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FORTE研究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RD由阴性转阳的预测因素

2023-12-31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学者对入组卡非佐米 FORTE 研究的 MRD 阴性患者进行分析,包括基线风险特征、给予的治疗和达到 MRD 的时间,以期探索这些因素对MRD转阳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Blood》。

MM中MRD转阳的预测因素

根据报道,使用高效抗多发性骨髓瘤 (MM) 方案后50-80%的 MM 患者可达到骨髓微小残留病 (MRD) 阴性。因此,目前的挑战正在从实现 MRD 阴性转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维持 MRD 阴性,因为持续 MRD 阴性是长期结局的更强预测因素。事实上,MRD复阳通常预示着未来复发和结局恶化,但关于 MRD 复阳与复发之间的时间以及预测 MRD 复发的因素(包括基线风险特征和治疗)的可用数据很少。

学者对入组卡非佐米 FORTE 研究的 MRD 阴性患者进行分析,包括基线风险特征、给予的治疗和达到 MRD 的时间,以期探索这些因素对MRD转阳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Blood》。

图片

关键点

Amp(1q)、HRCA≥2个、CTC高水平和至首次 MRD 阴性的时间较长是无法维持MRD 阴性的重要预测因素。

与来那度胺单独给药相比,卡非佐米-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降低 MRD 转阳的风险。

研究结果

FORTE研究是一项在意大利42个中心开展的随机、开放标签、II期研究,纳入适合移植的18-65岁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随机两次:入组时1:1:1随机分配至三个诱导-强化-巩固组之一(KRd+ASCT :KRd X4 +ASCT +KRdX4;KRd12;KCd +ASCT :KCdX4+ ASCT+ KRdX4),巩固治疗后合适患者1:1随机进入维持治疗(来那度胺维持治疗至进展,或KR维持两年)。

图片

FORTE 研究中共有310/474例 (65%) 入组患者实现MRD 阴性。在 MRD 阴性患者中4例被排除,因为在 MRD 阴性后很快退出试验,并且没有进一步的 MRD/缓解评价,因此分析人群包括306例患者。至首次 MRD 阴性的中位时间为8.9个月。MRD 阴性后中位随访50.4个月后,185/306例 (60%) 患者仍为 MRD 阴性且无进展,118/306例 (39%) 患者MRD 转阳,3例 (1%) 患者死亡,无进展。

在失去 MRD 阴性状态的患者中,42/118例 (36%) 患者1年时持续 MRD 阴性。虽然维持1年MRD 阴性患者的 MRD 复阳可能发生较晚且发生率较低,但仍在这些患者中观察到 MRD 复阳和/或复发,表明两次MRD阴性评价之间间隔1年的时间不足以识别无 MRD 复阳和/或复发的患者

MRD转阳的患者中,70/118例 (59%) 患者在 PD 前骨髓穿刺样本中的 MRD 检测呈阳性,48/118例 (41%) 患者在骨髓 MRD 阳性前PD。

在 MRD 转阳前PD的48例患者中,22/48例 (46%) 患者在过去6个月内未进行 MRD 评估,而其余26例进行了近期 MRD 评估且为阴性,其中16/26例 (62%) 发生骨骼/髓外复发,无生化PD。

在 PD 前 MRD 转阳的70例患者中,从 MRD 阳性至常规无进展生存期 (PFS) 事件(PD或死亡)的中位时间为22.3个月,而从 MRD 阳性至下次治疗的中位时间为34个月。这种延迟可用于设计重新诱导 MRD 阴性的策略。

国际分期系统 (I vs II/III) 和乳酸脱氢酶无法预测MRD转阳。ISS III 患者仅占全部 MRD 阴性人群的13%,尽管持续 MRD 阴性的4年 CI 为52%,但与 ISS I/II 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p=0.80)。另一方面,高危细胞遗传学 [del(17p) 和/或t(4;14) 和/或t(14;16)] 患者MRD转阳的风险高于标危患者(HR=1.54,p=0.06;4年CI 54% vs. 36%)。

1q+异常方面,amp(1q) 和gain (1q)与MRD转阳的风险高于正常 1q (4年 CI 分别为63% vs. 49% vs. 34%)。具体而言,amp(1q) 显著增加MRD转阳的风险 (HR=2.07,p=0.02)(图1的panel A)。

