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带父体检,别被这些肿瘤指标吓到了

2018-06-14 刘骁 健康界

作为“百病之王”的癌症,这几年发病率逐渐攀升,让大家“谈癌色变”,加上“亚健康”、“癌症早期筛查”等概念的广泛传播,定期体检已经成为健康生活,预防癌症的“政治正确”。数据显示,我国男性肿瘤的发病率在5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大幅上升,男性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父亲节将至,商家纷纷借势推出“父亲节肿瘤体检套餐”,噱头感十足。可孝顺的子女们是否知道,这些套餐项目并不一定能准确查出癌症!肿瘤标志物

作为“百病之王”的癌症,这几年发病率逐渐攀升,让大家“谈癌色变”,加上“亚健康”、“癌症早期筛查”等概念的广泛传播,定期体检已经成为健康生活,预防癌症的“政治正确”。

数据显示,我国男性肿瘤的发病率在5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大幅上升,男性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父亲节将至,商家纷纷借势推出“父亲节肿瘤体检套餐”,噱头感十足。可孝顺的子女们是否知道,这些套餐项目并不一定能准确查出癌症!

肿瘤标志物并不一定代表肿瘤的发生

医生朋友们常常会接到亲戚朋友的咨询,如“甲胎蛋白8.55是不是得肝癌了?”、“CA125到了40,有没有卵巢癌?”,解释起来有点哭笑不得。

这些新出的“防癌体检套餐”最具特色的是常常加入了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如上面提到的甲胎蛋白与CA125。非专业人员可能会被名称误导:既然叫做“肿瘤标志物”,它肯定“标志”肿瘤,看它就知道自己有没有患肿瘤。但肿瘤标志物很多情况下说明不了问题,在临床上,医生往往是最后才会看一眼这些指标的。

就算是在肿瘤标志物中特异性比较高,广泛使用的前列腺癌 PSA 检查,实际上它在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尿潴留、会阴损伤、前列腺梗死、肾功能衰竭等非肿瘤疾病中也可能增高。

美国之前的建议是五十岁以上的男性都要定期做这个检查。PSA检查在美国的普及,总体上来说带来了一定收益,让前列腺癌的总死亡率降低了25%。

可是,PSA检查对于个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平均下来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命,还可能多带来诊疗的苦楚:在 1986 年到 2005 年这二十年间,有一百万美国男性因为接受 PSA 检查而进行了手术或化疗,5000 人死于手术,1 万到 7 万人有严重的手术引发的其它问题,有一半人在精液中发现红细胞,20万-30万人丧失了性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曾表示:“我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很可能会害了自己。因为早期筛查出癌症后,其实死亡率也并没有降低,这样的检查其实意义真的不大。”

所以说,看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必惊慌,它不一定代表着肿瘤的发生。这些检查可能对延长生命也没太多帮助,如果是误诊,还会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应该带老爸们去做哪些检查项目

对于中老年男性,肿瘤不是唯一该被重视的,我们还应该关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五官病、骨质疏松等诸多方面的疾病。

以下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对于中老年男性体检的建议,供你参考:

血压筛查

血压每年检查一次。如果收缩压在120到139之间,或者舒张压在80到89毫米汞柱之间,那么请继续每年检查一次。

如果收缩压大于140或舒张压大于90,请做进一步检查。

如果患有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或某些其他疾病,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检查血压。

胆固醇筛查和心脏疾病预防

胆固醇应每5年检查一次。

如果有高胆固醇水平,糖尿病,心脏病,肾脏问题或某些其他情况,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检查。

有些男性应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脏病发作。在开始使用阿司匹林之前咨询医生,因为阿司匹林可能增加您的出血风险。

糖尿病筛查

如果您年龄在45岁或以上,则应每3年进行一次筛查。

如果有超重,询问医生是否应该在更年轻的时候进行筛查。

亚裔如果BMI大于23,应该进行筛查。

如果血压高于135/80 mm Hg,或者有糖尿病的其他致病风险因素,医生可能会测试您的血糖水平确定是否为糖尿病。

结肠癌筛查

如果有结肠癌或息肉家族史,50岁以下应该接受筛查。如果有风险因素,如炎性肠病史或息肉,可以考虑筛查。

年龄在50岁到75岁之间,应该筛查结直肠癌。一些常见的筛查测试包括:

每年进行一次粪便隐血检查;

每10年进行可屈性乙状结肠镜检查,并每年进行一次粪便隐血试验。

每10年进行结肠镜检查;

如果有下列结肠癌的危险因素,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结肠镜检查:


大肠癌的个人或家族史;

一种称为腺瘤性息肉的生长史。

牙科检查

每年去口腔诊所一或两次进行检查和清洁。牙医会评估你是否需要去的更频繁。

眼科检查

年龄在40至54岁之间,2至4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55岁以上,则需每1至3年检查一次。

