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半个世纪,黄醒华教授这样告诉青年医生

2017-01-03 黄醒华 北京妇产医院

“ 做患者的心情领路人 ”2016年12月20日,这是黄老出门诊的一天。一进诊室,就看见一位孕妇面容憔悴,眼神里透露着悲伤。她本该是一位幸福的准妈妈,腹中怀着双胞胎,但同时她也有着深深的不幸,今天的检查刚刚确定其中一胎已经胎死宫内,祸不单行,另一胎也同时查出了严重畸形,四肢明显短小于同期正常胎儿。这个孩子,要还是不要?孕妇表情愣愣地盯着检查结果,一动不动,似乎处在崩溃边缘。面对这种情况,黄老并没有

“ 做患者的心情领路人 ”

2016年12月20日,这是黄老出门诊的一天。一进诊室,就看见一位孕妇面容憔悴,眼神里透露着悲伤。她本该是一位幸福的准妈妈,腹中怀着双胞胎,但同时她也有着深深的不幸,今天的检查刚刚确定其中一胎已经胎死宫内,祸不单行,另一胎也同时查出了严重畸形,四肢明显短小于同期正常胎儿。这个孩子,要还是不要?孕妇表情愣愣地盯着检查结果,一动不动,似乎处在崩溃边缘。

面对这种情况,黄老并没有我预想之中的极力安慰、劝说,而是以一种平稳坚定的语气,主动跟孕妇交谈,将孕妇引回理智的思考。引领着孕妇厘清情况,虽然这种情况很不幸,但是幸亏发现得比较早,对你的身体伤害减少了。

后来再与黄老交谈时,她说道,我不能沉浸在孕妇的心情里,那么她会更加悲伤,甚至精神崩溃。这时候,孕妇需要的往往不是持续自怨自艾,而是需要医生引领她回复理智,做出自己心中正确的决定。

面对患者 “ 我有时候也很严厉的 ”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如今的高危产妇越来越多,产生纠纷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可是黄老的门诊氛围却总是如沐春风。

在病情处理的时候,医患之间难免有意见冲突。她说,患者从来未对我红过脸。想红脸我也不会让她红的,我会给她解释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吃这个药对你和孩子有什么好处。我相信患者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火。

“我有时候也很严厉的。”

说这话的时候,这位和蔼的老太太表情严肃了起来,现在很多孕妇不把医嘱当回事,反复嘱咐她需要注意什么,下次来的时候还是没改,导致病情加重,这个时候我就要生气啦。只会一味的态度好,并不是对患者负责。




“ 不要抱怨职业 这是自己的选择 ”

医生的工作强度大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临床、科研、家庭等多重压力更是让青年医生们叫苦不迭。而黄老却说:“体力上肯定是累,可如果你喜欢这个职业,那便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眼看着表盘上的时针指到了12点,已经78岁高龄的她面容没有丝毫疲惫。我忍不住问:“您不累啊?”

不累,就是惯了呗。回答得异常果断,说完了还开心地笑了一下:“我值夜班值到了60岁,现在45岁的大夫都不用值夜班啦。以前当住院医师时,三年内,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是6点以前把自己的病人看完,吃完晚饭还要进行集体学习,汇报每个人这一天都做了什么,遇到哪些疑难问题,是如何处理的,有什么好建议等等。没有什么问题就去图书馆看书,直到12点回去睡觉。睡觉前还要像放电影一样,回放你从早到晚接触的病人,一旦发现回忆中有犹豫和疑惑,就赶紧去看书查文献,再找治疗方法。比现在的医生苦得多啦!”

“也许是现在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丰富了,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但我还是那句话:不要抱怨职业,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她娓娓道来着回忆:我的爸爸是医生,我小时候听他和其他医生讨论时说过,医生里属妇产科医生难做了。我从小就是那种什么难做,我就做什么的孩子。那时候我就想,我要当一个妇产科医生,就这么一直做了半个世纪的妇产科医生,也没有过退缩。

“你选择当医生,就要做出自我牺牲的觉悟,医生是永远不能下班就拍拍屁股走人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句话 医生不能说

一个医生的成长,伴随着接诊量的增加,而基数增加的同时,遇到疑难病例的几率也会增大。现代人似乎都抱着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而黄老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

“医生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行当,每看一位患者,都是在积累经验。医生也是一个关乎生命的职业,但是我们妇产科医生,你相关的不是一条生命,而是至少两个,有时候五胞胎,即6个生命在你手中。你不积累经验,没有丰富的知识,就没有胆量和信心接手。”



“现在经常有青年大夫问我:黄主任,这种情况怎么处理。我告诉她之后,也许下次遇到相同情况她还是犹豫不决,因为这是别人告诉你的,不是你自己主动获取的。如果我要碰到了稀有病例,或者病情比较特殊的孕产妇,我肯定会立刻去钻研,去找文章,去看书,如果总是逃避和推脱,那你能进步吗?”

“医生和别的职业不一样,别的职业也许实习几个礼拜几个月,基本上就全能掌握了,可我从1960年毕业,现在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我还会经常碰到疑难患者,每天晚上我还要看书,学完了,长了知识,知道了怎么做,正确处理了患者的病情,这个东西就属于你了,不吃亏啊!你要是磕磕巴巴什么都不会,下次病人也就不找你了。”

结语:
“做医生难,做妇产科医生,更难。”

这是谈话的结尾黄老反复重复的话,半个世纪的行医历程,让她感慨万千。可是谈话中,还有一个词语被提起的异常频繁,那就是“牺牲”。

为实现一定的理想或目的,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奉献出自己生命的精神叫做牺牲精神。就像黄老所说,现代人精神和物质生活较以前丰富太多,多则乱,乱则不明。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我们心中是否还存有“牺牲精神”,为了职业,为了理想,为了人民的健康。  

我相信,不光有,而且还有很多。

因为,我看到了那位挺着大肚的女医生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工作间隙拉过胎心监护仪自己监测;我看到了因为孕妇行动不便,那位刚工作的青年医生跪在地上听胎心;我看到了在大雪天离开怀中宝宝,从家中赶来抢救的医生爸爸;我看到了因为手术时间太长却不能离开手术台,给自己插上尿管的主刀医生......

黄醒华  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主任医师,1938年出生,如今已78岁高龄的她仍工作在妇产科岗位上,从事妇产科专业已逾半个世纪。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67622, encodeId=0ae5166e6222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171989989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青年医生#</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8998, encryptionId=b1719899890, topicName=青年医生)],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95f25, createdName=爆笑小医, createdTime=Mon Nov 20 05:44:00 CST 2017, time=2017-11-20, status=1, ipAt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