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07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loop 点击跳转

​Nat Protoc | 陈亮/付向东合作组报道R-<font color="red">loop</font>的新测序技术

​Nat Protoc | 陈亮/付向东合作组报道R-loop的新测序技术

当新生RNA与模板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杂合链时,另外一条非模板DNA链将处于单链状态,由此形成的三链核酸结构称为R-loop。R-loop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植物与动物的基因组中,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现已知R-loop在基因转录、DNA复制、表观遗传修饰以及DNA损伤修复等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具有调控功能的核酸结构,而R-loop的水平紊乱则常会导致转录与复制失调以及基因组稳定性下

BioArt - ​R-loop,新测序,技术 - 2019-04-21

Cell Res:北京基因组所合作揭示 RNA 甲基化调控 R -<font color="red">loop</font> 形成及转录终止

Cell Res:北京基因组所合作揭示 RNA 甲基化调控 R -loop 形成及转录终止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运桂、任捷与清华大学生科院孙前文团队合作研究,发现 m6A 能稳定 R-loop 的形成,进而调控基因转录的有效终止。这一成果以《m6A promotes R-loop formation to facilitate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为题于 10 月 12 日在线发表于《细胞研究》(

北京基因所 - RNA,甲基化,R,-loop,形成 - 2019-10-15

美国母胎医学会《经腹子宫颈环扎术指南(2023)》解读

美国母胎医学会《经腹子宫颈环扎术指南(2023)》解读

旨在指导临床医生明确子宫颈机能不全的高危人群,并为TAC应用及术后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子宫颈环扎术 - 2023-07-20

Nat Commun:高福院士揭示PD-1抗体作用的结构学机制

Nat Commun:高福院士揭示PD-1抗体作用的结构学机制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研究员与高福院士近期合作接连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文章,分别报道了nivolumab阻断PD-1/PD-L1 相互作用模式和PD-1蛋白糖基化修饰对其结合 nivolumab 的影响。

生物通 - 高福,院士,病毒 - 2017-02-10

PNAS:天然免疫受体阻断剂研发进展

PNAS:天然免疫受体阻断剂研发进展

TLR是一类I型的跨膜蛋白,可以特异性识别微生物特异性的抗原物质(PAMPs)。TLR-2与TLR-6或TLR-1聚合形成异源二聚体可以分别识别二酰脂多肽或三酰脂多肽。当配体物质与聚合后的TLR1/2以及TLR2/6结合后,会招募下游的接合蛋白MyD88。TLR-2信号的缺陷会导致许多免疫疾病(如脓毒症,动脉粥样硬化,肿瘤扩散等)。目前有许多TLR的抑制剂被开发出来,但是都没有获得批准,因此,

生物谷 - 免疫,蛋白 - 2015-04-30

Int J Endocrinol:影响BMND18患者PLS3区域突变的临床、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表征

Int J Endocrinol:影响BMND18患者PLS3区域突变的临床、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表征

骨矿物质密度数量性状基因座18(BMND18,OMIM#300910)是由PLS3基因中的功能丧失突变引起的一种早发性成骨不全(OI),其编码plastin-3,其是关键蛋白质。在整个细胞骨架中形成肌动蛋白束。在这里,我们报告患有PLS3突变的患者导致BMND18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所有报道的致病突变。 进行靶向基因测序以发现患者的致病突变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包括同源建模和分子动力学

MedSci原创 - 2018-11-13

Mol Cell:癌症细胞对赫赛汀产生耐药的原因

Mol Cell:癌症细胞对赫赛汀产生耐药的原因

乳腺癌疗法,如以HER2为靶点赫赛汀疗法给增加了许多女性的开支;然而近一半的乳腺癌从一开始治疗就对赫赛汀产生了耐药。如今来自密歇根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癌症细胞为何如此耐药的原因,研究者表示,癌细胞完全是通过另外一种路径来作用的,其中一种涉及炎症,这就为癌细胞不依赖HER2为靶点提供了基础。 这种途径涉及一种蛋白质名为白介素-6(IL-6),研究人员在小鼠中进行实验,解释了一种药物可以阻

