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胃癌淋巴清扫技术要点

2012-04-11 张辉摘编 医学论坛网

     我国胃癌患者就诊时多数已属于进展期胃癌,因此规范化胃癌D2根治术意义重大,而淋巴清扫是根治术的核心和难点。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陈凛、卢灿荣就D2型胃癌淋巴结清扫做了详细地阐述。该论文发表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2):109]。医学论坛网编辑就几个重点进行整理。    1. No.6和No.14淋巴结清扫   横结肠系膜前叶切除分为浅入

  inserted image

  我国胃癌患者就诊时多数已属于进展期胃癌,因此规范化胃癌D2根治术意义重大,而淋巴清扫是根治术的核心和难点。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陈凛、卢灿荣就D2型胃癌淋巴结清扫做了详细地阐述。该论文发表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2):109]。医学论坛网编辑就几个重点进行整理。

   1. No.6和No.14淋巴结清扫

  横结肠系膜前叶切除分为浅入路和深入路。前入路仅解剖游离与胰腺被膜延续的薄层膜性结构,至胰腺钩突部表面时,可清晰显露Henle干及其属支-副右结肠中静脉及胃网膜右静脉;于胃网膜右静脉根部结扎离断,然后于胃网膜右动脉根部结扎离断,可确保完整清扫No.6组淋巴结。注意:副右结肠中静脉与胃网膜右静脉夹角易撕裂导致出血,故提拉时勿使该处张力过高。深入路指解剖游离薄层膜性结构及其下脂肪结缔组织,其实质是沿着结肠中血管表明行进,直至跨过胰腺钩突并达胰颈部下缘。此入路便于清扫No.14v和No.14a。待清扫完成后,于胰腺下缘转换为浅入路可确保No.6组淋巴结完整清扫。笔者认为,对于进展期胃下部癌,若No.6组淋巴结可疑转移,应常规清扫No.14v淋巴结。

   2. No.13和No.16淋巴结清扫

  Kocher解剖要点:采用“锐盾结合”方法,向上、向下、向内扩展胰腺胰十二指肠后方间隙,直至显露腹主动脉左侧缘;向下解剖至降段下部时,同样采用“锐盾结合”方法分离十二指肠与横结肠间隙,这样可顺利进至胰十二指肠前方并完整切除胰十二指肠前筋膜。Kocher解剖就是探查No.13组及No.16组淋巴结,并完整切除胰十二指肠前筋膜,使No.6组及No.14组淋巴结清扫更加彻底,同时降低Billroth式吻合口张力。笔者认为,若No.13组及No.16组淋巴结可疑转移、数目有限,主张实施D2加No.13或D2加No.16淋巴结。

   3. No.4sb组淋巴结清扫

  技术要点:游离胃结肠韧带近脾门膜性反折处时,步骤放缓,改用小块结扎或应用超声刀进行分离,沿胃网膜左血管解剖,直至确认其从脾动脉下极分支发出,于根部结扎离断即可。结扎时注意应使其处于自然状态,避免牵拉成交后结扎伤及脾动脉下极分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核磁双指数ADC有助鉴别良恶病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的一项研究表明,多b值双指数衰减模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可为鉴别诊断椎体良、恶性病变提供有价值的组织学参数即Fast ADC和Slow ADC。该论文发表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3):566]。   研究者对22例椎体疾病患者(共34个病变椎体)行多b值双指数衰减模型的DWI(b值为0、50、100、200、

预防近端胃癌早期复发宜扩大手术范围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昉璇、张汝鹏等的一项研究证实,对原发肿瘤浸润深度达T3以上、病理类型为腺鳞癌的近端胃癌患者,应适当扩大手术切除范围、积极行标准或扩大的淋巴结清扫,于术中或术后常规加行辅助治疗。该论文发表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2):129]。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至2006年间行根治性切除、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67例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早期复

美最高法院要求重审乳腺癌基因专利案

       美国最高法院3月26日做出裁决,要求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重新审理涉及万基遗传科技公司的乳腺癌基因专利案。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专门负责审理专利案件。该院去年7月曾裁定,万基公司可以拥有针对乳腺癌测试基因BRCA1和BRCA2的专利。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版)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胃肠间质瘤(GIST)专家委员会制定了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年版)。该专家共识发表在2012年第3期《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3):301]。   该共识是基于2009年版问世的,其更新内容主要包括:   1) 病理诊断部分更强调了基因检测,推荐对所有复发转移性GIST应进行基因突变分析。   2)&

胃淋巴瘤治疗以手术为主

  近期,《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的关于原发性胃淋巴瘤(PGL)诊断和治疗的一项研究表明,PGL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治疗应首先考虑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该论文发表在2012年第2期杂志。   该研究共纳入20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其中男110例,女90例,中位年龄54岁。治疗前130例患者被确诊,70例被误诊。这些患者行单纯化疗24例,单纯手术治疗29例,综合治疗(化疗加手术)132例。   结

Nat Immun:一种预测I型糖尿病发作的方法

4月5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在线刊登了美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Early window of diabetes determinism in NOD mice, dependent on the complement receptor CRIg, identified by noninvasive imaging,”,文章中,研究者报道了一种预测I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