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锻炼不足,或可导致痴呆

2022-09-21 Freeman MedSci原创

在PD中区分认知和运动方面的ADL功能,并在痴呆症的前驱阶段监测认知性ADL损害是非常重要的。

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相比,帕金森病(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和痴呆(PDD)的风险几乎增加了6倍。识别那些转化为PDD的高危人群(即那些处于前驱痴呆阶段的人)对于开发和实施早期有效的预防或延缓痴呆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轻度认知障碍(PD-MCI)是未来PDD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平均而言,31%的PD-MCI患者在7年内转化为PDD;

 

图1: 论文封面图

然而,24%的PD-MCI患者恢复到正常认知功能。因此,在PD-MCI患者中预测PDD的假阳性率很高,迫切需要更好的预测性标记物来定义PDD发展的高风险患者。区分PDD和PD-MCI的基本特征是失去了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的能力,可分为基本ADL(如穿衣或洗澡)和工具性ADL(IADL,如购物或管理药物)。虽然基本的ADL技能在病程中一般能保留较长时间,但更复杂的IADL技能甚至在认知衰退的早期阶段也会受到损害。在大约30%-50%的PD-MCI患者中,可以观察到由各种措施(如问卷调查、客观测试)评估的IADL损害,这表明即使在PDD的前驱阶段,认知也会影响IADL。

迄今为止,研究表明IADL的进展与一些认知指标和未来认知测试表现的恶化有关,但由于缺乏纵向研究,预测认知诊断的结果并不确定。

在横断面上,并非所有的研究都证实PD的认知和功能之间有直接的联系,10,11这意味着并非所有的仪器都适合检测由认知驱动的IADL,并且可能被其他非认知的影响所混淆。重要的是,定义PDD所需的日常功能损害必须主要由认知缺陷引起,主要反映了IADL的缺陷。然而,运动障碍也会影响IADL的评分,突出了在PD患者中识别表明痴呆的障碍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一障碍,研究的重点是创造新的综合工具,如彭氏帕金森日常活动问卷。最近的一项研究利用功能活动问卷(FAQ)开发了新的子分数,以区分认知和运动对无痴呆的帕金森病患者IADL损害的贡献,方法是检查每个FAQ项目与全球认知测量(创建认知子分数)以及运动严重程度测量(创建运动子分数)之间的关联。用认知分值除以运动分值来计算商数(FAQQ),以定义一个认知程度高于运动程度的IADL障碍的患者亚组。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该组患者在注意力和语言测试中得分较低,这表明认知性IADL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退化程度更深。


基于这些先前的结果,图宾根大学的Sara Becker等人 在一个纵向的PD队列中检查认知和IADL功能。主要研究目的(1)是评估根据FAQQ(截止值>1)定义的认知IADL障碍的患者是否有更高的PDD发展风险,并确定PD-MCI和认知IADL障碍的组合是否比任何一个标志物单独存在更能预测转换为PDD。

他们假设,同时具有PD-MCI和认知IADL障碍的患者比具有运动IADL障碍的患者转换为PDD的风险更高。我们的次要研究目标如下:

首先:定义与认知IADL障碍相关的基线表型,期望出现认知性能降低、与认知受损相关的遗传风险变异和脑脊液(CSF)生物标志物比率较高的情况;

图2:论文结果图

其次:研究通过FAQ分项评分变化反映的功能随时间的进展情况,假设基线分类为PD-MCI或认知IADL障碍的患者在随访时FAQ分项评分的数值较高。

他们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的纵向研究,使用认知和临床评分,以及遗传和CSF生物标志物。功能活动问卷(FAQ)商数(临界值≥1)表明认知障碍多于运动驱动的IADL障碍,定义了基线时认知IADL障碍状态。用危险比(HR)来比较基线分类对痴呆症转换的影响。

在基线评估的268名PD患者中,108人(40.3%)患有PD-MCI。经过3.78±0.84年的时间,164名(61.2%)患者被重新评估。在随访中,93名(56.7%)患者没有认知障碍,54名(32.9%)符合PD-MCI标准,17名(10.4%)已经出现痴呆。

