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CT放射组学对胆囊癌术后无复发生存率的预测

2022-11-02 shaosai MedSci原创

放射组学可将定性的原始医学图像转化为定量的可挖掘数据,在临床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胆囊癌(GBC)是最常见的胆系恶性肿瘤,占胆恶性肿瘤的80-95%。目前,根治性切除术仍然是最有效治疗手段。然而,部分GBC患者即使在根治性手术后也经常出现复发和转移。统计,大约30-50%的患者在手术切除后的5年内会出现复发。

对于复发风险高的患者来说,术后辅助化放疗是一个重要治疗选择。因此,需要可靠的预后标志物来高复发风险的患者进行识别并优化个性化的治疗决策。

放射组学将定性的原始医学图像转化为定量的可挖掘数据,在临床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据报道,放射组学是GBC患者的一种可靠预测方法。然而,据我们所知,还没有发现用于GBC复发预测的放射组学分析。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术前增强CT的放射组学特征来预测GBC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FS),并通过整合临床病理因素和放射组学特征进一步构建一个了预测个体RFS的列线图模型,为临床术前准确、无创的评估GBC患者的预后提供了影像学支持。

本项研究回顾性地纳入了204名连续的病理诊断的GBC患者,并随机分为发展组(n = 142)和验证组(n = 62)(7:3)。每位患者的肿瘤放射组学特征都是从术前对比增强CT成像中提取的。在开发队列中,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Cox回归法来开发RFS预测的放射组学特征。根据放射组学评分的中值,将患者分层为高分组或低分组。通过纳入重要的病理预测因素和放射组学特征使用多变量Cox回归建立了一个列线图模型。 

基于12个特征的放射组学特征可以区分出RFS不佳的高危患者。多变量Cox分析显示,pT3/4期(危险比,[HR]=2.691)、pN2期(HR=3.60)、分化程度差(HR=2.651)和放射组学高分(HR=1.482)是与较差RFS相关的独立风险变量,并被纳入构建提名图。该提名图在评估RFS方面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性能,1、3和5年的AUC值分别为0.895、0.935和0.907。 


 a 建立决策树并将患者分层为三个风险亚组。b 三个风险亚组之间的无复发生存率显着不同

本研究根据术前对比增强CT开发并提取了预测GBC RFS的放射组学特征,通过将其与病理因素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优化RFS的风险分层及个体化风险预测的列线图,可实现对高风险GBC患者的无创早期识别,从而促进GBC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原文出处:

Fei Xiang,Xiaoyuan Liang,Lili Yang,et al.Contrast-enhanced CT radiomics for prediction of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DOI:10.1007/s00330-022-08858-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收藏!胆囊疾病MRI一键入门

胆囊及胆道MRI可评估解剖,并提供部分生理活动信息,对于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均有帮助。

杭州41岁女子胆囊癌晚期,失去化疗机会!其实一年前就有征兆

近日,一叠报告单摆在41岁的杨女士(化名)眼前,可谓晴天霹雳,癌晚期,没有手术、化疗等机会......而问题的根源就是胆囊。

轻松入门:胆囊癌的影像学表现

胆囊癌的影像学表现

极易误诊的胆囊病变

极易误诊的胆囊病变。临床分析胆囊B超及CT平扫解析。

近千万亚洲人群10年队列研究:高血糖+喝酒,胆道癌越喝越有!发生风险可翻倍!

J Clin Oncol.:一项全国性队列研究显示,轻度至中度饮酒可增加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发生胆道癌的风险,但血糖正常时则不会

胆囊癌肝转移

胆囊癌肝转移辅助检查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