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是把双刃剑,用不好伤身又伤心!

2022-12-25 风湿免疫科郑医生 风湿免疫科郑医生 发表于安徽省

激素的减量不能直接停用,而应像下台阶一样逐步下行。较高的剂量减量时可以稍快;至中剂量后可采用隔日减量法。

糖皮质激素这种药,相信很多患者朋友们都不陌生,因为它强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所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但因为它的一些副作用,让很多患者朋友“谈激素色变”,害怕使用激素,但实际上,只要激素用得好,不仅能够快速抑制病情发展,而且后续减停药物也不会有副作用,今天小编就来科普一下,糖皮质激素究竟该如何正确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种类

糖皮质激素可以根据药效的长短分为长效糖皮质激素、中效糖皮质激素和短效糖皮质激素。由于风湿免疫病的患者多数情况下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因此目前在风湿免疫病中以应用中效糖皮质激素为主,短效制剂多为静脉短期应用,长效制剂多为临时肌注或关节腔内注射,很少较长时间静脉或口服应用。具体的药物信息可见下表:

糖皮质激素不同的使用剂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的异同,医生在糖皮质激素的剂量选择上也是有所不同的。

目前在医学上,可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分为以下五类:①冲击量:≥250mg/d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糖皮质激素。②极大剂量:>100mg/d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糖皮质激素。③大剂量:30~100mg/d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糖皮质激素。④中等剂量:7.5~30mg/d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糖皮质激素。⑤低剂量:≤7.5mg/d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并不是使用的剂量越多、疗效越好,不同病症、不同年龄、不同体重的患者在糖皮质激素剂量的选择上都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在使用时,一定不能擅自服用,必须要在医生的详细诊断下规范用药。

如何规避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满月脸、水牛背、肌无力、低血钾、浮肿等)、骨质疏松、糖尿病、诱发或加重胃溃疡、眼压升高、青光眼、白内障等。除此之外,在停用糖皮质激素时,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激素停用后综合征和反跳现象。针对于这一系列并发症,我们要知其原因并予以治疗。

首先,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前要让医生对我们进行认真评估,特别是大剂量、长期使用、冲击治疗时,对于潜在感染、潜在疾病、潜在危害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规范性用药,多用少用都会影响效果。

对于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的一些症状,可以在停药后得到缓解和恢复。

对于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持续治疗超过3个月者应予补充钙和维生素D。应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决定是否加用双膦酸盐类药。

用药期间要有足量蛋白、脂肪摄入,避免高糖食物。一旦出现血糖升高,要及时处理,可以给胰岛素注射,不一定立即停用激素,要斟酌病情而定。

充分补充各种维生素。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对于眼压升高的患者,必要时可用降眼压药及相应处理。

糖皮质激素如何停药

激素的减量不能直接停用,而应像下台阶一样逐步下行。较高的剂量减量时可以稍快;至中剂量后可采用隔日减量法。在小剂量持续6个月以后,采用隔日服药,逐渐至隔2~3日服药。有些疾病需要2~3年的时间逐渐减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中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已过50%!肥胖及超重是重要危险因素

去年夏天,“杨天真切胃”一度登上热搜。作为娱乐圈知名经纪人,杨天真在社交平台向网友宣告,为了治疗糖尿病,她选择进行“切胃”手术。

Cell子刊:糖尿病治疗新突破!科学家发现了独立于胰岛素之外的新降糖途径

100年前胰岛素的发现为数百万糖尿病患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生命和希望的大门。从那时起,由胰腺产生的胰岛素一直被认为是治疗以高血糖(葡萄糖)为特征的疾病(例如糖尿病)的主要手段。

柳叶刀子刊:退休前心血管死亡风险激增52%!加班越多,得病越多!就问你还加不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长时间工作与50种健康状况和死亡结果的风险:一项针对四个欧洲国家的多群体研究

Nat Commun:我国学者发现,蜂胶来源的小分子可改善肥胖和糖尿病

蜂胶,是蜜蜂采集的植物树脂与其上颚腺、蜡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具有黏性的固体胶状物。几个世纪以来,蜂胶一直被用作传统民间药物来治疗多种疾病,已发现蜂胶可通过降低葡萄糖和血脂水平来改善糖尿病并发症。

Pancreatology: 既往糖尿病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柳叶刀子刊:接种不积极,胖子更易出问题!超30万人数据揭示BMI与新冠重症关联!

Lancet Reg Health Am. :为什么肥胖青年应该优先参与COVID-19疫苗接种计划?一项全国性的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