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

你是不是要搜索 期刊53 点击跳转

【盘点】最新前列腺癌分子机制进展

【盘点】最新前列腺癌分子机制进展

【1】Cell Death & Disease:过剩的hepsin蛋白酶水解活性能够抑制致瘤信号和诱导ER应激和细胞自噬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9-019-1830-8丝氨酸蛋白酶hepsin在人类前列腺癌(PCa)中经常过表达,并且与基质降解和PCa的恶化相关。有趣的是,hepsin的低表达与不同癌症类型中不良的生存相关,hepsi

MedSci原创 - 前列腺癌,分子机制 - 2019-09-26

临床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WS/T 807—2022)

临床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WS/T 807—2022)

本标准规定了临床微生物形态学检查、培养、鉴定、药敏、分子即时检测等系统性能验证的要求。

卫健委官网 - 临床微生物培养 - 2022-11-09

NEJM:中国人群低级别胶质瘤预后的新标志物

NEJM:中国人群低级别胶质瘤预后的新标志物

一项新研究表明,TP53基因或H3.3组蛋白中的突变可能作为生物标志物,帮助分类一些中国的低级别(lower-grade )胶质瘤病例,这些病例缺乏其他已知的分子标志物。

测序中国 - NEJM,低级别胶质瘤 - 2016-12-07

Circulation:Torin1瞬时处理iPSC来源的心肌细胞可提高心肌细胞的成熟度

Circulation:Torin1瞬时处理iPSC来源的心肌细胞可提高心肌细胞的成熟度

目前,诱导人多能干细胞(iPSCs)分化成心肌细胞的方案能够产生由心肌肌钙蛋白T表达决定的高纯度心肌细胞群。但这些心肌细胞仍未成熟,更接近于胎儿状态;与成年心肌细胞相比,最大收缩力较低,上升速度较慢,线粒体功能未成熟。iPSCs来源的心肌细胞的不成熟可能是心肌细胞治疗心脏病临床转化的一个主要障碍。在发育过程中,心肌细胞经历了从胎儿的增殖状态到出生后的较为成熟但静止状态的转变。雷帕霉素信号通路(mT

MedSci原创 - Torin1,iPSC,心肌细胞,分化 - 2020-02-01

病理干货 | 关于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我们真正了解多少?

病理干货 | 关于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我们真正了解多少?

鉴于上述关于临床行为的全部讨论,我们提出STIC作为一种恶性潜能不确定的输卵管病变,以反映当前的困境,更重要的是,促进未来的研究,以确定STIC的生物学性质和自然史。

上海阿克曼病理 - 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 - 2023-10-30

CELL STEM CELL:低剂量的辐射可促进具有癌症能力的细胞

CELL STEM CELL:低剂量的辐射可促进具有癌症能力的细胞

已有的研究显示,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正常组织,如食管上皮,成为突变体克隆的拼凑物。一些突变在正选择下,相对于野生型细胞被赋予竞争优势。

MedSci原创 - 辐射,癌症 - 2019-07-21

Nat Med:突破!科学家发现抵御癌症的新靶点

Nat Med:突破!科学家发现抵御癌症的新靶点

图片摘自:www.researchandinnovation.ie 近日,来自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鉴别出了一种名为NEAT1的非编码RNA,其或可作为抵御癌症的新型潜在靶点,研究者发现,NEAT1在高度分裂细胞的生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对于癌细胞而言,该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相关研究或为开发靶向作用NEAT1的新型药物从而有效杀灭癌细胞提供新的思路。 作为

生物谷 - 癌症,新靶点 - 2016-07-06

Nat Neuro:新免疫疗法组合可能有效治疗小儿脑癌

Nat Neuro:新免疫疗法组合可能有效治疗小儿脑癌

导言:肿瘤医生都知道“化疗+放疗”是首选抗癌疗法之一。因为放化疗结合应用能更有效杀死癌细胞。但是,对于儿童肿瘤患者,他们弱小的身躯仍在生长,器官尚未完全发育。那些对成人常规抗癌

转化医学网 - 脑癌,小儿 - 2020-05-20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赵地团队发现B7-H3是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新靶点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赵地团队发现B7-H3是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新靶点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癌症免疫疗法改变癌症治疗格局,其中阻断PD-1或PD-L1的抗体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超过25种不同的癌症。然而,免疫检查点疗法只对约5%前列腺癌患者的有反应。

“生物世界”公众号 - 前列腺癌,B7-H3 - 2023-05-15

Nat Commun:慢性炎症何以导致癌变?

Nat Commun:慢性炎症何以导致癌变?

【突变基因被发现引发炎症的癌变效应】称为p53的人类基因,通常被称为“基因组的监护人”,是众所周知的,以抵抗肿瘤的形成和进展。然而,p53的突变形式与任何其他基因的更多的人类癌症病例相关联。调查癌细胞如何对人体周围环境作出反应的核心机制,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学家发现了有关突变型p53的新证据,可能会重塑我们对肿瘤生长的理解,最终将有助于治疗癌症。

来宝网 - 炎症,细胞,癌症 - 2017-10-20

中国台湾新增本土新冠确诊病例82363例 新增死亡病例42例(2022.5.24)

中国台湾新增本土新冠确诊病例82363例 新增死亡病例42例(2022.5.24)

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今天(24日)公布,台湾新增82435例新冠确诊病例,分别为82363例本土病例及72例境外输入病例。另外,确诊病例中新增42例死亡病例。

网络 - 台湾 - 2022-05-24

J Biol Chem:HNF6抑制肺癌细胞转移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肝细胞核因子-6 (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6, HNF-6)通过p53

生物通 - 肺癌,侵袭,转移,JBC - 2013-09-12

3月20日新冠肺炎简报,亚欧美多国新冠肺炎病例持续增加,全球超24万例,死亡超1万人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布的全球实时疫情数据,截至北京时间3月20日11时13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过1万例,达到10030例。其中意大利死亡病例全球最多,达到3405例。

MedSci原创 - 简报,新冠肺炎 - 2020-03-20

Sci Signal:药物ONC201或可有效治疗某些特殊的血液癌症

图片来源:imagebank.hematology.org 近日,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可以诱发多种肿瘤细胞死亡的抗癌药物ONC201,或许在治疗某些血液癌症比如套细胞淋巴瘤(mantel cell lymphoma,MCL)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上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 Signaling上。 研究者Michael And

不详 - ONC201,血液,癌症 - 2016-02-19

NeuroD蛋白在胰腺癌高表达

  最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神经源性分化蛋白(NeuroD)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和进展,并且与胰腺癌的增殖、p53信号通路和肿瘤神经浸润之间密切相关

医学论坛网 - NeuroD,肿瘤,胰腺癌 - 2012-04-14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