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银忠教授:HIV患者感染相关肝损害的识别与处理

2024-08-13 感染前沿 感染前沿 发表于上海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沈银忠教授曾分享“HIV患者感染相关肝损害的识别与处理”,感染前沿特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的不断更新及普及,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对肝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同时HIV治疗药物、代谢相关并发症、酗酒等多种因素也可引起肝脏损伤。此外,由于免疫功能抑制,HIV患者发生其他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明显增加,且容易造成播散性感染,进而影响或累及肝脏。因此,HIV患者感染相关肝损害已成为临床医生需要关注的热点。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沈银忠教授曾分享“HIV患者感染相关肝损害的识别与处理”,感染前沿特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2022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HIV疫情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HIV感染者3840万,2021年新发HIV感染者150万,2021年HIV相关死亡达65万。可见,HIV感染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何降低HIV新发感染及HIV相关死亡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HIV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缺陷,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同时导致异常的免疫激活,促进慢性活动性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HIV感染期间,减少免疫缺陷及异常免疫激活,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HIV感染的疾病病程可分三期,即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急性期:通常发生在感染HIV后的6个月内。部分感染者在急性期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相关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自行缓解。此期在血液中可检测到HIV RNA和p24抗原,CD4+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倒置。部分患者可有轻度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或肝脏生化指标异常。

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4~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在无症状期,由于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免疫系统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或体征。

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终末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多<200/μL。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体征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临床上,患者的免疫状态可分为轻度、中度、高度免疫抑制。随着免疫抑制程度的增加,患者发生感染和肿瘤的风险上升,而这些感染往往在普通人群发病率较低。艾滋病期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感染,如反复发生的细菌感染、肝脏感染、真菌及寄生虫感染、病毒感染、肿瘤等。有研究显示,HIV患者住院的常见原因是细菌感染、肺孢子菌肺炎(PCP)共感染,其次是结核病、隐球菌病、淋巴瘤、巨细胞病毒感染和马尔尼菲篮状菌病[1]。HIV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很容易出现血流感染,其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隐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非结核分枝杆菌(MAC)、结核杆菌[2]。这些病原体均可造成血流播散性感染,造成机体肝功能损伤。

转氨酶可以反映肝损伤的变化情况,有研究显示HIV患者中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高达32%,可见三分一以上的患者可能存在肝功能异常[3]。我国广西一项长达11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基线肝功能正常的艾滋病患者在抗病毒早期出现肝功能异常,且比例偏高,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肝功能异常的比例降低并趋于稳定。因此,未合并肝损伤的艾滋病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后可出现肝功能异常,但不能完全归因于抗病毒治疗,应考虑其他肝损伤的原因[4]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一项研究分析了HIV感染住院患者死亡的原因。其中艾滋病相关的死亡包括肺孢子菌肺炎、活动性结核病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及肿瘤等;非艾滋病相关的死亡包括脓毒症、肝脏疾病及其他疾病等,其中肝脏疾病占3.6%,可见肝脏疾病是导致HIV患者住院、死亡的原因之一。

图片

因此,艾滋病的重要诊疗理念是HIV/AIDS的全病程管理,需要关注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图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HIV患者肝损害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HIV感染者发生肝损害的原因包括乙肝和丙肝病毒的合并感染、酗酒、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引起的肝毒性、HIV本身以及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常见代谢合并症等

1.HIV感染

2.病毒性肝炎(HAV、HBV、HCV、CMV)

有研究显示,11-14%和10%的HIV感染者分别同时感染HCV和HBV。

3.机会感染相关性肝损害(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MTB、NTM)

4.药物性肝损害(ART、抗结核药、抗真菌药、抗肿瘤药、中药)

5.自身免疫性肝病

6.酒精性肝损害

7.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

8.其他(肝脏占位、中毒、肝内外胆道梗阻等)

HIV感染者不同肝病中ALTAST的典型升高模式,如下图:

图片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HIV相关肝损害的机制及与HBV/HCV合并感染的相互影响。

HIV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非实质细胞(如Kupffer细胞等免疫细胞)诱导肝损伤,这些细胞经感染后,与未感染的细胞相互作用,导致肝损伤的扩散;导致HIV感染者发生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机制很多,以HIV对肝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和HIV相关的微生物移位最为重要;二次打击可大幅加剧HIV对肝细胞的损伤,以酒精最重要。对HIV感染者的管理需要及时发现其肝损伤状况,以有针对性地诊治[5]

图片

最后,由于免疫功能抑制,HIV患者可出现各种细菌、真菌感染。

HIV相关细菌感染主要包括普通细菌感染、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MAC),临床上需要关注的是MAC在缺乏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或化学预防治疗的严重免疫抑制HIV患者中,MAC的发生率为20%至40%。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普及,患者免疫功能不断重建,出现MAC感染的比例有所下降。临床上,MAC除了引起肺部疾病外,通常是一种播散性多器官感染,表现为发烧、盗汗、体重减轻、疲劳、腹泻和腹痛,出现贫血、ALP升高、肝脾肿大或淋巴结病变。该病主要通过在临床症状、体征基础上,结合血液、淋巴结、骨髓以及其他无菌组织或体液中培养出MAC来确诊。在呼吸道或胃肠道中检测到MAC可能代表这些部位的定植,可能是播散性MAC感染的先兆。因此,临床高度怀疑MAC感染时,需采取标本进行涂片和培养,进行菌种的鉴定及精准治疗[6]