生物谷 - 癌症细胞,赫赛汀,耐药,乳腺癌 - 2012-07-23

Nature:粘连蛋白释放因子Wapl促进V基因重排的机制

Nature:粘连蛋白释放因子Wapl促进V基因重排的机制

在前体B细胞和原B细胞中,Pax5可以抑制黏连蛋白释放因子Wapl的表达,从而延长黏连蛋白在染色质上的驻留时间,进而促进染色质环挤出水平的升高。这一过程是通过Wapl上的Pax5结合位点P1实现的。

BioArt - 机制,基因重排,粘连蛋白,释放因子 - 2020-07-27

Diabetes Care:普兰林肽改善对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Diabetes Care:普兰林肽改善对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根据一篇于2012年6月18日在线发表在Diabetes Care期刊上的论文,在餐前,注射普兰林肽改善通过闭环人工胰岛系统(closed-loop artificial pancreas system

生物谷 - 普兰林肽,I型糖尿病,血糖控制 - 2012-07-27

Cell Res:高福院士揭示PD-L1靶向性肿瘤治疗抗体的作用机制

Cell Res:高福院士揭示PD-L1靶向性肿瘤治疗抗体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以PD-1/PD-L1“免疫检查点”抗体阻断疗法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治疗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的临床应用中获得了重大成功,显著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多个抗体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或处于多项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然而这些抗体药物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Avelumab是德国Merck公司和美国辉瑞公司联合开

生物探索 - PD-L1,靶向性肿瘤治疗 - 2016-09-03

Sci Rep:抗衰老又出新成果,关键靶点被发现 | Nature子刊

Sci Rep:抗衰老又出新成果,关键靶点被发现 | Nature子刊

近日,抗衰老领域成果不断!继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衰老关键调节因子TXNIP后,来自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又在Nature子刊上报道了新发现。研究找到了一个延缓衰老的新靶点,并证明了一种潜在药物的抗衰老实力。

生物探索 - 衰老,靶点,Nature - 2018-06-29

JBC:上海交大冯雁研究团队解析鞘糖脂内切糖苷酶底物识别机制

JBC:上海交大冯雁研究团队解析鞘糖脂内切糖苷酶底物识别机制

近日,国际知名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冯雁教授团队关于鞘糖脂内切糖苷酶底物识别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生物帮 - 鞘糖脂,糖苷酶,识别机制 - 2017-04-06

高福院士,严景华研究员连发Science,Nature子刊文章

高福院士,严景华研究员连发Science,Nature子刊文章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研究员与高福院士近期合作接连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文章,分别报道了nivolumab阻断PD-1/PD-L1 相互作用模式和PD-1蛋白糖基化修饰对其结合 nivolumab 的影响,以及高效、特异性人源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治疗性抗体及其机制。

生物探索 - 发文,研究员 - 2017-02-10

Diabetes Care:闭环式可穿戴人工胰腺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自欧美4个中心共20例 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入开环(open-loop,OL)或闭环式(closed-loop)人工胰腺干预组 ,在两个40小时门诊疗程中,主要观察低血糖风险下降情况。

MedSci原创 - 人工胰腺,闭环 - 2014-06-19

Diabetes Care:闭环胰岛素给药系统有益于预防T1DM患者夜间低血糖风险

1型糖尿病患者午后运动增加夜间低血糖(NH)风险。来自康涅狄格州耶鲁大学医学院儿科的Sherr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假设:无论之前有或没有午后运动,在预防NH和维持夜间目标血糖范围内较高比例的血糖水平上,自动反馈控制的闭环(CL)胰岛素给药系统优于开环(OL)给药系统。研究发现,无论午后的活动水平如何,CL胰岛素给药系统是一种有效的降低NH风险的方法,同时增加血糖值在目标范围内的比例。研究结

dxy - 糖尿病,胰岛素,T1DM - 2013-06-2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0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