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与HPV病毒的“前世今生”——宫颈癌的预防与早诊早筛

2024-03-23 赵飞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妇科 主治医师 网络 发表于上海

宫颈癌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HPV感染→病毒持续感染→癌前病变→宫颈癌,预防与早期识别对于其的防治至关重要。

宫颈癌是一种令广大女性恐惧的健康“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其“魔爪”也逐渐伸向年轻女性群体。但女性朋友们也不必“谈癌色变”,HPV感染宫颈导致癌前病变以至宫颈癌是一个长期过程,这意味着宫颈癌可以通过早期筛查来进行预防。本文就带大家揭开宫颈癌的“神秘面纱”,通过了解它的“前世今生”,科学防控宫颈癌。

宫颈癌的“罪魁祸首”——HPV病毒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宫颈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1]。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甚至高于一些发达国家[2,3]。据统计,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多在50-55岁之间[4],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而我国的宫颈癌发病年龄则呈现双峰状,主要集中在35-39岁及60-64岁两个年龄段[5]

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因素。HPV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分为高危和低危两种类型。高危HPV病毒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低危HPV病毒则主要引起生殖器疣等疾病。数据显示,99.7%的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6]。几乎可以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就是HPV!除此之外,吸烟、多个性伴侣、过早性生活、多孕早产、长期口服避孕药、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也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万幸的是,宫颈癌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HPV感染→病毒持续感染→癌前病变→宫颈癌。因此,预防与早期识别对于宫颈癌的防治至关重要。

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

HPV的亚型众多,不同的基因型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在宫颈癌患者中,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是16型和18型,这两种基因型约占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的90%以上。其他高危HPV基因型还包括31、33、35、39、45、51、52、56、58、59、66、68型等。这些基因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针对这些高危HPV基因型的预防对于预防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7]。目前有二价HPV疫苗、四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价”代表可预防的亚型种类:

九价疫苗的适种人群已从16-26岁女性调整至9-45周岁女性,可预防主要致病的9个HPV亚型,分别是6、11、16、18、31、33、45、52、58型。

四价疫苗的适种人群为20-45周岁女性,可预防主要致病的4个HPV亚型,分别是6、11、16、18型。

二价疫苗的适种人群为9-45周岁女性,可预防主要致病的2个HPV亚型,分别是16、18型。

HPV疫苗能有效预防这些高危类型的HPV感染,从而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最好在15岁前就给女性接种HPV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对于没有感染过HPV病毒的女性,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最佳方式。已经感染过HPV的女性,疫苗仍会提供长期免疫保护,也可以接种加强疫苗来提高免疫保护效果。

宫颈癌筛查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和诊疗至关重要

宫颈癌的常用筛查方法包括宫颈涂片和HPV DNA检测。宫颈涂片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观察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形态来筛查宫颈癌。现常使用的称TCT检查:即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使用专门的宫颈细胞刷取样本进行,检查包括细胞量、颈管细胞、化生细胞、炎症细胞以及病原体感染。结果分别为: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I)、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II及CINIII)、鳞状细胞癌、非典型腺细胞(AGC)、腺癌。HPV DNA检测则是通过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HPV DNA,来确定是否感染了HPV病毒。HPV检测目前常见的有HC2、Aptima HPV以及HPV基因检测。HC2可以检测13种HR-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测定,但该方法缺陷是不能对HPV分型,存在与低危型HPV(6、11、53、67、70、82等)的交叉反应。Aptima HPV则是可检测14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但无法区分具体型别。HPV基因检测则是通过基因扩增的方法,检测15中高危型HPV病毒及2种低危型HPV病毒,目前使用最为广泛。

这些筛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癌前病变或癌症早期阶段发现并及时治疗,避免疾病恶化。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接种了HPV疫苗就一劳永逸,HPV疫苗并不能覆盖所有HPV类型,每年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仍然是必要的。

