计算,这对GIC的定义至关重要。据我们所知,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以随访DWI为参考标准的GIC研究报告。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以随访的DWI为参考标准,探讨了MT后成功再通的卒中患者基线CTP上GIC的预测因素。

本项研究回顾性地纳入了共115名接受了基线计算机断层灌注(CTP)扫描的连续卒中患者,每位患者均在MT后成功实现了再通,并完成了后续DWI评估。缺血核心体积由基线CTP自动生成,而FIV是根据后续DWI手动确定。收集和评估与卒中有关的危险因素和人口统计学、临床、影像和程序数据。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来确定GIC的预测因素。

在纳入的115名患者中(31名女性和84名男性;中位年龄66岁),18名患者(15.7%)出现了GIC。GIC组显示从卒中发生到CTP扫描的时间间隔和从卒中发生到再通的时间间隔都明显短于无GIC组(均为P<0.001),但缺血核心体积(P<0.001)、低灌注区体积(P<0.001)、错位区体积(P=0.006)和低灌注比(P=0.001)高于无GIC组。在多变量分析中,从卒中发生到CTP扫描的时间间隔(几率[OR],0.983;p = 0.005)和缺血核心体积(OR,1.073;p < 0.001)与GIC的发生独立相关。


图 所有
115MT后成功再通的患者,CTP估计的缺血核心体积与后续DWI显示的最终梗死体积的Bland-Altman

研究发现,GIC的现象在临床实践中并不罕见。临床医生应该认识到,基线CTP可能高估了MT后成功再通的患者的缺血核心体积。卒中发病时间、基线容积指标和侧枝状态与GIC的发生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对早期时间窗的CTP结果应谨慎解释,仅仅根据以CTP为中心的方法做出治疗决定可能会使那些有可能从中受益的患者得不到积极的治疗。

原文出处:

Xiao-Quan Xu,Gao Ma,Shan-Shan Lu,et al.Predictors of ghost infarct core on baseline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successful recanalization afte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DOI:10.1007/s00330-022-09189-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13360, encodeId=56752113360a0, content=签到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11111/81c0b64745c644319545ec26d7ef0b34/9ddb2864d5df4dd9bf4305e380bffc96.jpg, createdBy=c7835705079, createdName=屋顶瞄爱赏月, createdTime=Tue Feb 07 08:54:14 CST 2023, time=2023-02-07, status=1, ipAttribution=贵州省)]
    2023-02-07 屋顶瞄爱赏月 来自贵州省

    签到学习

    0

相关资讯

Stroke:CT灌注成像可用来筛选卒中患者的血管内治疗

背景:可应用不同的影响学检查评估卒中患者是否进行血管内治疗。研究者试图确定与CT平扫相比, CT灌注成像(CTP)是否可改善血管内治疗的预后。方法: 前瞻性收集登记记录在2010年9月到2016年3月期间的前循环卒中患者,这些患者在三级医院行支架血栓取栓术。将选择CTP的患者与CT平扫的患者相比。主要终点是9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共纳入602例患者。选择CTP的患者(n =

Heart: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定量检测心肌灌注异常

  日本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利用重叠合法分析的多排螺旋CT(MDCT)灌注成像可定量检测心肌灌注异常。论文于2012年1月27日在线发表于《心脏》(Heart)。   此项研究共纳入15例冠脉正常的对照者和26例行再灌注治疗后的AMI患者。利用MDCT对患者进行心脏灌注显像(MPI)。灌注参数包括组织血流量(TBF)、组织血容量(T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

Eur Radiol: 双能CTA灌注缺损表现是否可提示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

双能CTA (DECTA)可以根据物质能量吸收的特征提示物质的组成,并已被用于检测PE。DECTA可以在不增加辐射剂量的情况下同时评估肺血管和实质内碘的分布。

Neurology:基于CT灌注的随访性脑梗死核心评估的准确性

近日,研究人员试图评估基线CT灌注缺血核心评估的准确性。基线缺血核心评估可预测EVT期间实现完全再通的患者的后续脑梗塞体积,中位数误差为13毫升,使用更保守的rCBF阈值识别缺血核心避免高估。

J Stroke: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在急性再灌注治疗前血压与柔脑膜动脉侧支循环状态的相关性

柔脑膜侧支循环在急性动脉闭塞的患者中维持这血液供应,但其作用在不同动脉血压(ABP)的个体间是有差异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BP和由CT灌注评估的侧支循环之间的相关性,并将结果发表在J Stroke上。

Stoke:CT灌注成像在脑卒中合并心功能受损中的应用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会加重脑卒中后预后。本研究旨在验证灌注计算机体层成像中的动脉输入函数(AIF),尤其是扫描开始至AIF结束(SO-EndAIF)时间能够反映心输出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