图片

HIV患者临床上常见的真菌感染主要包括新型隐球菌、组织胞浆菌、肺孢子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曲霉菌等,其中,隐球菌和马尔尼菲蓝状菌占比较高。马尔尼菲蓝状菌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及我国南方地区[7,8],近年来HIV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9]。该病在临床上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累及多个系统,皮肤、黏膜受到累及的可能性大,可以影响到消化系统,出现肝功能异常,有研究显示8%的患者出现黄疸,51%出现肝脏肿大[10]

图片

HIV患者慢性转氨酶升高的处理路径,如下图:

图片

总结

HIV患者肝损害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各种感染是常见原因。HIV本身导致的肝损害需要引起重视。合并乙肝、丙肝感染促进疾病进展,HIV患者建议常规筛查HCV和HBV感染;机会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结核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是常见原因。处理措施包括尽可能明确病因,排除非感染因素,针对各种感染给予相应的治疗,并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

参考文献

1.Luo B, Sun J, Cai R, et al. Spectrum of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and Risk Factors for In-Hospital Mortality of Admitted AIDS Patients in Shanghai. Medicine (Baltimore). 2016;95(21):e3802.

2.Qi T, Zhang R, Shen Y, et al. Et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229 case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among Chinese HIV/AIDS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cross-pal study.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6;35(11):1767-1770.

3.Cai J, Osikowicz M, Sebastiani G.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levated liver transaminases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AIDS. 2019;33(8):1267-1282.

4.Qin F, Jiang J, Qin C, et al. Liver damage in patients living with HIV on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with normal baseline liver function and without HBV/HCV infection: an 11-yea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Guangxi, China. BMJ Open. 2019;9(4):e023140.

5.Ganesan M, Poluektova LY, Kharbanda KK, Osna NA. Liver as a target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8 Nov 14;24(42):4728-4737.

6.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in adults and adolescents with HIV, Updated: June 9, 2022.

7.Narayanasamy S, Dat VQ, Thanh NT, et al. A global call for talaromycosis to be recognised as a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 Lancet Glob Health. 2021;9(11):e1618-e1622.

8.Li Z, Li Y, Chen Y, et al. Trends of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from 2013 to 2019: an AI-based real-world observational study in Guangzhou, China. Emerg Microbes Infect. 2021;10(1):450-460.

9.Ying RS, Le T, Cai WP, et 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 of HIV-associated talaromycosis in Guangdong, China, during 2011-2017. HIV Med. 2020;21(11):729-738.

10.Ustianowski AP, Sieu TP, Day JN. Penicillium marneffei infection in HIV. Curr Opin Infect Dis. 2008;21(1):31-3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9864, encodeId=f0612219864d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dbd88e6e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IV#</a> <a href='/topic/show?id=b712812301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损害#</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876, encryptionId=edbd88e6e7, topicName=HIV), TopicDto(id=81230, encryptionId=b7128123013, topicName=肝损害)],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ug 13 13:30:11 CST 2024, time=2024-08-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8-13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OFID:肝脂肪变性在携带HIV的瘦人中普遍存在,并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暴露相关

尽管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增加了HIV (P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但肝病已经成为PHIV老龄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Nature:HIV患者的福音: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多重潜在益处

研究显示,HIV感染者中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在逐渐增加,这不仅增加了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疾病的风险,也可能对HIV的管理构成挑战。

第19届欧洲艾滋病大会(EACS 2023):快速启动ART治疗,HIV感染者多方面获益

快速启动ART治疗能够缩短HIV感染者获得病毒学抑制的时间、降低病死率,减少病毒传播风险,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罕见病例|HIV感染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1例

本文报道1例HIV感染合并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为该类疾病临床诊治提供借鉴。

Annals of Neurology: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中肠道微生物群衍生的神经调节氨基酸代谢障碍研究

本研究结果为了解肠道与微生物脑轴在 HAND 发病机制中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凸显了开发专门针对肠道微生物群的新型治疗策略的潜力。

eGastroenterology:基于空间转录组学揭示HBV及其与HDV和HIV共感染的生物学特征

该研究首次利用空间转录组技术解析HBV及其与HDV和HIV共感染的生物学特征。

临床研究|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或联合利巴韦林治疗3B型HCV/HIV感染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本研究表明,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单用或联合利巴韦林治疗3B型HCV/HIV感染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肝硬化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需要重点监测。

Open Forum Infect Dis:使用FIB-4、NAFLD纤维化和BARD评分对HIV和肝脂肪变性患者的晚期纤维化进行风险分层

NALFD影响了全世界约37.8%的普通人群,与2005年之前的25.5%相比有了显著上升。NALFD/NASH与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密切相关。

Front Public Health:HIV感染者接受第2剂新冠肺炎强化免疫的意愿研究

与健康人相比,中国的PLWH患者接受第二剂新冠肺炎强化治疗的意愿较低。同时,对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认知和理解可能会影响接种疫苗的意愿。应努力在该人群中加强和传播艾滋病毒和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