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Biotechnology:北京大学周德敏团队报道抗原肽嵌合流感病毒作为个性化癌症治疗疫苗

2023-05-30 “ 小柯生命”公众号 “ 小柯生命”公众号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在小鼠模型上实现了流感病毒感染治疗肺癌而不引起感冒,以及预防黑色素瘤、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向肺部转移的目标。

北京时间2023年5月25日晚23时,北京大学周德敏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抗原肽嵌合流感病毒作为个性化癌症治疗疫苗”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在小鼠模型上实现了流感病毒感染治疗肺癌而不引起感冒,以及预防黑色素瘤、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向肺部转移的目标。

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肿瘤的新抗原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和发现,利用化学合成肿瘤新抗原的多肽序列,诱发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来治疗肿瘤和预防肿瘤复发,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然而多年的努力几乎都付诸东流,主要缘于化学合成小肽低下的摄取效率、极弱的递呈能力和免疫原性以及复杂肿瘤免疫微环境等因素抑制其发挥效应。

六年前,周德敏团队基于仿生流感病毒感染后的正常人短期内再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这一现象,并基于病毒合成生物学-终止密码编码非天然氨基酸的基础理论,将流感病毒变成了复制能力缺失(PTC)的活病毒,实现了粘膜、体液和T细胞免疫兼具的病毒疫苗概念的突破。六年后,该团队更上一层楼,将活流感病毒转变成了肿瘤治疗疫苗并在小鼠模型上得以验证。

首先,该团队在前期研发的PTC病毒脂质膜上,通过胆固醇分子嵌合免疫佐剂CpG寡聚核苷酸,通过Click反应将化学合成的小肽分子偶联到脂膜的HA蛋白上(图1a)。继而借助流感病毒对肺组织的天然嗜好性,经呼吸道将抗原肽高效吸收、均匀分布并紧紧粘附在肺细胞上,使流感病毒成为抗原肽优异的递送系统。研究发现抗原肽嵌合在PTC病毒上可高效活化DC细胞,表现为抗原肽的摄取、溶酶体逃逸和细胞膜递呈能力大大提高 - 24小时后大量的抗原肽被递呈到DC细胞表面(图1b)。研究还发现尾部静脉注射了黑色素瘤细胞的小鼠,经肺部吸入嵌合了CpG的PTC病毒后诱发了“非细胞病变的炎症环境”,将感染部位的冷肿瘤变为热肿瘤,大量的CD4+/CD8+T细胞侵润在肿瘤组织中(图1c),改变了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更重要的是抗原肽嵌合在PTC病毒上可高效诱发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扩增和活化,甚至抗原肽特异性B细胞活化达到4个数量级的提升(图1d) – 机体将抗原肽识别为病毒的有机组成而诱发强烈的后天免疫反应,在小鼠模型上实现了流感病毒感染治疗肺癌的形成和黑色素瘤细胞向肺部的转移(图1e)。

图1:抗原肽嵌合流感病毒实现靶向肺部递送有效治疗黑色素瘤肺转移

研究者进一步对流感病毒基因组进行工程化改造,在PB2基因序列引入编码抗PD-L1纳米抗体的基因,从而经鼻吸入后仅在感染部位高效表达抗PD-L1纳米抗体(图2a),研究发现在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中治疗效果更加优异(图2b)。此外,通过更换携带的肿瘤新抗原,研究者在结肠癌、乳腺癌肿瘤肺转移模型上同样实现了治疗效果(图2c),为个性化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治疗策略,具有极大的临床转化和应用价值。

图2:抗原肽嵌合流感病毒升级递送纳米抗体

该研究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创新药物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宁波市重大科技任务攻关项目、宁波市甬江引才项目的支持。周德敏团队助理研究员纪德重、博士研究生张缘洁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纪德重博士和周德敏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责任单位,深圳湾实验室和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为合作单位。

原始出处:

Ji, D., Zhang, Y., Sun, J. et al. An engineered influenza virus to deliver antigens for lung cancer vaccination. Nat Biotechnol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3-01796-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FDA有望在2023年内批准第一款癌症疫苗上市——黑色素瘤疫苗

上个月,美国FDA授予一款黑色素瘤疫苗“突破性”地位,这意味着它有望在几个月内就获得批准。这款疫苗可降低44%的死亡率,是人类医疗史上又一里程碑!事实上,2022年报道的2b研

Nature:哈佛大学开发出通用型癌症疫苗,或可治疗多种癌症

研究人员指出,有迹象表明疫苗与放射治疗结合使用时效果更好。他们现在正在设计一项临床试验,将在人体中测试这种新疫苗。

癌症疫苗新策略:将癌细胞重编程为抗原提呈细胞,加速癌细胞清除

将癌细胞重编程为抗原提呈细胞,加速癌细胞清除

重塑癌症疫苗形态——球形核酸疫苗,实现高效且持久的抗癌效果

接种表达肿瘤相关抗原或新抗原的癌症疫苗,是治疗癌症的一个有潜力的新策略。

Nature:治愈“癌王”更近一步:治疗有效率高达50%!突破性癌症疫苗,强力阻止癌症复发

该研究进行了一项基于尿苷mRNA -脂质体纳米颗粒的I期试验,该研究从手术切除的PDAC肿瘤中实时合成mRNA新抗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