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脑的10个误解:昏迷病人并不能完全康复

2014-12-19 任天 新浪科技

对大脑的误解正在伤害我们的孩子,也伤害着我们的健康、商业和真正的神经科学研究 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各国政府都对神经科学研究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越来越多的金钱涌入这一领域。人类的大脑重量不过1400克左右,却产生了记忆、感知,塑造了人的个性,也是众多悲剧的来源。直到现在,关于大脑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更加不幸的是,对大脑的无知也导致了各种各样的误解和神话。在取得每一项真正突破的

对大脑的误解正在伤害我们的孩子,也伤害着我们的健康、商业和真正的神经科学研究

大脑误解正在伤害我们的孩子,也伤害着我们的健康、商业和真正的神经科学研究

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各国政府都对神经科学研究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越来越多的金钱涌入这一领域。人类的大脑重量不过1400克左右,却产生了记忆、感知,塑造了人的个性,也是众多悲剧的来源。直到现在,关于大脑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更加不幸的是,对大脑的无知也导致了各种各样的误解和神话。在取得每一项真正突破的同时,也伴随着挥之不去的骗局。

心理学作家克里斯蒂安·贾勒特(Christian Jarrett)写了一本有关大脑的书,名为《大脑的重大“迷思”》(Great Myths of the Brain)。书中,他采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现代神经科学中的虚构和事实进行了分析。在宣传这本书的过程中,贾勒特意识到,这些对大脑的误解正在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不仅伤害着我们的孩子,也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商业和真正的神经科学研究。

以下便是他列举出来的十个对大脑的重大误解。

1) 世界各地的许多学校教师都对一些误解深信不疑,例如可以将儿童分为左脑型和右脑型,又比如我们只使用了大脑的10%。这种情况令人担忧。打个比方,如果一位老师认定某个学生是“左脑型”,并因此认为他缺乏创造力,那这个孩子就有可能无法接触到有益的创造性活动。

2) 与上面类似,教育活动家会将神经科学的发现移花接木,用于支持自己的理论。例如,心理学者利奥纳德·萨克斯(Leonard Sax)就创办了全国单性公共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ingle Sex Public Education),宣称女孩和男孩由于大脑的不同,需要分开接受不同的教育。贾勒特对萨克斯书中引用的一项关键研究进行了分析,发现萨克斯对研究中的试验性结果进行了过度阐释,并以此提出了毫无根据的主张。在2014年的一项综合分析中,并没有发现单一性别教育会给男孩或女孩带来好处的证据。

3)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神经科学家维莱亚努尔·拉马钱德兰(V.S Ramachandran)对镜像神经元进行了大量的炒作。他认为这些神经元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并提出受损的镜像神经元系统是自闭症的根源。最新的研究显示情况并非如此,也许是时候结束这一大脑“迷思”了。

4)对大脑的误解还被用于证明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即使没有不靠谱的神经科学研究结果,女性也已经受够了性别歧视的困扰。2013年,有人根据一项靠不住的大脑连接研究称,研究结果证明了男性更擅长阅读地图,而女性更擅长多任务处理。事实上,那项研究根本没有涉及到这些活动。

5)对神经科学的偏见可以导致人们对现代技术产生恐惧。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苏珊·格林菲尔德(Susan Greenfield)。她声称互联网正在摧毁我们的记忆和身份认知,但事实上,现有证据表明情况恰好相反。最糟糕的是,她将互联网的兴起与自闭症诊断率的增加联系在一起,但科学家称这二者实际上完全没有联系。

6)大脑训练公司经常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毫无根据的宣传。他们宣称,只要参与他们的游戏,就可以促使你的大脑健康产生革命性的改变,社交或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不在话下。2014年10月,数十位神经科学家发表了一份公开信,警告称“夸张和误导的宣传利用了老年人对认知能力下降的忧虑”。

7)对昏迷的误解也会给患者家庭带来错误的希望。研究者对好莱坞影视中有关昏迷的描写进行了分析,发现情况被描述得十分乐观,已经脱离了现实。在那些作品中,病人从数年的昏迷中苏醒过来后,几乎安然无恙,而且常常有着古铜色皮肤,身体十分健康。事实上,大多数(甚至是全部)昏迷病人并不能完全康复。对于脑损伤、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等有关大脑的疾病,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误解。

8)精神疾病的“化学平衡”理论不仅是错的,而且导致人们过多地关注精神疾病的生物学解释。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害处,但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生物学解释会增加病人的耻辱感,削弱他们对康复的希望。

9)在商业世界中,真实神经科学与神经骗局的混淆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神经语言编程依然流行,但近期的一篇学术综述指出,这一运动是“代表伪科学的垃圾。”与此 同时,诸如“神经领导学”和“神经管理学”等新领域更多是披着大脑科学外衣的心理学;真正基于大脑的成果很少,而且通常所依据的研究十分不足。所有这些问题都可能使商业变得低效,甚至损害商业的发展。

