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称五千元可代发国外期刊 包含“同行评审”

2017-04-25 北青报 北青报

自称收取5000元至6000元可代发国外期刊的代发网站 代发网站编辑表示“不方便”透露专家 代发网站编辑称代发包含“同行评审” 4月20日,世界知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发表一篇撤稿声明称,由于第三方机构涉嫌违规提供虚假的同行评审信息,曾在旗下出版的期刊《肿瘤生物学》撤回107篇出自中国作者的论文。目前部分作者已向出版社表示了歉意。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网上有许多机构自称


自称收取5000元至6000元可代发国外期刊的代发网站

代发网站编辑表示“不方便”透露专家

代发网站编辑称代发包含“同行评审”

4月20日,世界知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发表一篇撤稿声明称,由于第三方机构涉嫌违规提供虚假的同行评审信息,曾在旗下出版的期刊《肿瘤生物学》撤回107篇出自中国作者的论文。目前部分作者已向出版社表示了歉意。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网上有许多机构自称交五六千元即可代发国外期刊论文,同行评审也包含在代发业务之中。

声明

“107篇被撤论文”或涉第三方机构

4月20日,美国SAGE出版社旗下的《肿瘤生物学》期刊发布了一篇撤稿声明,宣布将撤销107篇来自中国作者的论文,因为这些论文涉嫌违规提供虚假的同行评审信息。

在《肿瘤生物学》撤回的107篇论文中,大部分作者均为国内医院医生,所属的机构单位多是国内高校的附属医院,包括浙江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等知名医院。

北京青年报记者搜索发现,《肿瘤生物学》是“国际肿瘤学和生物标志物”的官方杂志,曾属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2016年底该刊物被转给了美国SAGE出版社,此次涉及的论文为转让前发表在该刊物上的。

根据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介绍,有一定证据表明,此事中,提供所谓语言编辑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在操纵评审流程上发挥了作用。论文提交的评审人建议中,使用了评审人的真实姓名,但假冒了其电子邮件地址,经过确认,这些评审人没有对论文做过评审。

在撤稿名单中,北京顺义医院普外科的医生席浩和解放军总医院三名医生合作的论文也在其中。4月23日,北青报记者就此事致电席浩,席浩表示,自己是从网上看到论文被撤稿的消息,到目前为止杂志社没有联系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的三名医生也在撤稿事件中“榜上有名”。4月23日,该院科研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院方正在调查该院医生论文被撤稿一事,“具体处理结果要等院方的声明”。而涉事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具体情况。

进展

部分论文作者已向出版社致歉

4月23日,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对北青报记者表示,此次撤稿并非是出现了新的违规情况,而是《肿瘤生物学》在2016年撤稿后进一步人工核查所发现的结果。撤稿后,他们联系了每篇文章的通讯作者,并请其通知其他所有作者,“有些人表示了歉意,有些也提供了一些第三方机构为之提供帮助的情况”。

但关于第三方机构,他们掌握的信息有限,“因为我们主要是与作者进行邮件沟通得知第三方机构情况的。”他坦言,即便掌握了相关信息,验证第三方机构信息并要其担责,这也超出了他们的能力和权力范围。

此事后,涉事作者再给《肿瘤生物学》或施普林格投稿时,是否会受到限制?彼得·巴特勒对此回应称,出版商的角色是在必要时纠正科学文献,撤稿的目的并不是惩罚作者。在此次事件中,有的作者或许不知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今后投稿给施普林格的期刊时,会依稿件本身的价值来评判能否选用。但由于《肿瘤生物学》目前不再由施普林格出版,该刊是否再接受这些作者的投稿,决定权在新的出版商。彼得·巴特勒称,今后,施普林格将继续投资开发更多用于评审人身份验证的先进系统,以防范类似情况的发生。

调查

有人称五六千元可代发国外期刊

北青报记者发现,目前在网络上仍有许多自称可以代发论文给国内外期刊的网站。昨日,北青报记者随机联系了其中一家网站,在该网站医学期刊专栏的显目位置上,打出了“SCI医学类论文100%发表”的广告语。

一名自称该网站编辑的人员介绍,他们可以提供国内外期刊论文代发、代写、翻译等服务,“而且保证可以刊发”。这名编辑介绍,医学类论文如果代发中文核心期刊,单篇价格在2万元到3万元之间,而代发国外的一般期刊,单篇价格为5000元至6000元之间。此外,如果需要翻译,则需对每1000字符收费400元。

