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警惕!香港中文大学于君等团队发现高可溶性纤维促进结直肠肿瘤发生的潜在机理

2023-10-21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发现高可溶性纤维通过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促进结直肠肿瘤发生。

膳食纤维主要由肠道菌群发酵,但它们在结直肠癌(CRC)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

2023年10月17日,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及陆军军医大学王勇共同通讯在Gastroenterology(IF=29)在线发表题为“High soluble fiber promotes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through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in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高可溶性纤维通过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促进结直肠肿瘤发生。混合高纤维饮食促进了AOM处理和Apcmin/+小鼠的结直肠肿瘤发生,增加了肿瘤数量和肿瘤负荷。抗生素的使用消除了混合高纤维饮食的致瘤作用,而移植混合高纤维饮食小鼠的粪便加速了AOM处理的无菌小鼠的肿瘤生长。因此,作者分别表征了可溶性纤维和不可溶性纤维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该研究发现可溶性纤维菊粉或瓜尔胶,而非不溶性纤维纤维素,促进了AOM处理和Apcmin/+小鼠的结直肠肿瘤发生。可溶性纤维诱导肠道生态失调,单形拟杆菌增多, 假双歧杆菌减少,伴粪丁酸和血清胆汁酸增加,肌苷减少。还发现菊粉剂量与结直肠肿瘤发生呈正相关。此外,移植高菊糖饲粮小鼠的粪便可增加无菌小鼠的结肠细胞增殖和癌基因表达。总之,在小鼠中,高剂量可溶性但非不溶性纤维通过失调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强结直肠肿瘤的发生。

图片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上最常见和最致命的癌症之一。结直肠癌的发展与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密切相关。微生物群的组成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日常食物摄入,之前的研究报道了高脂肪饮食与结直肠肿瘤发生的机制关联。一般来说,食物提供了营养来支持肠道微生物的生长和多样性。膳食纤维作为蔬菜和水果中的主要食物成分之一,对维持肠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膳食纤维与降低结直肠癌风险相关,这是多队列研究积累的证据。然而,在最近的研究中出现了有争议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膳食纤维与结直肠或肝脏肿瘤发生之间存在潜在的相关性。丁酸盐是肠道微生物介导的纤维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关键短链脂肪酸(SCFAs)之一,在Apc基因和错配修复基因Msh27突变的转基因CRC小鼠模型中被证明可以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此外,包括菊粉和果胶在内的可溶性纤维通过失调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诱导肝癌。

膳食纤维根据水溶性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大多数可溶性纤维,如菊粉和瓜尔胶,可以由结肠中的细菌发酵产生代谢物,包括短链脂肪酸。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纤维只能被肠道细菌缓慢消化,甚至不能抵抗微生物发酵,但它们对粪便膨胀和肠道运动至关重要。

图片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Gastroenterology

该研究在多种小鼠模型中检测了不同类型和剂量的膳食纤维对结直肠癌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类型(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的高膳食纤维促进了致癌诱导和自发转基因CRC小鼠模型的结直肠肿瘤发生。抗生素的使用消除了高纤维饮食(HFiD)的致瘤特性,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促进了无菌小鼠的肿瘤生长,这表明完整的肠道微生物群在HFiD相关的结直肠肿瘤发生中是必要的。然后发现可溶性纤维菊粉和瓜尔胶,而非不溶性纤维,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机制上,高剂量可溶性纤维诱导肠道生态失调,伴随着益生菌假结肠双歧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肌苷的消耗,伴随着粪便丁酸和血清胆汁酸的增加,共同驱动小鼠结肠直肠肿瘤的发生。

总之,该研究证明了可溶性纤维如菊粉和瓜尔胶,而不是不溶性纤维纤维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小鼠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大量摄入可溶性纤维可引起肠道生态失调、潜在病原菌富集和共生益生菌耗竭,从而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另一方面,可溶性纤维引起肠道代谢失调,包括粪便丁酸和血清胆汁酸增加,粪便肌苷减少,这在可溶性纤维相关的结直肠癌发展中也起关键作用。

原文链接:

https://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23)05139-9/fulltex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rit J Cancer:用于预测结直肠肿瘤风险的微生物标志物

该综述提供了支持不同类型微生物物种之间关联的证据及其对结直肠肿瘤的预测价值的观点。从病例对照研究开发的预测模型需要在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中开展进一步的外部验证。

2019 ESGE指南:结直肠肿瘤检测和鉴别的高级影像学检查——更新版

2019年11月,欧洲胃肠道内窥镜学会(ESGE)发布了结直肠肿瘤检测和鉴别的高级影像学检查指南,该指南是对2014年指南的更新。指南主要内容涉及结直肠肿瘤在平均风险人群中的检测,结直肠肿瘤高危人群具有遗传综合症的检测,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的检测和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性小结直肠息肉的鉴别,高级影像学检查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Cell子刊:刘星吟团队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吲哚-3-乳酸的抗肿瘤免疫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植物乳杆菌及其衍生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ILA)通过改变染色质的可及性增强CD8+T细胞抗结直肠肿瘤免疫的表观遗传学新机制。

Cell Research:中国科学院杨巍维/李国辉/广州大学王雄军/复旦大学李全林发现结直肠肿瘤发生的调控新机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能磷酸化可溶性代谢物的代谢酶也能磷酸化多种蛋白质底物作为蛋白激酶,以调节细胞周期、凋亡和许多其他基本细胞过程。

Gut:不要吸烟!不要吸烟!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发现香烟烟雾可以促进结直肠癌

该研究发现香烟烟雾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在结直肠癌中具有促肿瘤作用。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吸烟会显著增加炎性肠病患者患结直肠肿瘤的风险

吸烟会显著增加炎性肠病患者的结直肠瘤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