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传染病学 点击跳转

维生素A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维生素A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维生素A (VitA)是一组含有脂环的不饱和一元醇。VitA不溶于水,但脂溶性。1928年,Green和Mellandy报道VitA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炎反应,并将VitA称为抗炎维生素。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VitA的抗炎能力得到了广泛的研究。VitA以视黄醇、视网醇、视黄酸(RA)的形式存在,其中RA的生物活性最强。RA存在于两个重要的衍生物中:9-顺式RA和全反式RA (ATRA)

中洪博元生物 - 维生素A - 2019-06-10

新冠疫苗研发速度如此之快,为什么HIV疫苗就这么难?

新冠疫苗研发速度如此之快,为什么HIV疫苗就这么难?

HIV病毒新突变的速度远远大于新冠病毒。

网络 - 疫苗研发,HIV病毒,新冠病毒 - 2022-06-01

《肺结核影像诊断标准》解读

《肺结核影像诊断标准》解读

肺结核影像诊断标准的制订和发布,对肺结核的精准分型、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评价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国家肺结核诊断标准的完善和有效补充。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 肺结核 - 2023-02-01

朱同玉:未雨绸缪布局建设国家应急医学与战略储备中心

朱同玉:未雨绸缪布局建设国家应急医学与战略储备中心

有备方可无患。

长三角医院联盟全质量管理评论 - 应急,战略,储备 - 2020-08-07

【结核病日】看看带泥土味的结核病研究数据是怎么做出来的

【结核病日】看看带泥土味的结核病研究数据是怎么做出来的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在控制结核病的征程上,科研人员从未停步,他们用带着泥土味的研究数据努力书写中国结核病防治的未来之路。

健康报新闻频道 - 结核病,研究,数据 - 2017-03-24

长生疫苗批号被注销 疫苗存在造假我们还要打吗?

长生疫苗批号被注销 疫苗存在造假我们还要打吗?

在全世界范围内,疫苗都是绝对的刚需。换句话说,疫苗也算是现在全地球人的硬伤!如果此刻的你脑子里也在问“为什么”,说明你对疫苗的了解,真的太少。知识库需要更新了!!!长点儿心吧,年轻人。来,跟着小编学习!我们为什么要接种疫苗?人类经过上万年的演化到今天,能躲过每一次来自大自然的挑战,都是靠智慧取胜,而不是自己的肉体。虽然演化过程中,人类的基因不断完善,已经能应对各种来自大自然的刁难。但也还没完美

健康界 - 疫苗 - 2019-04-08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

记者从16日开展的2017全国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活动上获悉,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平均报告时间从原来的5天缩短到4小时内,并具备了在72小时内检测

新华网 - 突发,公共卫生,全球,最大 - 2017-11-17

盖茨基金会投资4000万美元支持TCR-T疗法

盖茨基金会投资4000万美元支持TCR-T疗法

Bill&MelindaGates基金会为Immunocore公司投资4000万美元,以支持开发公司的TCR-T疗法,治疗具有全球健康挑战性的传染病。Immunocore公司传染病分部副总裁NamirHassan博士评论说:

测序中国 - 盖茨基金会,投资,TCR-T疗法 - 2017-09-20

李兰娟在福建晋江分享抗疫经验 对常态化防控疫情提建议

李兰娟在福建晋江分享抗疫经验 对常态化防控疫情提建议

图为晋江市卫健局党组副书记、市医院院长陈铭向李兰娟院士赠送剪纸作品。 牛效礼 摄

中国新闻网 - 李兰娟,防控疫情 - 2020-05-18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近年新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对本病的诊疗需要规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共识介绍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流行病、发病机制和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中医分期辨证方法、实验室辅助检查

网络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 - 2019-10-22

中南医院感染科教授桂希恩:预计正月十五前武汉市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可能出现“拐点”

中南医院感染科教授桂希恩:预计正月十五前武汉市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可能出现“拐点”

记:作为知名传染病专家,您如何看待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 桂:现在面临的形势很严峻,

《经济日报》 - 桂希恩,冠状病毒 - 2020-01-26

40年,中国医疗大步前进

40年,中国医疗大步前进

从1978到2018,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从过去那个现代化的“迟到国”,变为现代化的“实践中心”;从世界的跟跑者,变为“让全世界仰望的‘北极星’”。在医疗卫生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会期间,我们特邀5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谈谈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并对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

徐文婷 谭卓曌 - 中国医疗,进步 - 2018-03-08

2021未来科学大奖公布:袁国勇、裴伟士斩获“生命科学奖”

2021未来科学大奖公布:袁国勇、裴伟士斩获“生命科学奖”

袁国勇、裴伟士因发现了冠状病毒(SARS-CoV-1)为导致2003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原,以及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的贡献而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生物探索 - 未来科学大奖 - 2021-09-13

CLIN INFECT DIS :李斯特菌的“中国式发病”

  中国李斯特菌病的非围产期病例主要发生在住院患者中,极有可能是寄生在肠道中的李斯特菌,在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或肠道黏膜屏障受到破坏时入侵所导致。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王焕玲、检验科王澎及北京协和医学院杨爽等,对该院近13年来收治的38例李斯特菌病进行研究,发现了该病在中国的发病特点。研究论文11月21日在线发表于世界知名感染杂志Clinical Infectious 

CMT 记者 段文利 - 北京协和,李斯特菌,中国式发病 - 2012-12-25

重庆首例无症状感染者是这样被发现的!过程披露

“流行病调查处置是卫生健康部门非常重要的防控工作之一,其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人民网 - 2020-03-0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