随后,北青报记者询问代发国外知名期刊是否会遇到“同行评审”问题。“同行评审”为一种审查程序,即一位作者的学术著作或计划让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来加以评审。对此,代发网站编辑自称,“同行评审”包含在代发流程中,“我们有专门的审稿专家团队,保证同行评审的专家是真的专家,而不是伪造的专家信息进行评审。”但对于专家的具体信息,对方称“不方便提供”。他还介绍:“评审时会去掉作者的信息,双盲评审的时间为6至8周。”

随后,这名编辑向北青报记者提供了包括《护理学杂志》、《现代肿瘤研究进程》、《临床研究》等18家国外期刊的名称,并把这些杂志按照“国际期刊比较好过的”、“有点困难的”、“对文章要求相当高的”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北青报记者随机选择了“通过有点困难”的一个杂志,询问能否代发医学类论文,这名编辑承诺交了钱需要半年左右才能够发表。

延展

找第三方机构代发论文或因职称评定

据一名出版界的业内人士透露,因为评定职称需要等原因,许多人都想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这就造成了期刊能发表的内容有限,但等待发表的文章过多的现象。所以,有的人选择花钱找论文代发机构。

而在医生行业中,在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影响职称评比的一个重要因素。上海某三甲医院的医生王伟(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国内,个人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到职称的评比,而在国外期刊发表文章比在国内发表困难,所以在国内的评审体系中,在国外杂志发表过文章的作者更有优势。

在他看来,作者通过第三方机构的帮助来发表论文较为常见,“因为有时第三方代理机构和出版社的联系更加密切,也更熟悉投稿发表的流程,所以成功率可能会高于个人投稿”。

王伟表示,进行论文代发业务的第三方代理机构是一些民间机构,他们一般会帮助两类人来发表论文,一类是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专家已写成论文,代理机构只是帮忙润色,使作者的语言表达得更加清晰。另一类是代理机构明白一些出版社出于对作者的信任,不会去真正重复试验论文数据,因而替作者撰写文章和数据。

关于“同行评审”,王伟透露,做同行评审的专家一般都是在本行业中能力表现较好的,而每个出版社一般会有一个专家库,需要做同行评审时就会从专家库中找相应的专家,由于同行评审是匿名的,所以作者不会知道是谁给自己做的同行评审。

文/本报记者 黄筱菁 王天琪 实习记者 刘思佳 徐丽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09213, encodeId=2ee915092134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5aa3900ef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同行评审#</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9007, encryptionId=55aa3900ef8, topicName=同行评审)],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4af810077839, createdName=neurosurgeon, createdTime=Thu Apr 27 11:15:00 CST 2017, time=2017-04-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医疗事故入不入刑,看看国外怎么做

近日,福建长乐首例医疗事故入刑案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引发极大的争议。许多人第一次认识了“医疗事故罪”这个陌生的名词,有人恐慌,有人质疑,有人愤怒。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医疗事故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追究刑事责任?应该追究谁的刑事责任?医院,医生,护士等的“刑责”如何界定? 医务工作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其未知数太多—

一个年轻医生说,国外的月亮真的没有那么圆!

有这样一则新闻  2016年5月一篇名为《医护人员吃午餐导致手术延误4小时,男婴最终不治》的报道引发我的思考。报道中介绍,澳洲悉尼新南威尔士省一对父母称,其已故6个月大儿子,3年前因病入院时被误诊,其后需转院施手术续命时,又因医护人员需要吃午饭,而延误了4个小时,最终儿子在转院后3日宣告脑缺氧死亡。当局日前展开为期两周的死因研讯,彻查院方是否处理不当。你以为先进优异的国外医疗  醒醒吧中国人,外国

国外研究生如何给导师“打工”?

◆美国斯坦福大学坚决禁止教授在相关公司里担任任何管理职务,只能从事咨询等业务,每周只能有1天在公司工作;◆在德国,教授在保证工时的情况下,可以办公司或参股公司,但要提前向学校提出申请。从事大学以外的工作的时间,也要限制在每周8小时内;◆对于学生给导师打工的问题,国外的情况不尽相同,不过有一点相同,就是学生打工纯属自愿行为,而且相应的规定比较规范。研究生阶段,很多学生会选择实习来增加工作经验,而导师

国外的医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小编在知乎上看到一用户的提问,同样也确实是我们茶余饭后会关心的话题。择出来给大家看看。提问:1.以前听说哈佛的医学生几乎整天都在看书,睡觉的时间极少,没有休息的时间。可是长期这样的节奏的话又如何保证学习的效率呢?2.美国的医学生到医生的选拔很严格,那他们平时是怎么学习来应对这样的筛选呢?他们是着重应付考试吗?3.医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为什么感觉国内的医学教育那么枯燥呢?国外是不是也一样啊?4.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