基线认知IADL障碍(n=37)转化为痴呆的HR在描述上高于PD-MCI,但在具有这两种标记的患者中最高(HR=12.01,95%-CI 4.47-32.22,P<0.001)。

在随访样本中,有近一半的患者(n=10,47.6%)的认知IADL障碍和PDMCI的基线分类转换为痴呆症。在研究期间,认知IADL障碍的基线状态与更高的非运动性负担、更差的认知表现和更严重的IADL进展有关。


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发现了:在PD中区分认知和运动方面的ADL功能,并在痴呆症的前驱阶段监测认知性ADL损害是非常重要的。患有PD-MCI和认知IADL障碍的患者可能是旨在减缓痴呆发展的临床试验的宝贵目标群体。


原文出处
Becker S, Bode M, Brockmann K, et al. Cognitive-Drive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mpairment as a Predictor for Dementia in Parkinson Disease: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_Neurology_.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 2022:10.1212/WNL.0000000000201201.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1201](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20120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uropean Radiology:帕金森的早期诊断有了新希望-QSM与放射组学的联合出击!

放射组学可以通过挖掘高通量的定量成像特征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自动识别图像信息、分析图像纹理并量化图像内不同体素的空间关系。

Environ Int:首次揭示!浙江大学发现百草枯暴露与帕金森病发生的关联

首次揭示了百草枯通过引起中脑区脂质代谢紊乱和炎症,诱导帕金森病发生。

Neurology:帕金森病患者步态障碍,补偿策略知多少

支持在PD的步态康复中使用补偿策略,但强调了个性化方法的重要性

Nature子刊:人工智能为帕金森病的诊断提供了数字生物标志物

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已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帕金森病生物标志物,像脑脊液、血液生化和神经影像学都具有良好的检测潜力。

Neurology:疾病相关的α-突触核蛋白聚集物作为帕金森病临床阶段的生物标志物

结合SAA和ELISA检测比单独的SAA是更有希望的诊断工具

Front.aging neurosci:帕金森病抑郁表型可能与不正常的皮质萎缩和功能连接有关

抑郁症在帕金森病 (PD) 患者中普遍存在,其中约 10-90% 的患者报告有抑郁症状,17% 的患者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MDD)。PD 中的抑郁会损害情绪和情感,并且还经常与晚年的其他神经精神症状

拓展阅读

走路越来越慢,害怕跌倒是脑梗?帕金森?帕金森综合征?还是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征是由于中脑部发生病变,正常情况下,黑质神经元的神经细胞产生多巴胺,从而对大脑的运动功能进行调节。如果黑质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受到了破坏,无法产生多巴胺,那么就会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的出现。

综述|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言语障碍研究进展

rTMS在PD言语障碍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研究的数量较少,未来还需要更多大规模和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其效果。

Lancet Neurol:帕金森病新分类模型

该模型被称为SynNeurGe(发音为“synergy”),旨在捕捉帕金森病的异质性,并帮助研究该疾病的潜在生物学。

疑难探究:当帕金森病遇到OH如何与MSA-P 鉴别?

MSA患者的认知缺陷仍未得到很好的描述,OH是否会像PD一样增加MSA患者未来痴呆的风险仍有待评估。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From PD-MCI to PDD

帕金森病的认知能力下降与胆碱能系统退化有关,这可以使用基底前脑体积的结构性MRI标记物和皮质胆碱能活性的PET测量在体内进行评估。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昼夜节律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功能障碍。非运动症状对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并且通常比运动症状更令人烦恼。

2024 NICE 诊断指南:帕金森病远程监测设备 [DG51]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 2024-01-25

2023 NICE 技术鉴定指南: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组合治疗伴有运动症状的晚期帕金森病[TA934]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 2023-11-29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评估与护理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 2023-08-10

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老年神经内科 · 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