根据流行病学的数据,宫颈癌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因此,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在筛查的频率和重点上有所不同。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推荐[9],20-29岁的女性,由于其患宫颈癌的风险较低,可以每3-5年进行一次宫颈涂片检查。30-65岁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宫颈涂片检查和HPV DNA检测。对于6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过去5年内连续三次筛查结果均为阴性,可以考虑停止筛查。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年龄超过65岁,仍有患宫颈癌的风险,因此仍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早期诊断是宫颈癌治疗的关键所在

女性朋友们通过定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宫颈癌或CIN(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现已改称为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早期症状,从而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避免宫颈癌的发生。阴道镜检查和组织学诊断就是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两把“利刃”。

1、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是一种利用光学放大技术,观察宫颈和阴道病变的仪器。通过阴道镜,医生可以观察宫颈和阴道的表面情况,包括颜色、质地、血管分布等,从而发现可能的癌前病变或癌症。在阴道镜检查中,医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光源和镜面角度,更直观地观察病变部位的细节,通过醋酸白试验及卢戈氏碘试验,发现可以病变的部位,同时还可以进行活检,以获取病变组织的样本进行进一步检查,从而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阴道镜检查如何操作:利用扩阴器、棉签等充分暴露宫颈;用生理盐水轻轻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及阴道内分泌物,肉眼观察子宫颈形态;阴道镜物镜对准子宫颈,先用低倍镜观察宫颈,进行更精确的血管检査时可加用绿色滤光镜片,放大20倍后进行观察;用醋酸棉球由上而下淋宫颈,观察宫颈白色上皮出现的时间,30秒后移去棉球;碘试验用3~5%复方碘涂染宫颈,观察宫颈上皮的染色情况。

2.  组织学诊断

组织学诊断,即通过显微镜观察宫颈组织的病理变化来确定诊断,是宫颈癌诊断的金标准。在组织学诊断中,医生通常会取病变部位的活检组织进行切片和染色,以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变化。根据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常程度,医生可以确定是否为癌前病变或癌症。组织学诊断的优点在于其准确性高,能够提供确切的诊断结果。

如果通过阴道镜检查或组织学诊断发现有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存在,应该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发展为宫颈癌。对于LSIL(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即过去的CIN I),通常医生会建议进行密切的观察和随访,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对于H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即过去的CIN II或CINIII),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但通过了解其基础知识、认识到HPV疫苗的重要性并正确进行筛查,我们就有可能预防和早期识别这种疾病。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女性的健康,也能降低家庭和社会因宫颈癌而产生的负担。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并参与到宫颈癌的预防和早期识别中来,让更多女性朋友享受到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为了预防宫颈癌,女性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减少HPV病毒的感染风险。此外,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高风险女性群体,应定期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 DNA检测,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虽然疫苗接种可以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筛查,才能真正确保我们的健康和幸福。

 

参考文献:

[1]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1 May;71(3):209-249.

[2]向芳,李胜,郝莲,等.2003—2017年中国女性宫颈癌死亡趋势分析——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5):23-27. 

[3]Li X, Zheng R, Li X, et al. Trends of incidence rate and age at diagnosis for cervical cancer in China,from 2000 to 2014[J].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2017,29(6):477.

[4]Arbyn M, Weiderpass E, Bruni L, et al.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ervical cancer in 2018:a worldwide analysis[J]. Lancet Glob Health, 2020 Feb;8(2):e191-e203. 

[5]谢幸.妇产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88.

[6]Walboomers JMM, Jacobs MV, Manos MM, et al. Human papillomavirus is a necessary cause of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worldwide[J]. The Journal of Pathology,1999,189(1):12-19.

[7]Wang R, Pan W, Jin L, et al.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 against cervical cancer: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J]. Cancer Letters,2020,28(471):88-102.

[8]蔡会龙, 原伟光, 孙惠昕. 全球及我国宫颈癌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3, 28 (01): 90-93.

[9]Fontham ETH, Wolf AMD, Church TR, et al.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for individuals at average risk: 2020 guideline update from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A Cancer J Clin. 2020 Sep;70(5):321-34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