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我的医学人生路

2015-06-30 玉灵 医学界

导读: 本文作者有6年三甲医院行医经历,曾经“以科室为家,越忙越兴奋”,然而,“慢慢发现做医生已无法入眠,不入睡何来梦境,无梦境何谈梦想,梦都没了,去实现什么呢?于是选择离开……”。特此推荐,或与你有戚戚焉。 犹记2009年8月12日,入老年科进行第一次集中培训,内容看似枯燥,却从下午4点持续到晚上8点,并使我深深感动到想哭。  科主任从她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讲如何做好老年


导读:

本文作者有6年三甲医院行医经历,曾经“以科室为家,越忙越兴奋”,然而,“慢慢发现做医生已无法入眠,不入睡何来梦境,无梦境何谈梦想,梦都没了,去实现什么呢?于是选择离开……”。特此推荐,或与你有戚戚焉。


犹记2009年8月12日,入老年科进行第一次集中培训,内容看似枯燥,却从下午4点持续到晚上8点,并使我深深感动到想哭。
  
科主任从她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讲如何做好老年科医疗,与病人沟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老年医疗的过去和将来。我总觉得在讲述任何概念时,没有什么比从切身经历出发来得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了。想要做一时的好事很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想要做个时时关心病人的好医生,光想很单纯,但要真正做、还要一辈子做,那就太难了。
  
医生的一言一行都要经过思前掂后,比如一个恶性肿瘤病人,医生不该总在病人和家属面前给他下判决书,虽是事实,但这样做对病人及家属太不顾及情感,然而也不能给他们太多希望,因为毕竟渺茫,当然更不能欺骗说假话。这时候换位思考很重要,有些你认为理所应当的事,但对别人来说却是很难接受的。老年科几乎已是八十岁以上,甚至九十几岁的高龄老人,他们中很多是各种疾病缠身,伴有痴呆,或是行动不便,又或是得了恶性病残喘生命的人,他们很难交流,但又恰恰是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
  
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爷爷,患食道癌后身体每况愈下直至油灯枯竭,那时的我正在医院实习,关心着病房里素不相识的病人,却唯独疏忽了自己的亲人爷爷。没有好好地想过晚期肿瘤病人的心理,没有好好陪伴当时内心惧怕的他,直到他死时后才追悔莫及。而我在老年科工作就好像是上天给我的另一种形式,让我照顾更多的老人,像爷爷一样走到晚年的老人。
  
2009年11月5日上午,我“送走”了入科以来的第一个病人——祥爷爷。正因为祥爷爷的送别是所有人都意料之内的事,所以家属也没有哭天喊地,只是谢谢我们医生的尽责职守。而我们的抢救也是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就在我打完死亡小结,一点一点翻阅祥爷爷如同一部长篇小说般“在医院的365天”的病例时,静悄悄的办公室里一阵莫名的失落感向我袭来,就如同祥爷爷一辈子的小说最终安静地在我这里终结,而无人问津。人,真的是什么也带不来,什么也带不去的。送完了祥爷爷,当晚我们的史婆婆又告病危了,继续忙活了好一阵,俺干脆就以科室为家了。有时觉得自己挺奇怪的,每次遇到抢救,重病号,处理等等麻烦事,搞得很辛苦很累甚至还有心急如焚,不停地想着怎么办,但内心却很兴奋,很期待,很想去观察去参与整个过程。打个比方就是听着监护仪那一阵阵想起的报警声,居然会听得有点热血沸腾……正因为如此,平时大家都叫我“热血青年”吧。
  
之后的工作中也碰到了很多个祥爷爷和史婆婆,在感叹人生和生命的同时,自己的临床技能也在磨练中不断进步。经常会听到病人说:“何医生,你怎么还没回家呀,你别太辛苦了哦。你不穿白大衣差点都认不出来了”。是啊,白大衣真是件神奇的东西。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外表和容貌,更重要的是它让人负有一份使命和责任感!走进老年科的门,做好老年科的人。我一直以此信条激励着自己,做好这份平凡而又特殊的工作。
  
直到2012年秋天得到去日本山形大学病院进修半年的机会。半年中,我接触到先进的医疗管理理念和医疗技术,但更让我体会深刻的却是当地的医学人文。医患之间的平等信任与相互尊重,各种体现在细节中的无微不至,还有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这不禁令我心驰神往,迫不及待地想把那边好的东西带回来。
  
但是回国之后,我发现医患关系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紧张,大环境使得医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伤医、医暴、甚至弑医案屡见不鲜。患者与家属的不理解,甚至无理取闹、“农夫与蛇”,在医院每天都可以上演。医院上下也是丝毫不敢松懈,不知道从何时起每天的工作只是时刻想着怎么做才不会被投诉、被告、被骂、被打,尽量少惹麻烦。就这样,在恶劣的大环境、无奈的小环境、上不完的夜班、倒不完的时差中,并以消耗着健康为代价,我的热情一点一点被磨灭了,在这里我似乎看不到未来,看不见阳光……
  
人是很脆弱的生物,工作、生活、学习、压力、烦恼、困惑……每天都围绕着我们,特别是每天会看到人间悲剧和惨剧的医生们。有时病看不好,医生甚至比病人自己还着急,真的很想把病人拉回来,却也有可能在无形之中推了他一把,正如有句话说的,有些病人可能死于医生太过积极的治疗中。同时,医生又必须抛弃个人情感,任何时候都需要理性思考问题。做医生的不就指望着病人能病好出院么。
  
