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Oncol:KRAS 外显子 2 亚突变和 BRAF V600E 突变在微卫星稳定 (MSS) 和不稳定 (MSI) III 期结肠癌中的不同预后价值

2023-08-29 daikun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旨在评估KRAS 外显子 2 亚突变和 BRAF V600E 突变在微卫星稳定 (MSS) 和不稳定 (MSI) III 期结肠癌中的不同预后价值,患者应进行RAS和BRAFV600E突变检测。

国际指南目前建议对所有CC进行常规检测,以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以及KRAS,NRAS和BRAF基因的肿瘤突变状态,特别是在转移性环境中。经大型III期研究验证,MSI-H和BRAF V600E突变CC的特定治疗选择的出现已转化为这些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此外,RAS突变的存在表明肿瘤对EGFR抑制剂的耐药性,并排除了用这些单克隆抗体治疗这些患者。

此外,对于CC的其他分子亚组(例如具有MSI-H状态和BRAFV600E突变的亚组,KRAS p.G12C突变,HER2基因扩增或NTRK基因融合)的有希望的治疗方法的出现表明,在未来几年中,曾经被认为是单一疾病的分子分型将增加。

对于局限性疾病患者,目前建议确定肿瘤的MSI状态,因为它可以带来预后信息,可以筛查Lynch综合征,并可能导致早期使用免疫肿瘤学药物。目前,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通常不评估通常在转移性环境中研究的其他基因组异常。然而,在转移性环境中使用靶向治疗观察到的治疗成功已经导致在辅助或新辅助环境中对非转移性患者进行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有希望的结果。对III期CC患者肿瘤分子谱的了解对于准确设计临床试验和确定这些研究的相关统计假设和分层因素越来越重要。

该研究评估了手术切除的III期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变量和预后,这些患者参加了来自ACCENT/IDEA数据库的7项临床试验,其中KRAS外显子2和BRAFV600E突变与复发时间(TTR),总生存期(OS)和复发后生存期(SAR)通过Cox模型进行评估。还分析了KRAS外显子2亚突变的预后价值。

结果:在8460例患者中,MSI-H、BRAFV600E、KRAS外显子2突变体或双野生型分别占MSI-H组的40.6%、18.1%和41.3%,MSS组的7.7%、38.6%和53.8%。在MSS组中,BRAFV600E,KRAS外显子2突变体与双野生型患者的5年TTR率分别为61.8%,66.3%和72.9%(adjHR:1.58和1.31,均p<0.001)。在MSI-H组中,突变亚组之间的5年TTR率没有显著差异。OS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然而,在MSS(HR:2.06和1.15;p<0.05)和MSI-H(HR:1.99和1.81;p<0.05)患者中,KRAS外显子2或BRAFV600E突变组的复发后生存期(SAR)明显缩短。在MSS患者中,KRAS外显子2突变均与TTR相关,但只有p.G12C,p.G12D和p.G13D与疾病复发后的不良预后相关。

结论:应考虑对III期患者的RAS和BRAFV600E突变进行检测,因为它们可以更好地定义个体患者的预后,并且还可能使患者能够选择专门针对特定预后不良分子亚型的(新)辅助试验。

 

原始出处:

Taieb J, et al. 2023. Different prognostic values of KRAS exon 2 sub-mutations and BRAF V600E mutation in microsatellite stable (MSS) and unstable (MSI) stage III colon cancer: an ACCENT/IDEA pooled analysis of 7 trials. Annals of Oncology. DOI: 10.1016/j.annonc.2023.08.00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GH:内镜下粘膜下清扫结直肠病变期间连续使用抗血栓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

结肠癌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

DCR:延长右侧结肠切除术不能降低结肠癌局部区域复发的风险

外科医生切除患癌症的部分结肠和两侧的一小段正常结肠。. 取决于癌症的大小和位置,通常大约1/4到1/3的结肠被切除。

TAG:幽门螺杆菌根除对结直肠癌发病率的长期影响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是一种独特的,能持续定植于人类胃粘膜并能引起胃感染的细菌。

DCR:腹腔镜下切除左侧梗阻性结肠癌后的短期和长期结果分析

结肠癌是一种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多发于40-50岁人群。

DCR:高级别肿瘤萌芽是II期结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根据肿瘤的位置,切除的结肠部分不同,手术相应命名为半结肠切除术、部分结肠切除术或节段切除术。 如果所有的结肠都被切除,这叫做全结肠切除术。

Nature Communications:中山一院研发新型溶瘤病毒在治疗结肠癌方面取得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了OV M1在肿瘤细胞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