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9年12月26日Blood研究精选

2019-12-27 MedSci MedSci原创

2019年12月26日Blood研究精选

【1】血小板计数高于25x109/L时,新生儿输注血小板增加出血和死亡风险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输注血小板的试验(PlaNeT-2)显示,与以50x109/L为阈值相比,以25x109/L为预防大出血和(或)早产儿死亡的输注血小板的阈值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总体效益(绝对风险降低7%)。但该试验中的部分新生儿可能从25x109/L阈值中获益甚少,甚至会受到伤害。

现研究人员对PlaNet-2试验中治疗效果的异质性进行评估,以明确是否所有早产儿都能从低阈值中获益。研究人员以PlaNet-2数据建立了一个多变量的逻辑回归模型,来预测所有653名新生儿大出血和(或)死亡的基础风险。随后,根据预测的基础风险,将新生儿分至四个风险分位。然后在这些分位中评估50x109/L阈值组和25x109/L阈值组间的绝对风险差异。

共146位新生儿死亡或发生大出血。模型内部验证的c统计量为0.63。25x109/L阈值与所有风险层的绝对风险降低相关,从最低的4.9%到最高风险组的12.3%。

【2】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全基因组分析揭示新的致病变异


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是一种侵袭性肿瘤,通常表现为大纵隔肿块,好发于年轻女性。PMBLs的临床、转录和分子特征均与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的相同,包括NF-κB、JAK/STAT信号和PD-1组成性激活所介导的免疫逃逸。

PD-1阻滞在复发性/难治性PMBL中表现出的有效性,使PD-1阻滞剂于近期通过了FDA的批准,并强调了明确这种疾病的靶向遗传易感性的重要性。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对37位新确诊的PMBLs患者的复发性遗传变异-体细胞突变、体细胞拷贝数变异(SCNAs)和结构变异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显示,每位PMBL患者所携带的遗传驱动因素的中位数为9,包括抑制的和新发现的JAK/STAT和NF-κB信号通路上的组成成分,以及限制I型MHC表达的频发B2M变异,与在cHL中的类似。在PMBL患者的ZNF217基因和表观遗传修饰因子EZH2基因上频发新确定的驱动突变。这些变异大多是克隆性的,支持其作为早期驱动的作用。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几种既往未发现的分子特征,包括高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MSI)和APOBEC突变特征,这些特征可能会增加对PD-1阻滞的敏感性。

【3】色氨酸代谢促进癌症相关血栓形成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增加4-7倍;VTE是一种潜在的致死性但也可预防的并发症。虽然血栓形成的一般机制在这些患者中得到加强,但恶性肿瘤特异性的触发器及其治疗意义仍知之甚少。

研究人员检测了结肠癌特异性VTE模型,并在下腔静脉(IVC)结扎模型中探索了一组具有血栓形成前倾向的代谢物。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注射了人结肠腺癌细胞的去胸腺小鼠表现出明显更高的IVC血块重量(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生物读数)。对小鼠血浆进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异种移植小鼠血中犬尿素和硫酸吲哚酚(色氨酸代谢物)水平升高,与IVC血凝块大小增加呈正相关。这些代谢物是芳基烃受体(AHR)信号的配体。因此,来自异种移植小鼠的血浆以AHR依赖性方式激活了静脉内皮细胞的AHR通路,增加了组织因子(T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AI-1)水平。与上述结果一致,异种移植瘤动物的IVC内皮细胞也表现出核AHR增强、TF和PAI-1表达上调,提示AHR-TF/PAI-1轴被激活。重要的是,在注射犬尿素的小鼠和异种移植瘤小鼠中,药物抑制AHR活性均可抑制TF和PAI-A在IVC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减小血块质量。

【4】调节克隆优势和骨髓纤维化机制的新模型


大部分JAK2V617敲入(KI)小鼠模型的主要缺陷是JAK2基因突变存在于所有的造血干细胞(HSC)中,而不像在人类"早期"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那样仅存在于少数造HSC中。正如JAK2V617F相关的不确定潜能的克隆造血的发生率所强调的那样,理解疾病发生的机制至关重要。目前这类的研究需要竞争性移植。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通过JAK2V617F/WT KI小鼠和PF4iCre转基因小鼠杂交而获得的小鼠模型。

与预期一致,PF4iCre;JAK2V617F/WT小鼠因在巨核细胞(MK)中表达JAK2V617F而表现出早期血小板增多证。但这些小鼠随后在10周大的时候又出现真性红细胞增多在样的表型。通过mT/mG报告小鼠,研究人员证实Cre重组存在于所有的造血室,包括为数不多的HSC。与ET和PV患者的克隆扩增类似,突变细胞的占比随造血分化而增加。因此,该模型模拟了在"早期"MPN中所观察到的HSC室,少量的JAK2V617F突变型HSC与占绝大多数的JAK2野生型HSC在竞争。PF4iCre;JAK2V617F/WT小鼠有望用于研究调节克隆优势和向骨髓纤维化进展的机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盘点:2019年11月28日Blood研究精选

2019年11月28日Blood研究精选

盘点:2019年11月21日Blood研究精选

2019年11月21日Blood研究精选

盘点:2019年12月12日Blood研究精选

2019年12月12日Blood研究精选

盘点:2019年12月5日Blood研究精选

2019年12月5日Blood研究精选

盘点:2019年11月14日Blood研究精选

2019年11月14日Blood研究精选

盘点:2019年12月19日Blood研究精选

2019年12月19日Blood研究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