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首次 点击跳转

Nature子刊:<font color="red">首次</font>利用CRISPR/Cas9在体内成功切除HIV DNA片段

Nature子刊:首次利用CRISPR/Cas9在体内成功切除HIV DNA片段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天普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首次成功地从活的动物基因组中切除HIV-1 DNA中的一段序列。

生物谷 Bioon.com - HIV,逆转录病毒,CD4+,T细胞,CRISPR/Cas9 - 2016-05-21

Nat Comm | 清华董忠军组<font color="red">首次</font>报道NK细胞功能获得的遗传证据

Nat Comm | 清华董忠军组首次报道NK细胞功能获得的遗传证据

NK细胞是第三大类天然免疫细胞,担负着先天免疫防御的重任,主要负责清除机体不需要的“非我”细胞,如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以及异基因骨髓细胞。NK细胞识别“自我”和“非我”的机制是NK细胞领域内关键科学问题。不同于后天获得性免疫,NK细胞的激活或者抑制主要取决于其表面的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MHC-I)被认为是一种“自我”分子,它可以结合NK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从而

BioArt - NK细胞,免疫细胞功能,遗传证据 - 2019-11-02

Cancer Cell:樊嘉院士团队<font color="red">首次</font>绘制肝癌转移的时空多组学演化图谱

Cancer Cell:樊嘉院士团队首次绘制肝癌转移的时空多组学演化图谱

本研究整合分析多组学数据,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刻画了肝癌转移的时空演进全景图谱,揭示了肝癌转移的复杂进化轨迹和克隆选择机制,为研发肝癌转移预测的新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理论基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肝癌,樊嘉,多组学,时空多组学 - 2023-12-15

【J Transl Med】AML/MDS异基因移植后监测MRD,<font color="red">首次</font>探索ddPCR联合MFC

【J Transl Med】AML/MDS异基因移植后监测MRD,首次探索ddPCR联合MFC

近日发表一篇中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估通过ddPCR监测移植后MRD是否能准确区分高复发风险的AML/MDS患者,并确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DTA突变在AML/MDS中的预后作用。

聊聊血液 - 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dPCR,MFC - 2024-05-11

Science子刊:<font color="red">首次</font>人体试验,维生素B增强自然杀伤细胞,促进抗癌

Science子刊:首次人体试验,维生素B增强自然杀伤细胞,促进抗癌

该研究显示,维生素B3可以增强体外培养的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持久性,促进自然杀伤细胞定位癌细胞。在19名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13名患者表现出完全缓解,1名患者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4%。

医诺维 - 抗癌,维生素B - 2023-10-06

肝内胆管癌靶向治疗<font color="red">首次</font>重大突破!Pemigatinib横空出世

肝内胆管癌靶向治疗首次重大突破!Pemigatinib横空出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肝内胆管癌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15~20%,且呈上升趋势。大部分肝内胆管癌病人初次就诊时常伴有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而失去手术根治机会。以吉西他滨联合铂类的化疗方案被推荐为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一线方案,客观反应率(ORR)为15~26%,且常发生耐药。目前,临床上缺乏其他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案。” FGFR靶向药物的横空出世解决了胆管癌患者的燃眉之急,今

国际肝胆资讯 - 肝内胆管癌,靶向治疗 - 2020-03-05

南方医科大学<font color="red">首次</font>证实,限时少吃,显著降低脂肪肝

南方医科大学首次证实,限时少吃,显著降低脂肪肝

肝脏中堆积过多的脂肪是常见诱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导致肝硬化和癌症。由于缺乏药物和治疗方法,目前只能通过减肥和健身等生活方式来预防。

医诺维 - 脂肪肝 - 2023-04-02

<font color="red">首次</font>在新的临床试验中进行体内人基因组编辑测试

首次在新的临床试验中进行体内人基因组编辑测试

科学家们之前已编辑过人基因组,但总是在体外的细胞中开展的。如今,作为一家生物技术公司,Sangamo 治疗公司(Sangamo Therapeutics,以下称 Sangamo)正在招募参与者参加几项临床试验:血友病 B、赫勒综合征(Hurler syndrome)或亨特综合征(Hunter syndrome)患者具有非功能性的酶,

