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ical Care Medicine:应激性高苯丙氨酸血症与心脏ICU死亡率相关: 临床因素、遗传变异和蝶啶

2024-01-04 网络 网络 发表于上海

SHP与ICU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在无SHP的患者中,使用GRS≥ 2分所代表的SHP遗传多态性与后续更高的SHP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相关。

翻译:李维勤 东部战区总医院 

审校 付豹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高苯丙氨酸血症预示着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不良预后。然而,心脏ICU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高苯丙氨酸血症stress hyperphenylalanin-emiaSHP的预后价值和危险因素尚不清楚。

设计: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地点:中国台湾单中心心脏ICU

患者:20岁以上,APACHE II评分≥ 15分和/或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心脏ICU患者。

干预:我们连续测量了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的血浆苯丙氨酸水平,以探究其对90天死亡率的预测价值。通过基因阵列以确定与SHP相关的遗传多态性(苯丙氨酸水平≥ 11.2 μmol/dL并制定遗传风险评分Genetic Risk ScoreGRS我们分析了SHP与临床因素和遗传变异之间的关联,并确定了蝶啶与遗传变异的相关性。

测量与主要结果:本研究共招募了497名患者。苯丙氨酸浓度的增加与死亡风险的增加独立相关。与无SHP的患者相比,患有SHP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log rank41.13P < 0.001SHP与肝肾功能障碍以及遗传多态性中的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合成CBR1AKR1C3和再循环PCBD2相关。应激时较高的GRS与较低的BH4生物利用度相关P < 0.05在基线无SHP的患者中,GRS评分≥ 2的患者发生SHP的概率显著高于GRS评分< 2分的患者31.5% vs 16.1%P = 0.001死亡风险也更高P = 0.004在基线已经存在SHP的患者中,遗传多态性并没有提供额外的预后价值。

结论:SHPICU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在无SHP的患者中,使用GRS≥ 2分所代表的SHP遗传多态性与后续更高的SHP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相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81242, encodeId=bed021812429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2a5109932e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应激性高苯丙氨酸血症#</a> <a href='/topic/show?id=475a1099330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脏ICU死亡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9932, encryptionId=a2a5109932e1, topicName=应激性高苯丙氨酸血症), TopicDto(id=109933, encryptionId=475a1099330a, topicName=心脏ICU死亡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an 13 14:09:36 CST 2024, time=2024-01-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rit Care Med:应激性高苯丙氨酸血症与心脏重症监护病房的死亡率相关

入住ICU的SHP患者预后较差。在未发生SHP的患者中,使用GRS大于或等于2测量出的与SHP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与随后的SHP和更高的死亡风险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