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联系正常身体生长和癌症的主控分子开关

2013-05-06 生物无忧 生物无忧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两位研究者已经发现了一个联健康胎儿的快速生长以及癌症中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的一个新基因.这项新研究的结果阐明了正常发育和常见癌症的遗传学基础. 该项目以小鼠和人类组织为研究对象,相关结果发表在PNAS杂志上.文章的作者是就职于施莱佛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NICHD)的Julian C. Lui博士和Jeffrey Baron医学博士. Baron博士说:“我们很早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两位研究者已经发现了一个联健康胎儿的快速生长以及癌症中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的一个新基因.这项新研究的结果阐明了正常发育和常见癌症的遗传学基础.

该项目以小鼠和人类组织为研究对象,相关结果发表在PNAS杂志上.文章的作者是就职于施莱佛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NICHD)的Julian C. Lui博士和Jeffrey Baron医学博士.

Baron博士说:“我们很早之前已经知道,一些能够促进产前和产后早期胎儿快速生长的基因会在癌细胞中变得异常活跃.现在,我们确定了一个分子开关,它可以开启这些基因中的一部分,这项研究结果为我们理解正常的身体发育以及某些类型癌症的异常生长奠定了基础.”

在出生之前,一组由超过200个促生长基因组成的基因组合是非常活跃的,它们启动了胎儿的迅速增长.在出生以后,这些基因的表达会被逐步的关闭,表现为随着年龄的生长和逐步接近成年,身体的生长会不断减缓;而在癌细胞中,这些基因的表达却被重新开启了.

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促生长基因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nsulin Growth Factor 2,IGF2 ),这种基因是产前胎儿正常的身体生长所必需的,但是它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都会被重新激活,尤其在膀胱癌、前列腺癌以及一些儿童癌症中表现地极其活跃.

很多年来,科学家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控制了IGF2的开启或关闭.现在,通过对一系列技术的利用以及对许多组织类型的研究,Lui和Baron发现证据表明,一个特殊的蛋白质——E2F3,激活了正常身体发育和癌症中的IGF2基因,特别是在膀胱癌和转移性的前列腺癌中.

更广泛的看,E2F3的调控对象不只有IGF2,还有其它许多促生长基因组合中的基因.当E2F3的水平很高时,它的调控对象是异常活跃的;当E2F3水平下降时,这些基因亦如此.从这点看,E2F3很可能作为一个限制身体生长的主控开关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它成为了研究人员理解正常生长和疾病的复杂遗传机制的最感兴趣的目标.(生物谷Bioon.com)

doi: 10.1073/pnas.1219079110
PMC:
PMID:

Evidence that Igf2 down-regulation in postnatal tissues and up-regulation in malignancies is driven by transcription factor E2f3

Julian C. Lui1 and Jeffrey Baro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IGF2) is an important fetal growth factor. Its expression is dramatically down-regulated in multiple organs after birth but is frequently up-regulated in cancers. The mechanisms that drive down-regulation of IGF2 in postnatal tissues or the up-regulation in malignancy are unclear. We found evidence that 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3 (E2F3) drives these changes in expression. E2f3 mRNA expression, protein expression, and binding to the Igf2 promoter all decreased with age postnatally in multiple mouse organs. In late juvenile hepatocytes, restoration of high E2f3 expression restored high Igf2 expression, indicating a causal relationship, but this induction did not occur in fetal hepatocytes, which already have high E2f3 and Igf2 expression.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E2f3 in both HEK293 cells and in late juvenile hepatocytes were able to activate reporter constructs containing the mouse Igf2 promoter P2, which includes consensus E2F-binding sites. In humans, microarray data revealed declines in E2F3 and IGF2 expression with age similar to the mouse. In addition, E2F3-overexpressing human prostate and bladder cancers showed increased IGF2 expression, and levels of E2F3 and IGF2 mRNA in these cancer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aken together,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own-regulation of E2f3 with age helps drive the dramatic decline in Igf2 expression in postnatal organs, and E2F3 overexpression in human cancers induces IGF2 overexpression.

(责任编辑:zengchang)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55380, encodeId=0f5d1855380f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32014428f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NAS#</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4428, encryptionId=f32014428fc, topicName=PNAS)],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08e964, createdName=drwjr, createdTime=Sun Mar 16 00:25:00 CST 2014, time=2014-03-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3-16 drwjr

相关资讯

运动后易“损伤”警惕骨肿瘤

  “如果不是因为一次爬山意外扭伤了脚,踝关节疼痛来我们医院就诊,可能短时间也不会被查出竟然患有骨肿瘤。”省新华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姜滔副主任医师说,不久前,他们接诊了这样一位50多岁的赵先生。   姜滔副主任医师说,骨肿瘤前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不少人在运动后,骨头或关节会轻微损伤,出现疼痛甚至骨折,检查后才发现竟患了骨肿瘤。其实年轻人更易患原发性骨肿瘤,且越年轻肿瘤的恶变程度越高,而老年人

Lancet Oncol述评:MYCN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原癌基因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肿瘤发生机制的认识。之后,对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1)的确定则预示着另一个观念——恶性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遗传基础,即在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会导致肿瘤的形成。事实上,对肿瘤发生的潜伏期进行分析提示,即使在“责任基因”被发现之前,我们也认识到在罹患遗传性疾病的个体中,如果所残余正常的单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则会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或者在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发生

PNAS:发现乳腺癌转移的新标记物

由IRCM 的Jean-Francois Coté博士领导的团队在乳腺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重要的发现,这项研究的结果被发布在本周的PNAS上。研究者们确定了,一种名为DOCK1的蛋白质可以作为潜在的靶标用于减少乳腺癌患者的癌转移。 Coté's博士的实验室一直对癌转移的研究非常感兴趣,而乳腺癌是一种常常发生转移的癌症。将近90%的乳腺癌患者都因为癌症扩散而死,因此,理解这一危险过程的细胞和分

JCO:前列腺癌预后遗传因子

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CNIO)下属的前列腺癌和生殖泌尿系肿瘤临床研究部门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与一般的前列腺癌患者相比,前列腺癌患者如果同时发生BRCA2基因变异,就会出现不良的预后及很低的生存机率. Olmos是前列腺癌和生殖泌尿系肿瘤临床研究部门的领导人,他说:“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都有良好的预后,在日常临床实践中,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很难确定哪些患者病情是致命的.” 为了寻找与病情

JCO:免疫疗法与化疗相结合或可延长脑癌患者寿命

临床肿瘤学杂志本周报道了一种新的治疗脑癌的方法,即将免疫治疗与高剂量化疗相结合而不是传统的全脑放疗与化疗结合. 这种新的疗法能明显降低因全脑放疗而给脑细胞带来的毒性,因为高剂量的全脑放疗可杀死脑细胞,从而导致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的逐渐退化.据报道,许多脑癌患者就是死于放疗辐射的毒性而不是癌症本身. 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治疗前(A)后(B)的脑部扫面图 研究结果显示,连续5年使用这种新的疗法治疗脑

JCI:miRNA编辑对癌细胞侵入力有重要影响

若诊断结果显示某人患有一种大脑肿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这对他往往是具有打击性的,因为可用于治疗这种肿瘤的方法很少,并且该癌症具有较差的预后.那些可以消除其他恶性肿瘤的疗法,例如化疗或外科手术,对于GBM患者来说只是可以延长一点有限的生命罢了. 新加坡A*STAR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研究所的Shu Wang解释到:“由于肿瘤细胞会大量入侵正常脑组织,而且又容易产生治疗抵抗性,因此这种疾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