中国生物技术网 - 临床试验,基因编辑 - 2017-05-23

Nat Neurosci:<font color="red">首次</font>成功修复小鼠受损视神经,有望让盲人重见光明

Nat Neurosci:首次成功修复小鼠受损视神经,有望让盲人重见光明

北京时间7月22日消息,近日,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领导下,研究人员首次成功修复了哺乳动物的部分关键视神经。   该研究报告被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的在线网站上。

新浪科技 - 视神经,修复,视力 - 2016-07-29

PNAS:抗真菌感染新策略:<font color="red">首次</font>发现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感知磷酸

PNAS:抗真菌感染新策略:首次发现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感知磷酸

编者按:雷帕霉素靶蛋白TOR(Target of Rapamycin),是一种从酵母到哺乳动物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TOR是细胞感应外界营养水平进而调节生长和衰老的中心调控子。TOR被发现可以调控核糖体发生、翻译起始、代谢、应激反应、自噬等等信号通路。从酵母中的TOR到哺乳动物中的mTOR,之前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氨基酸和葡萄糖对TOR活性的调控作用。5月31日,来自哈佛医学院 Julia R. K

BioArt - 真菌感染,雷帕霉素 - 2017-06-01

EMI:曹清教授团队等<font color="red">首次</font>系统描绘“猫抓病”患儿的临床特征

EMI:曹清教授团队等首次系统描绘“猫抓病”患儿的临床特征

首次系统描绘了免疫功能正常的“猫抓病”患儿出现全身骨骼损害和内脏损害的临床特征。

MedSci原创 - 猫抓病,巴尔通体 - 2022-10-28

美国NIH<font color="red">首次</font>将5种致癌病毒列在致癌物清单中

美国NIH首次将5种致癌病毒列在致癌物清单中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在2016年11月3日发布了第14版关于致癌物的报告,将它的观察名单中的致癌物总数增加到248种。这种份新的报告加入5种新的病毒到这个名单---包括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即迄今为止发现的首批致癌病毒之一,另外还加入被用来制造金属合金和充电电池的钴元素,以及工业溶剂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 TCE)。

生物谷 - 致癌病毒 - 2016-11-13

Nature:中国<font color="red">首次</font>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细胞治疗帕金森病

Nature:中国首次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细胞治疗帕金森病

“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来自中国郑州的外科医生将在帕金森患者的头骨上钻孔,并将大约400万个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获得的神经前体细胞注入进患者大脑,而紧随其后的是一段长期的临床随访。”这是2017年5月31日刊登在Nature(自然)杂志网站上的报道。这似乎是过去十年时间里,国际主流媒体第一次没有以负面的态度评价中国干细胞临床研究。1、两项“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Nature News中报道的正是中国

醉心科学 - 帕金森病,胚胎干细胞 - 2017-06-01

Science子刊:<font color="red">首次</font>!纳米颗粒HIV疫苗在人体中引起强烈T细胞反应

Science子刊:首次!纳米颗粒HIV疫苗在人体中引起强烈T细胞反应

在这项旨在测试自组装纳米颗粒HIV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反应的1期临床试验中,研究团队在参与临床试验的志愿者中观察到了强大的T细胞反应,这标志着人类在开发疫苗以结束全球HIV/艾滋病流行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生物世界 - 艾滋病,纳米颗粒HIV疫苗 - 2023-05-26

3万人大型研究:默沙东新药<font color="red">首次</font>降低心血管事件

3万人大型研究:默沙东新药首次降低心血管事件

今天,默沙东(MSD)公司宣布,其在研心血管疾病新药anacetrapib在一项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了主要临床终点。在诸多抗PCSK9类药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取得良好效果的当下,可抑制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的anacetrapib的前景并不明朗。因此,今日业内诸多专业人士也将这项临床结果称为“惊喜”。

药明康德 - 默沙东新药,首次,降低心血管事件 - 2017-06-28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