如果有视力问题或青光眼风险,医生可能会推荐更频繁的眼科检查。

如果患有糖尿病,则至少每年都要进行眼科检查。

免疫接种

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如果有某些健康问题(如糖尿病),医生可能会推荐其他疫苗接种。

每10年接种一次破伤风 - 白喉增强剂疫苗。如果没有接种破伤风 - 白喉和非细胞百日咳疫苗(Tdap),应该接种一次。

60岁以后,可以接种一次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疫苗。

骨质疏松症筛查

年龄在50岁到70岁之间并且有骨质疏松症风险因素,应该考虑筛选。

危险因素可能包括长期使用类固醇,体重过低,吸烟,过量饮酒,50岁后骨折史或骨质疏松家族史。

常规体检

至少每年检查一次血压;

每次检查时都应检查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BMI);

同时,让医生了解您以下健康情况:

心理健康;

饮食和锻炼情况;

吸烟、饮酒情况。

前列腺癌筛查

大多数年龄在50岁或以上的男性,应与医生讨论是否筛查前列腺癌。

有65岁以下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的人,应该在45岁时进行筛查。

PSA检测作为常规筛查的潜在益处,尚未超过检测和治疗带来的危害。如果选择进行筛查,PSA血液检查通常每年进行一次。

对没有症状的男性,不需要再进行前列腺检查。

睾丸检查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现在建议,不要进行睾丸自我检查。做睾丸自我检查已被证明几乎没有任何好处。

肺癌筛查

USPSTF建议年龄为55至80岁,有每年30包以上的吸烟史,且目前在吸或戒烟在15年内的人,每年使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进行肺癌筛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05137, encodeId=d7dd130513e9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a392659e5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体检#</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6597, encryptionId=ba392659e58, topicName=体检)],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191324, createdName=marongnuan, createdTime=Sat Jun 16 08:49:00 CST 2018, time=2018-06-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24203, encodeId=24493242038e, content=学习了.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mONcle9pic3zMoyicyo6ia9f4IuLQAwZoxD6Hx4ibd5CMcOCYhStY6oDibbKK6O2X8iaicldO5ib8j1iapOIobIKCGiczU2A/0, createdBy=56251941490, createdName=虈亣靌, createdTime=Thu Jun 14 20:53:56 CST 2018, time=2018-06-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06-16 marongnua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05137, encodeId=d7dd130513e9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a392659e5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体检#</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6597, encryptionId=ba392659e58, topicName=体检)],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191324, createdName=marongnuan, createdTime=Sat Jun 16 08:49:00 CST 2018, time=2018-06-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24203, encodeId=24493242038e, content=学习了.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mONcle9pic3zMoyicyo6ia9f4IuLQAwZoxD6Hx4ibd5CMcOCYhStY6oDibbKK6O2X8iaicldO5ib8j1iapOIobIKCGiczU2A/0, createdBy=56251941490, createdName=虈亣靌, createdTime=Thu Jun 14 20:53:56 CST 2018, time=2018-06-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06-14 虈亣靌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上海癌症全新数据公布,我们来说说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事儿

近日,上海发布公布了本市癌症的相关数据:上海男性最常见癌症是肺癌、大肠癌、胃癌、肝癌和前列腺癌;上海女性最常见癌症为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大肠癌和胃癌。癌症预防很重要!所以,现在很多市民的年度体检套餐里都有“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啦!周浦医院肿瘤血液科的副主任医师周莉介绍说,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现在已经很普遍,因为这项检测对医生及时为肿瘤病人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很大的帮助。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血清肿瘤

肿瘤标志物升高!你是不是被吓坏了?

刘先生最近做了个体检,报告显示血清甲胎蛋白(AFP) 17.4ng/ml(正常值:0-13.4ng/ml)。他上网查了一下AFP:肿瘤标志物、肝癌相关……几个大字赫然醒目,刘先生吓出一身冷汗。

肿瘤标志物超标一定患癌吗?

作为一种简便易行且对人体伤害较小的检测方法,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中大行其道。这也导致很多人误以为,仅需血液或大小便等体液就可以检测到早期癌症的踪迹。其实,肿瘤标志物异常并不意味着得了癌症。

肿瘤标志物升高担心复发转移?看完这几点清楚判断癌症病情进展

肿瘤标志物(TM)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升高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类、糖类和酶类。肿瘤标志物存在于细胞、组织、血液或体液中,可通过化学、免疫学以及基因组学等方法对其测定。

这些肿瘤标志物的意义你知道吗?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是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监测复发和预后评价具有临床价值。

常用的肿瘤标准物临床意义是什么?

首先要说明的是:肿瘤标志标志物的值因各个单位的检测仪器及试剂不同可能有差异,因此,在监测肿瘤标志物变化时,建议每一次检查都在同一家医院,以减少不同单位间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