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筛查,对宫颈癌说“不”

2012-07-25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乔友林 中国医学论坛报

        近日,一位全科医生在阅读3月20日第3版名为《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更新宫颈癌筛查推荐》的新闻后提出以下问题:“可否请专家讲解下美国推荐这个筛查的意义?我国是否有相应指南?”为此,本期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乔友林教授就这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上世纪90年代,外国学者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状

  合理筛查,对宫颈癌说“不”

  合理筛查,对宫颈癌说“不”

  近日,一位全科医生在阅读3月20日第3版名为《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更新宫颈癌筛查推荐》的新闻后提出以下问题:“可否请专家讲解下美国推荐这个筛查的意义?我国是否有相应指南?”为此,本期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乔友林教授就这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上世纪90年代,外国学者已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条件。筛查是该病二级预防的关键。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提出高质量筛查的4大要素:良好的初始检测方法、较高的人群覆盖率、及时随访异常结果及严格的质量控制。

  USPSTF推荐意义

  继美国癌症学会(ACS)、美国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病理学会(ASCCP)和美国病理医师学会(CAP),USPSTF于今年3月颁布了《宫颈癌筛查指南》(表)。

  同上述三大学会共同制定的指南一样,该指南将筛查起始年龄从18岁推迟至21岁;明确不主张对年龄<21岁和>65岁且以前连续筛查结果均为阴性或已行子宫切除术的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 21~59岁女性的筛查间隔从每年进行1次细胞学检查推迟至每3年1次。

  但不同的是,对于30~59岁女性的筛查,三大学会认为每5年1次HPV DNA和细胞学联合检查优于每3年1次细胞学检查;而USPSTF则认为,联合检查与单独细胞学检查具有同样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使用效果,而推迟筛查的起始年龄和延长筛查间隔将减少女性终生接受筛查的次数,避免不必要的回访复查和治疗,节约大量医疗费用。

  中国的宫颈癌筛查现状

  2005年,在我国卫生部的领导下,由中国癌症基金会牵头,以宫颈癌为范本制订了我国9种主要恶性肿瘤的筛查指南。现在,我认为我国学者应依据新的科学证据更新旧指南,最终制定各界一致公认的宫颈癌筛查新指南。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国家医疗改革重大专项“农村女性两癌筛查”项目。2009-2011年间,宫颈癌筛查已覆盖全国221个县的1000万名女性。新一轮更大规模的筛查计划也即将开始,但我认为在筛查起始年龄、初筛与随诊方法、筛查间隔、终止年龄等问题上还应及时进行修订,以便尽早推出适宜我国国情的全国性宫颈癌筛查与防治指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07888, encodeId=1423140e8883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21946288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宫颈#</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6288, encryptionId=92194628826, topicName=宫颈)],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11102737131, createdName=一闲, createdTime=Fri Jul 27 06:12:00 CST 2012, time=2012-07-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2-07-27 一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