10)为什么记者们总是把“大脑”一词放在标题中,而文章甚至与大脑没有一点关系?现在的文章题目似乎已经不能再像“你为什么拖延的秘密”或“科学解释你对电子邮件上瘾的原因”那样,而是要把重点放在“你的大脑在拖延”,或“你的大脑已经上瘾”上面。2013年,《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文章甚至写道“神经科学指导与伊朗的谈判”,事实上,文章内容全是心理学和历史。对大脑概念的滥用助长了对真正神经科学研究的冷嘲热讽,使我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变得不再感兴趣。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29463, encodeId=41ae1429463e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6d559642f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昏迷#</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9642, encryptionId=26d559642f9, topicName=昏迷)],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81fb4200032, createdName=wgx307, createdTime=Sun Dec 21 01:59:00 CST 2014, time=2014-12-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68429, encodeId=55c71568429d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b5c91852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误解#</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1852, encryptionId=3b5c91852e0, topicName=误解)],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eeb15379220, createdName=snf701212, createdTime=Sun Dec 21 01:59:00 CST 2014, time=2014-12-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12-21 wgx307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29463, encodeId=41ae1429463e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6d559642f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昏迷#</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9642, encryptionId=26d559642f9, topicName=昏迷)],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81fb4200032, createdName=wgx307, createdTime=Sun Dec 21 01:59:00 CST 2014, time=2014-12-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68429, encodeId=55c71568429d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b5c91852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误解#</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1852, encryptionId=3b5c91852e0, topicName=误解)],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eeb15379220, createdName=snf701212, createdTime=Sun Dec 21 01:59:00 CST 2014, time=2014-12-2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12-21 snf701212

相关资讯

“男人大脑爱短路”获科学证实:男人更容易做荒唐事

男人的大脑爱短路,经常会做出一些令人不可理解的行为,这个理论已经得到英国科学家的证实。支持该理论的证据发表在圣诞期的《英国医学杂志》上。这项研究是基于性别差异来分析白痴行为。在风险偏好、紧急入院和死亡率方面的性别差异是有据可查的。男性遇到意外事故被送入急诊室的可能性更高,男性遇到运动损伤的可能性更高,男性卷入一场致命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更高。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愚蠢的冒险行为中存在性别差异。所以英格兰

美轮美奂 绝密大脑

总编语:神秘的大脑、绝美的大脑!大脑是一个让人感到神秘的器官,尤其是在有关生与死、思维,意识、睡眠、幻觉、记忆等问题,一直困惑着人们,让我们共同走进人类的大脑,欣赏我们美丽的大脑,一起探索人类大脑的未解之谜! 漂亮完美的大脑的动脉血管 不可思议的滋养大脑的微血管 软件绘制的大脑3D图 美轮美奂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大脑深部核团系统,神秘的负责

Biol Psych:电刺激大脑可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Biological Psychiatr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西澳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对大脑进行刺激或可帮助重新训练和焦虑症及抑郁症相关的无益认知习惯。 研究者Patrick Clarke博士表示,大脑额皮质区域进行大约20分钟靶向性电刺激就可以明显改善焦虑症个体完成电脑任务的效率,而这一任务的设计就是为了重新训练焦虑症患者的注意力无益模式;文章中研究者指出,名为

记忆靠谱么?

人的记忆究竟有多可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记忆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可靠。记忆并不等于事实。即使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记忆。这样的例子顺手拈来:远的不用说,如果你还没看过,快去看看奴隶社会发过的颜宁和一诺写的她们在清华的共同经历,其中颜宁写A,一诺改注B的有木有!(一诺,不好意思,让你躺枪,为科学献身啦…)记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记忆是有生命的,会不断变化。人们常爱把记忆比作一张照片,这其实是不恰当

啃了大叔四年脑子的肥绦虫

英格兰的几名医生在一位50岁的中国男子脑中发现了活生生的大虫子 啃了大叔四年脑子的肥绦虫人类也只不过是…… 该名中国男子向医生抱怨自己经常头痛,有时会发作癫痫,甚至味觉也紊乱了。医生对男子进行了检验后,排除了各种疾病的可能性,结果在几张大脑成像图上,医生发现了奇怪的东西——一条活生生的绦虫居然已经在男子脑部居住了四年! 啃了大叔四年脑子的肥绦虫 医生于201

J Neurosci:脊髓损伤引发大脑损害

很多脊髓损伤的研究都集中于揭示脊髓损伤所引发的效应,然而往往在研究中科学家们很容易忽视脊髓损伤对大脑所引发的效应。近日,来自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脊髓损伤(SCI)可以促进广泛和持续的大脑炎症,进而引发神经细胞的逐渐缺失以及认知问题和抑郁症等。 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和Cell Cycle上;文章中研究者重点揭示了脊髓损伤和大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