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是怎么回事?

2018-10-05 李青大夫 李青科普

蛋白是正常物质,但是不该出现在尿里。 肾脏就像一个“筛子”,全身的血液每天都要流经肾脏过一遍“筛子”,精华的物质保留,代谢废物如同杂质被筛除。如果用筛子筛粮食时地下出现许多粮食,那就意味着筛子破了。蛋白尿就是“地下的粮食”。


蛋白是正常物质,但是不该出现在尿里。

肾脏就像一个“筛子”,全身的血液每天都要流经肾脏过一遍“筛子”,精华的物质保留,代谢废物如同杂质被筛除。如果用筛子筛粮食时地下出现许多粮食,那就意味着筛子破了。蛋白尿就是“地下的粮食”。

尿蛋白阳性就意味着肾脏有损伤。一般来说,尿蛋白量越大,肾损伤就越严重。当然,某些非肾脏损伤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蛋白尿,比如剧烈运动后、高热、寒冻、肾静脉畸形、尿液被血液、脓液、精子、阴道分泌物污染等,但这些情况较少见,而且易被识别。

蛋白尿是肾损伤的结果,同时,又是加重肾损伤的原因。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出后,肾小管还要回吸收,漏出的越多,肾小管的负担就越重,大量的蛋白尿会导致肾小管坏死。所以,千万不要忽视蛋白尿。

大量的蛋白导致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但不太严重的蛋白尿一般没有症状,仅表现尿中有泡沫。蛋白尿的检测方法有。

定性

也就是尿常规,简便易操作,可以区别有(+)或者没有(-),也可以用1+~4+来大致反映量的变化,但量不准确,而且容易出现假阳性,一般做筛查

尿蛋白定量

留24小时的尿液,测尿蛋白的含量,由此计算出24小时的尿蛋白排泄量。量化比较准确,是判断蛋白尿的金标准。缺点是操作比较麻烦,如果尿量提供的不准确直接影响检验结果。而且不太敏感,小量的蛋白尿可能测不出来。

尿蛋白肌酐比值

随机留取尿液,同时测尿中蛋白质含量和肌酐含量,然后进行比值。操作简便,而且能量化,敏感性较高,尿中有少量的蛋白就能检测到。是目前推广的尿蛋白检测方法。比如5年以上的糖尿病人如果尿蛋白肌酐比值升高,就可以诊断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是肾损伤的结果,治疗肾损伤便可以降低尿蛋白。如果肾损伤是由于自身免疫引起,那么激素便可以降尿蛋白。而无论什么原因的肾损伤,使用大量的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也可以降尿蛋白。临床上用这两类降压药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病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如果将尿蛋白定量降至0.3g/24h以下就比较安全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肾病的6大常见症状和4大易忽视症状,你都知道吗?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腰痛”的患者挂肾内科门诊,理由是腰痛了当然看“腰子”(肾脏)。其实,这是对肾脏病知之较少所致。大部分肾脏病不出现腰痛,大部分腰痛不是肾脏病。那么,出现了哪些症状是肾脏出了问题,而哪些症状又被忽视了呢?

蛋白尿控制不佳的4个原因,你中了几个?

蛋白尿是肾脏病最常见表现,多数情况下,少量蛋白尿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通常是在尿常规检查时才被发现的,大量蛋白尿时可出现尿中泡沫增多。尿蛋白阳性就意味着肾脏有损伤。一般来说,尿蛋白量越大,肾损伤就越严重。本文就蛋白尿的原因和治疗进行了简要概述。

J Am Soc Nephrol:ACEI早期蛋白尿降低可预测CKD患儿的肾存活?

2018年8月,发表在《J Am Soc Nephrol》的一项由荷兰和德国学者进行的研究,考察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初始降低蛋白尿作用在CKD患儿中能否获得同成人一样的肾保护作用。

PLOS ONE:1700万人的研究显示蛋白尿可预测全因死亡率

至今为止,使用试纸尿液分析对全因死亡率进行风险评估的定量依据很少。因此,来自韩国的研究人员调查了一般人群中试纸蛋白尿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并评估了混杂因素对这种关联的影响。

JASN: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低蛋白尿可预测CKD患儿肾脏存活情况

由此可见,ACE抑制剂的早期抗蛋白尿作用与CKD患儿长期保留的肾功能有关。蛋白尿降低应该被认为是儿科CKD治疗的重要目标。

左心室肥厚+肢体导联重度低电压+大量蛋白尿:诊断及鉴别诊断

刘某,58岁,主诉:活动后胸闷气紧1年,心脏骤停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