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绍平:急性胸痛诊治,让家常饭变容易

2013-12-13 北京安贞医院 聂绍平教授 医师报

只有通过认真仔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合理选择辅助检查,遵循规范化的诊治流程,才能在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早期病因诊断和早期处理中占尽先机。 急性胸痛既是一道急诊医生每日均有可能面临的“家常便饭”,又是考验医生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的—道永恒“难题”。 症状学诊断思路 症状学是胸痛诊断的基石。根据胸痛特征迅速区分心原性与非心原性胸痛,为进一步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在部

只有通过认真仔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合理选择辅助检查,遵循规范化的诊治流程,才能在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早期病因诊断和早期处理中占尽先机。

急性胸痛既是一道急诊医生每日均有可能面临的“家常便饭”,又是考验医生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的—道永恒“难题”。

症状学诊断思路

症状学是胸痛诊断的基石。根据胸痛特征迅速区分心原性与非心原性胸痛,为进一步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在部分患者,仅根据症状体征就能直接诊断胸痛的原因。

辅助检查价值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应根据患者病史,初步体格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助检查。常规检查包括:常规12导联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放射性核素显像、心肌损伤标志物。

急性胸痛诊疗流程

首先排除危及生命的急症,对不能明确诊断者可常规留院观察。

第一,初步评估和稳定生命体征。对急性胸痛就诊者,首先评估病情,识别引起胸痛的致命性疾病。如患者存在危及生命症状和体征,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吸氧,稳定生命体征;10min内完成心电图及体格检查;完善血气分析、心肌生化标志物、肾功、血常规、床旁胸片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病史。

第二,鉴别心原性与非心原性胸痛。根据胸痛持续时间、运动/情绪是否可诱发、是否受躯干与四肢活动/饥饿或饱餐/呼吸运动影响、胸痛部位有无触痛或压痛、是否有心电图或心肌酶改变,可初步判断。

第三,筛查与诊治。经上述检查未发现明确病因者,进入ACS筛查流程。ACS处理关键是早期明确诊断,进行危险分层,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