但在目前这样一个环境中,我觉得平凡的我也许力不从心了。当我离开时,许多同事都很惊讶地来问我说:“想想当初刚进医院工作时,对未来怀着多少憧憬的小何,多么有冲劲,多么活跃,永不疲倦,竟也被折磨成这样了么?感慨万千!”。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苦苦思索:究竟我要不要离开?我为什么离开?因为永无止境的夜班?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因为看不见的未来?然而就当我才离开一个月——这个黑色的六月,有着医师节的六月,竟发生了一系列连续的伤医、医暴事件,其中还有发生在大学室友的所在科室,当时刚看见消息的我一度担心,确认她没事后方才安下心来。
  
当医生护士已成为刀架上的高危职业,成为家人朋友会时时担心的对象,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经历跟我相似,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跟我一样选择离开。但有一点,我直到现在都十分的清楚:那就是我从未停止过对医学的热爱,对能够帮助和挽救他人生命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那颗初心一直未改变!
 
身虽离开,但“心”从未远去!与所有学医人共勉,勿忘初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0622, encodeId=87b9306225c, content=看看,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ee0d1618732, createdName=huaxipanxing, createdTime=Sat Jul 04 15:40:00 CST 2015, time=2015-07-04,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0032, encodeId=b09f300329b, content=每个人都可以选择,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b2c1627329, createdName=owlhealth, createdTime=Tue Jun 30 14:42:00 CST 2015, time=2015-06-3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5-07-04 huaxipanxing

    看看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0622, encodeId=87b9306225c, content=看看,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ee0d1618732, createdName=huaxipanxing, createdTime=Sat Jul 04 15:40:00 CST 2015, time=2015-07-04,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0032, encodeId=b09f300329b, content=每个人都可以选择,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b2c1627329, createdName=owlhealth, createdTime=Tue Jun 30 14:42:00 CST 2015, time=2015-06-3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5-06-30 owlhealth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

    0

相关资讯

白春学:移动医疗创新的价值在于为病人解决多少问题

MedSci:大家好,今天我们请到的是上海市呼吸病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学教授。白教授也是本次梅斯医学移动医疗创新大赛的特邀嘉宾之一。移动医疗是新的事物,我们对它肯定会有一些困惑,所以我们想就移动医疗和临床医学相关的问题请教一下白教授。您认为临床医生在移动医疗中扮演着一个什么角色呢?白春学: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应该讲,在移动医疗中医生发挥主要的

行医:请慢一点,等等自己的灵魂

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如果你走的太快了,要停下来,让灵魂跟上来。如果您是一名忙碌的临床医生,紧张的临床工作已经让您苦不堪言,面对目前医患关系紧张,何不慢下来,思考一下医疗这一职业。 医生要慢下来,思考 美国耶鲁医学院外科学教授许尔文.努兰左手执手术刀能拯救病人,右手执笔能写出冷冰冰医疗现场中的人性。在谈及医疗的灵魂,他说,医生与病人间有深层牵绊。医生应有同理心,持续地

做医生,就是一种信仰 !

致谢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 周福德近几年来,医闹、伤医、对簿公堂现象时有发生,频繁出现的伤医事件,再加上频繁曝光的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赛诺菲公司等涉及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更加伤害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不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最近一些时间,全国连续发生很多起伤医事件,再次突显当前国内的医患关系紧张氛围。这是对中国六百多万医生的严峻考验。少数医生已经放弃这个高尚职业;大多数

互联网医疗千帆竞渡 医生从何而来

自去年以来,各路资金涌入互联网医疗领域,这直接催生了大量的创业项目。互联网医疗领域可谓是千帆竞渡的局面。互联网医疗本质上是医疗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归根结底最终还是要围绕着问诊来展开。虽然目前远程问诊整体受限,但以慢病管理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成为各类项目中被关注的重点。抛开纯粹的技术层面的项目,绝大部分项目对后端服务的需求都很强,但医生从何而来?面对已经涌现的数千个互联网医疗项目,中国的后端医疗服务能力

我们不是唱衰医学,我们只是心忧炭贱的卖炭翁

昨天很多媒体刊登了2015年河北省10个专业对口招生的高考分数线,可以看到医学专业分数线最低,比兽医专业低100多分。有人称:“百姓和考生用脚给政府踹出一个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也有人说,以后真的只有二傻子来给我们看病了!他们认为,医生工作辛苦,收入低,而且被刻意污名化,导致许多人的仇视甚至伤害,这些现象使得不少考生对医学专业避之不及。然而这则消息很快就被指出存在误读。因为,这个分数线是指“对口招

当律师遭遇医生,看完只有苦笑

某大律师感冒了,一周过去了,时好时坏,只得就医。来到挂号处,护士说:“挂号费两元,病历费十元。”律师不解:“病历费这么贵?不就几张纸嘛。”护士:“是啊,但这纸是法律文书,是你就诊的重要凭据。”律师点点头:“对对,有道理。”看病的医生是位专家,问道:“怎么了?”律师:“感冒了。”医生:“头疼不?”律师:“疼。”医生立即开出一张CT检查单:“去,做一个头部扫描。”律师:“我是感冒,扫描头部干什么?”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