图片

将 1q 纳入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 (HRCA) 的定义中,存在≥2个HRCA(HR=2.22,p=0.002 vs. 0 HRCA) 或1个HRCA(HR=1.65,p=0.046 vs. 0 HRCA) 也与 MRD 转阳风险显著升高相关(≥2 vs. 1vs. 0个HRCA的4年 CI 分别为59% vs. 40% vs. 33%)(图1的panel B)。

基线时高循环肿瘤细胞 (CTC)(>0.07%)相对于低CTC,预测MRD转阳的风险显著更高(4年CI 62% vs. 32%,HR=1.86,p=0.008)(图1的panel C)。即使使用较低的临界值 (≥0.01%) 定义亚组仍可证实 CTC 的作用。

首次 MRD 阴性的时间也对 MRD 复阳风险有影响。具体而言,巩固治疗开始后达到首次 MRD 阴性预示着MRD转阳的风险高于巩固治疗前首次MRD阴性(4年CI 46% vs. 35%;HR=1.56,p=0.03)(图1的panel D)。

维持治疗前的治疗,KRd + ASCT组患者的 MRD 阴性持续时间有长于 KRd12 组(4年CI 34% vs 43%;HR=0.73,p=0.17)或KCd + ASCT组(4年CI 44%;HR=0.72,p=0.16)的趋势。

维持治疗方面,KR vs. R具有保护作用的趋势(4年CI 35% vs. 43%,HR=0.75,p=0.15)。但由于 KR 组患者仅在维持治疗的前两年接受卡非佐米,然后继续来那度胺单药治疗,因此进行了两项单独的分析,分开考虑从第二次随机化至卡非佐米停药的阶段(维持治疗的前2年)与卡非佐米停药后的阶段(维持治疗2年后的界标分析)。

在维持治疗的前2年,与单独接受 R 的患者相比,接受 KR 的患者MRD转阳的风险较低(24个月CI 20% vs 33%,HR=0.58,p=0.03),而在治疗2年后的界标分析中该风险变得可重叠(4年CI 17% vs 21%,HR 1.37,p=0.39)(图2)。

图片

总结

对入组FORTE 研究的 MRD 阴性患者进行分析发现,Amp(1q)、HRCA≥2个、CTC高水平和至首次 MRD 阴性的时间较长是无法维持MRD 阴性的重要预测因素;与来那度胺单独给药相比,卡非佐米-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降低 MRD 转阳的风险。

该研究的结果应在更大的前瞻性患者队列中进行验证,包括含达雷妥尤单抗的联合治疗和新的免疫治疗。此外该数据是在适合移植的新诊断 MM 人群中产生的,应在不适合移植的环境中进行验证。

图片

参考文献

D'Agostino M,et al. Predictors of Unsustained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Negativity in Multiple Myeloma (MM) Patients.Blood . 2023 Dec 4:blood.2023022080. doi: 10.1182/blood.202302208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78327, encodeId=d1e921e8327a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d8543116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发性骨髓瘤#</a> <a href='/topic/show?id=a649121941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MRD#</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194, encryptionId=a649121941c, topicName=MRD), TopicDto(id=43116, encryptionId=dd85431162e, topicName=多发性骨髓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Dec 31 14:46:35 CST 2023, time=2023-12-3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STTT:陈硕/陈赛娟/范晓虎揭示抗原诱导CAR多聚化增强抗肿瘤效应的结构机制

该研究共同开发了ciltacabtagene autoeucel (cilta-cel),其CAR结合了两个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纳米体,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BCJ】466例CD38单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真实世界治疗模式和结局

该研究提供了加拿大复发难治性 MM 患者的最常见治疗的真实世界基准。

【Blood】CAR 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是否已完成使命?

《Blood》近日发表的一篇“Blood Spotlight(血液聚焦)”文章中,作者回顾了相关的临床和临床前数据,支持将CAR T纳入一线治疗和用于 T 细胞结合抗体之前。

Blood Cancer Journal: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肌肉和脂肪组成

肌肉减少症与MM患者的OS无关。高SAT辐射密度和低肌肉辐射密度与晚期疾病阶段和不良实验室特征有关。

Cell Metabolism:中南大学周文/贺艳娟/陈翔等合作发现改善骨髓瘤硼替佐米耐药性的潜在新策略

该研究发现靶向肠道微生物氮循环和细胞摄取铵能够改善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耐药性。

【ASH继续教育】功能性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和治疗

在2023年ASH继续教育项目的一篇综述中,作者探索了功能性高危患者的主要特征、可用的已知风险因素和评分系统以及可能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