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遗传调控小鼠视网膜的衰老与退化过程

2025-01-26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WSB和NZO小鼠在衰老过程中展示了与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病理特征,前者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后者则呈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征。

年龄是视网膜和大脑神经退行性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视网膜和大脑具有许多共同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对视网膜衰老和变性的见解可能会揭示大脑中的类似过程。基因组成强烈影响对年龄相关性视网膜疾病的易感性。然而,调查视网膜衰老的研究尚未充分考虑遗传多样性。因此,在不同遗传背景下检查视网膜中的分子衰老将增强我们对视网膜和大脑中与人类相关的衰老和退化的理解——这可能会改善针对这些使人衰弱的状况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探讨了遗传背景在视网膜衰老与退化中的作用,研究了9种遗传背景不同的小鼠品系(包括常见的C57BL/6J、NZO、WSB等)在不同年龄段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研究发现,遗传背景对视网膜衰老过程中的分子变化有显著影响。通过分析这些小鼠品系的视网膜标志基因,预测了与人类相关的视网膜退化特征,进一步验证了WSB和NZO品系作为与常见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前临床模型。

作者采用了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手段,分析了小鼠在不同年龄(4、8、12、18月龄)阶段的视网膜变化。通过多种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分析,发现了衰老过程中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的差异,特别是与光感受器功能和免疫激活相关的基因发生变化。此外,通过小鼠视网膜的眼底检查、OCT成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视网膜电图(ERG)等方法,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基因型小鼠的视网膜形态变化、血管结构和细胞计数。

图1:对不同基因小鼠老化视网膜的多组学分析

结果表明,遗传背景显著调控了视网膜衰老的分子特征。例如,WSB小鼠表现出类似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病理特征,而NZO小鼠则展示了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相关的病理变化。通过分子分析,发现光感受器特异性蛋白在功能丧失前发生变化,提示WSB小鼠中可能存在光感受器本身的功能障碍。同时,NZO小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功能丧失和微血管功能障碍表明这些小鼠可能更易受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图2:对不同基因小鼠衰老视网膜的多组学分析揭示了共同的分子衰老特征

从研究结论来看,遗传背景是视网膜衰老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素,且不同的小鼠品系展示了与人类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不同衰老模式。WSB和NZO小鼠被认为是研究人类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理想前临床模型,未来的研究可以利用这些模型进一步探讨视网膜衰老和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并为相关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视角。

原始出处:

Marola OJ, MacLean M, Cossette TL, Diemler CA, Hewes AA, Reagan AM, Kanyinda JN, Skelly DA, Howell GR. Genetic context modulates aging and degeneration in the murine retina. Mol Neurodegener. 202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9664, encodeId=5e4522496649e, content=签到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11111/81c0b64745c644319545ec26d7ef0b34/9ddb2864d5df4dd9bf4305e380bffc96.jpg, createdBy=c7835705079, createdName=屋顶瞄爱赏月, createdTime=Sun Jan 26 11:21:55 CST 2025, time=2025-01-26, status=1, ipAttribution=贵州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9507, encodeId=3e4f224950ea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d9990811c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视网膜色素变性#</a> <a href='/topic/show?id=bb09e67752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a> <a href='/topic/show?id=c5741236804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视网膜衰老#</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6775, encryptionId=bb09e67752b, topicNam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TopicDto(id=90811, encryptionId=2d9990811c0, topicName=视网膜色素变性), TopicDto(id=123680, encryptionId=c57412368048, topicName=视网膜衰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an 24 22:00:10 CST 2025, time=2025-01-2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1-26 屋顶瞄爱赏月 来自贵州省

    签到学习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9664, encodeId=5e4522496649e, content=签到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11111/81c0b64745c644319545ec26d7ef0b34/9ddb2864d5df4dd9bf4305e380bffc96.jpg, createdBy=c7835705079, createdName=屋顶瞄爱赏月, createdTime=Sun Jan 26 11:21:55 CST 2025, time=2025-01-26, status=1, ipAttribution=贵州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9507, encodeId=3e4f224950ea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d9990811c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视网膜色素变性#</a> <a href='/topic/show?id=bb09e67752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a> <a href='/topic/show?id=c5741236804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视网膜衰老#</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6775, encryptionId=bb09e67752b, topicNam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TopicDto(id=90811, encryptionId=2d9990811c0, topicName=视网膜色素变性), TopicDto(id=123680, encryptionId=c57412368048, topicName=视网膜衰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an 24 22:00:10 CST 2025, time=2025-01-2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ω-3减缓视网膜色素变性进展

一篇发表在JAMA/Archives期刊之一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上的报道,揭示患视网膜色素变性成年人服用VitA补充剂4至6年后,距离和视网膜视力年下降率缓慢,因服用富ω- 3脂肪酸的饮食。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视网膜受损伤的眼疾。全世界大约2百万人(约1/4000)受这种典型的引起夜盲的疾病影响。症状通常首次出在儿童时期,但是诸如视野变小、管视和失明一样的严重

JAMA Ophthalmol:CNGB1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特征

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表型与CNGB1变异有关的研究数据极为有限,而这些研究数据有利于了解RP患者的预后信息和治疗窗。该研究描述了一些可能存在CNGB1病理性变异的RP患者的分子基因改变和临床症状表现。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中视网膜结构与焦点黄斑视网膜电图之间的关系

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研究院眼科系的Kominami T近日在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杂志上发表了他们近期的一项工作。他们早期的研究表明,光感受器的完整椭圆形区域(EZ)的宽度与焦点性黄斑ERG(FMERG)的幅度存在相关性,但是弱相关。他们这次发表文章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技术,研究光感受器的微观结构,研究SD-OCT与视网膜色素变性(RP)眼

Nat Med:临床使用光遗传手段,部分恢复失明患者视觉

最近,在一个盲人患者身上,研究人员将眼内注射编码ChrimsonR的腺相关病毒载体与通过工程护目镜进行的光刺激相结合。护目镜检测局部的光强度变化,并将相应的光脉冲实时投射到视网膜上。

眼球内的“玻璃晶征”YXZX104:

视乳头玻璃膜疣(Optic disc drusen,ODD)也称为透明小体或玻璃膜疣,是相对常见的病变。它们通常在CT或异常眼底镜检查的随访中偶然发现。

论文解读| Xianjun Zhu/Xiaohui Zhao教授团队揭示Emc6对视紫红质定位和光感受器细胞存活的重要性

该研究通过构建Emc6在杆状和锥状光感受器细胞中特异性敲除的小鼠模型,深入探讨了Emc6在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中的功能,及其缺失如何导致视紫红质定位异常和光感受器细胞退化。

Sci Transl Med:重磅!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上皮细胞有望治愈视网膜色素变性!

人胚胎干细胞或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进行替代治疗有望治愈视网膜变性疾病。

Sci Adv:基因编辑视网膜感光细胞治疗遗传性致盲疾病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薛天研究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研究组合作,结合视觉神经生物医学与创新基因编辑技术,首次通过同源重组修复方法(Homology directed repair, HDR)在小鼠视网膜非分裂感光细胞中实现精准基因修复,使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重获部分视觉功能。

香港理工大学杨莫/潘峰团队Small:视网膜光感受器仿生微花对退行性病变视网膜的光响应恢复应用与机制

研究合成微花模拟光感受器细胞,用于视网膜退行性小鼠的光响应恢复,考察其电生理特性,为视网膜病变治疗提供新思路,还需评估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