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Ensite 点击跳转

零射线!北京儿童医院首开儿科绿色射频消融

零射线!北京儿童医院首开儿科绿色射频消融

零射线!北京儿童医院首开儿科绿色射频消融

北京儿童医院 - 射线,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射频,消融 - 2017-08-18

CAFS 2013:Ensite Velocity系统在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Ensite Velocity系统的高密度标测功能在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治疗中有较独特的优势,与以往的三维标测系统相比,Ensite Velocity系统的高密度标测功能(High Density

MedSci原创 - CAFS,房颤,Ensite,Velocity - 2013-08-01

无X线透视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治疗已经成为治愈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对于房颤、房速以及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而言,更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然而现今的电生理手术离不开X线透视,不论是起搏器植入,抑或射频消融术,医生均需要依靠X线透视来判断导管或电极的准确位置,从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X线对人体最常见的损害是放射性皮炎,恶性肿瘤发生率是极低的。射频消融术引发肿瘤发生率大约为百

北京朝阳医院 - 射频消融,心律失常 - 2012-01-01

伊布利特(Ibutilide)在持续性心房颤动消融中的应用

杨 龙 贵州省人民医院 伊布利特的电生理机制和适用范围    伊布利特(Ibutilide,Ibu)是一种Ⅲ类AAD,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其主要电生理机制为:①抑制复极相k+外向电流;②促进平台期缓慢内向Na+电流;③促进平台期内向Ca2+电流。由于Ibu对心房肌的作用较心室肌显著,因此,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尤其是转复新发AF和房扑,

心房颤动,伊布利特 - 2011-05-07

专家点评2014年心律失常领域最新进展

2014已近年末,心血管内科的医生们大概对自己所在领域今年的新亮点和关注的热点非常感兴趣,所以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阜外医院第一病区主任姚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副主任吴立群教授等多位权威专家为大家解析心血管领域2014最新技术进展,以下是姚焰教授关于房颤消融最新进展的解读,请各位“尽情享用”。 冷冻消融治房颤更简便更安全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较常见的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微信 - 心律失常领域最新进展,抗心律失常药物 - 2014-12-23

黄从新:心房颤动的当代认识和展望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陆大约有700万房颤患者,美国大约有200万房颤患者。房颤的发病率增长迅速,从1985至1999年,全美因房颤住院的患者几乎上升了3倍,我国部分地区1999 ~2001年间房颤占同期心血管住院病人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为7.9%。房颤可致栓塞、心力衰竭等不良后果,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升高,此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心房颤动 - 2014-05-29

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及前景(Actualitie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Atrial Fibrillation Register S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注册研究;中国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自2005年起已在全国范围内对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消融进行了5次注册研究,并于2008年建立了全国房颤注册研究网络平台。研究显示近10多年来,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患者病例数快速增加,从1998年的11例增至2010年的4253例,患者年龄、持续性房颤和长期持续性房颤的比例、合并基础疾病及左心房内径增大的患者

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 心房颤动,注册 - 2012-05-26

肺静脉前庭隔离和碎裂电位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当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消融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触发机制的肺静脉前庭隔离术,另一种是心房基质改良的碎裂电位消融术;但是,仍然没有随机对照研究来评价阵发性房颤的首选策略是肺静脉前庭隔离抑或碎裂电位消融。 方法: 从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共前瞻性的连续入选118例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男性79例,年龄56.0±11.2岁),随机接受肺静脉前庭隔离术或者碎裂电位消

江苏省人民医院 - 消融,心房颤动 - 2012-01-01

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消融新进展

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指发生于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基础上的室速,主要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心肌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或矫正术后等。以往对于器质性室速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但对于多数患者疗效欠佳;植入式心脏除颤复律器(ICD)用于有猝死风险的室速患者可降低死亡率,是近年来的重大进展,但存在价钱昂贵,放电后产生明显精神痛苦,且不能有效控制症状等局限性。既往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导管消融的成功

沈阳军区总医院 - 消融,心脏病 - 2013-08-0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