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Lab:卒中类型不同,血脂代谢不同

2015-12-28 phylis 译 MedSci原创

背景: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确定了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之间的关系密切。的确,脂类代谢在不同的卒中类型中存在差异。有关特定类型的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有关血脂异常的作用的证据较少。本研究旨在确定急性缺血性卒中类型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3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81例健康对照者血脂,包括TC、TG、LDL-C、HDL-C、ApoA、ApoB、ApoE水平和LP(a

背景: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确定了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之间的关系密切。的确,脂类代谢在不同的卒中类型中存在差异。有关特定类型的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有关血脂异常的作用的证据较少。本研究旨在确定急性缺血性卒中类型和血脂水平的关系。

方法:检测3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81例健康对照者血脂,包括TC、TG、LDL-C、HDL-C、ApoA、ApoB、ApoE水平和LP(a)。根据TOAST对脑卒中亚型进行了血脂水平分析。

结果:缺血性卒中组TC、TG、LDL-C、载脂蛋白A,B,E,和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缺血性卒中组TC/HDL-C、TG/HDL-C比值和LDL-C/HDL-C比值显著升高。与心源性栓塞型相比,大动脉硬化性脑卒中患者TC、TG、LDL-C、载脂蛋白A,B,E的水平,和LP(a)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与小血管闭塞组相比,LP(a)、TC和HDL-C的水平明显高于心源性脑栓塞组。各组中TC/HDL-C比值不同,大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组值最高。大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组和小血管闭塞卒中组,患者TC、TG、LDL-C、载脂蛋白A,B,E,Lp(a)、TC/HDL-C、TG/HDL-C、LDL-C/HDL-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研究者发现,LDL-C和TC可能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原文出处:

Yuan BB, Luo GG, et al. Variance of Serum Lipid Levels in Stroke Subtypes. Clin Lab. 201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97061, encodeId=f477159e061f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7f6842982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脂代谢#</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4298, encryptionId=e7f6842982d, topicName=脂代谢)],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e3218475330, createdName=huangdf, createdTime=Wed Dec 30 09:23:00 CST 2015, time=2015-12-3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5-12-30 huangdf

相关资讯

JAMA Neurol:卒中后延迟再灌注的时间可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

据发表于JAMA Neurology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中风后血流恢复延迟可影响动脉内溶栓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获得较好预后的机会。

Medicine :胆囊息肉可能是卒中发生的风险因素

共同的代谢性疾病是胆囊息肉(GP)和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者评估GP和卒中风险的关系。2000年到2011年,从纵向健康保险数据库2000中识别20岁以上的GP患者。在15975个检查的患者中,12780名非GP患者,3195名为GP患者。校正年龄,性别和共发病后,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卒中发生的相对风险。与非GP组相比,GP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较高(6.66 vs 5.20/1000人年),其发

Neuroscience:患者发生卒中后,警惕出现学习功能障碍

认为学习能力支持卒中后的恢复和康复治疗。因此,学习障碍可能会减少恢复的潜力。这里,研究者提出假设,卒中幸存者存在反馈驱动内隐学习障碍。卒中幸存者30例和按照年龄配对的健康对照组21例,受试者学习分类任务,同时对亚组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17卒中患者,10名对照患者)。卒中人员学习分类线索比对照组慢。奖励一个笑脸后,当重复这个线索时,卒中幸存者不太可能给出相同的反应。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患者苍白球,丘

Stroke:卒中后迷走神经刺激配合康复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背景和目的:最近动物研究表明,迷走神经刺激(VNS)配合运动可以改善运动特定的可塑性和卒中后前肢的运动功能。研究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VNS配合康复对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21名缺血性卒中发生超过6个月的受试者,这些受试者存在中到重度的上肢功能损伤,将其随机分为VNS配合康复训练组,或者仅接受康复训练。康复包括每周3次两小时训练,每次涉及超过400运动试验。在VNS组,运动配合0

Neurology: HIV感染、相关治疗及高血压可增加卒中发生的风险

目的:探讨HIV,相关治疗和高血压是否是马拉维人群中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222名急性卒中患者,应用全球位置系统随机选择,按照年龄,性别和居住地与卒中组患者进行配对,共有503名对照组受试者。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病例对照之间的比较。结果:HIV感染(人群归因分数[ PAF ] 15%)和高血压(PAF 46%)与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HIV是年轻脑卒中

Medicine:甘露醇治疗记性卒中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甘露醇是一种渗透利尿,常用于治疗急性脑水肿,但应用甘露醇也能增加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调查急性卒中患者甘露醇相关AKI的发生及危险因素。共有432名患者(缺血性卒中62.3%)进入三甲医院重症监护中心接受甘露醇治疗纳入研究。临床指标包括入院NIHSS分数,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数据及并发肾毒性药物注册。急性肾损伤的定义为血清肌酐(SCr)绝对升高≥0.3 mg/ml或者S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