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笔记】TFEB扩增肾细胞癌一例

2023-10-29 衡道病理 衡道病理 发表于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31周年系列公开课”的课程中,鲁珊珊老师为大家带来了TFEB扩增肾细胞癌一例。摘要如下:

内容摘要

 病史

  • 患者,女性,52岁

  • 2014年体检发现右侧肾积水,肾GFR显像示“右肾灌注差,功能重度受损;肾小球滤过率重度减低”。

  • 2020年因“左侧腰部酸胀”就诊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肾占位”,2020-10于当地医院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左肾部分切除术+左肾固定术”,术后病理提示:瘤体大小5X4X3cm,透明细胞癌为主,Furhman分级Ⅱ级,部分区伴瘢痕结构,伴灶性陈旧性出血。肾切缘阴性。术后每半年定期随访。

  • 2022-02-11当地医院复查发现左肾肿瘤复发,我院腹部平扫+增强CT示:左肾MT术后,术区及周围见软组织影及结节影,增强扫描见明显强化,术区复发机会大。

  • 2022-02-21我院行左侧肾部分切除术。

 病理

1.HE形态:

2.免疫组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免疫组化小结:

图片

诊断思路

形态特征:

肿瘤细胞呈实性巢状生长,部分胞浆嗜酸性,部分胞浆透明,核仁明显,中-高核级别,可见片状坏死。

鉴别诊断:

1.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2.嫌色细胞癌;

3.嗜酸细胞腺瘤;

4.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

5.其他肾嗜酸细胞性的肿瘤。

2020年第一次手术

1.HE形态:

2.免疫组化:

图片

诊断思路

第一次手术形态特征:

肿瘤中央见纤维疤痕,细胞呈实性巢状生长,部分胞浆嗜酸性,部分胞浆透明,低核级别,无坏死;双相性细胞形态。

鉴别诊断:

1.嗜酸细胞腺瘤;

2.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

3.其他肾嗜酸细胞性的肿瘤。

FISH检测

图片

左图:第一次手术;右图:第二次手术

图片

左图.第一次手术:约80%肿瘤细胞TFEB基因红绿信号端均见点簇状扩增。

右图.第二次手术:约90%肿瘤细胞呈单独红色信号并伴红色信号拷贝数增加,约60%肿瘤细胞红色信号端呈小簇状。

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

TFEB扩增肾细胞癌。

诊断依据:

FISH证实TFEB基因扩增。

随访:

2022-09-02 腹部CT:左肾MT术后,术区复发机会大;肝右叶转移机会大。外院予索坦治疗。

 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家族

  • 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家族是一种具有典型“旋一环一旋一亮氨酸”拉链结构的转录因子,属于MiT转录因子超家族。

  • 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家族包括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F)、转录因子E3(TFE3)、转录因子EB(TFEB)和转录因子EC(TFEC)。

  • 其中与肾细胞癌发生有关的转录因子有TFE3和TFEB。

 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

  • 第四版WH0中,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主要包括Xp11易位相关肾细胞癌(TFE3 RCC)和t(6;11)易位性肾细胞癌(TFEB RCC)。

  • Xp11易位相关肾细胞癌是位于Xp11.2染色体上的TFE3基因与不同的伙伴基因发生融合,常见的融合基因包括ASPSCR1(ASPL),PRCC,SFPQ(PSF)等。

  • t(6;11)易位性肾细胞癌是MALAT1-TFEB基因发生融合。

 TFEB扩增肾细胞癌

  • 2022年第五版WHO肾肿瘤TFEB改变肾细胞癌,包括TFEB重排肾细胞癌和TFEB扩增肾细胞癌,首次纳入TFEB扩增肾细胞癌。

  • TFEB扩增肾细胞癌是指携带TFEB的6p21位点扩增,导致TFEB蛋白过表达及其下游效应(异常表达黑色素细胞标记和cathepsin K)。

  • 2014年Peckova et al.首次报道了TFEB扩增肾细胞癌;目前英文报告病例约五十余例。

 小结

  • TFEB扩增的肾细胞癌发生年龄较大(中位年龄:63岁)

  • 组织学通常表现为高级别、低分化的肾细胞癌形态,肿瘤可表现为多种形态,肿瘤胞浆可以表现为嗜酸性、透明的或者嗜双色性,通常可有肿瘤性坏死。

  • TFEB的表达、黑色素细胞标记(melan-A,HMB45)的异常表达,以及cathepsin K的表达在TFEB扩增的肾细胞癌表达不一。

  • 所有病例均存在TFEB扩增,少数病例可同时存在TFEB易位。最初的研究需要高水平的TFEB扩增和异常的黑色素标记物做出诊断,其他研究提出低水平的TFEB扩增病例,具体诊断标准有待确定。

  • TFEB扩增肾细胞癌可同时发生VEGFA、CCND3等基因的扩增,这些基因也是位于6q21.1。

  • 通常表现为侵袭性的临床经过,容易出现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ur Urol Oncol:非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原发性肿瘤与静脉血栓分级差异的预后意义

研究人员评估了非转移性ccRCC中,原发肿瘤(PT)与VTT之间的肿瘤分级差异(GD)对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SS)的影响。

Nat Rev Clin Oncol:转移性肾细胞癌“三重疗法”的初步尝试

该研究报告了针对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三重疗法的初步尝试,综合各项研究结果,尽管这种方法比标准的护理双重疗法具有更大的临床疗效,但毒性可能会限制足够的药物给药,仍不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式。

Eur Urol Oncol: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 不同风险组的疗效有差异?

研究人员评估了晚期 RCC 患者接受一线免疫组合治疗或免疫肿瘤学 (IO) -TKIs 治疗的疗效。结果发现,与IO-IO组合疗法相比,接受IO+TKI联合疗法患者的PFS和OS明显更长。

【文献】黄瘤巨细胞形态的肾细胞癌是TSC相关肾细胞癌的另一种形态

本文章报告2例具有TSC/mTOR突变但不同与以上三种亚型的肾细胞癌,且不适合任何先前描述的实体。这2例肾癌均发生于年轻患者(年龄分别为10岁和31岁),两名患者都没有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或病理特征。

Lancet:肾细胞癌术后辅助依维莫司(EVEEST):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3期试验

改研究旨在评估肾细胞切除术后辅助依维莫司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依维莫司术后无复发生存率没有提高。这些结果不支持依维莫司在手术后辅助治疗肾细胞癌。

Int J Urol:SNiP-RCC 研究中,与纳武单抗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肿瘤反应、进展和生存有关的临床因素分析

研究人员揭示了影响纳武单抗治疗晚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RCC)患者的肿瘤反应、进展和生存的临床因素,发现临床参数与治疗效果是存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