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移动医疗:单兵作战的年代已过去

2014-01-08 佚名 生物探索

今年的mHealth Summit还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基王酒店(Gaylord Resort)召开,我不顾美东狂风暴雪加冻雨袭击,又长途奔袭跑过来学习长知识了。本次旅途折腾无比,先是上海航班严重晚点,只好在纽约转机时一路狂奔,落地后七分钟通关,创下通关新纪录。万幸赶上了飞往华盛顿的转机航班,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狂风加冻雨迫使飞机在巴尔的摩备降,就差十分钟到华盛顿啊。好在航空公司召来7、8辆出租,将

今年的mHealth Summit还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基王酒店(Gaylord Resort)召开,我不顾美东狂风暴雪加冻雨袭击,又长途奔袭跑过来学习长知识了。本次旅途折腾无比,先是上海航班严重晚点,只好在纽约转机时一路狂奔,落地后七分钟通关,创下通关新纪录。万幸赶上了飞往华盛顿的转机航班,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狂风加冻雨迫使飞机在巴尔的摩备降,就差十分钟到华盛顿啊。好在航空公司召来7、8辆出租,将我们这班乘客送往里根机场。又不料深夜路况不佳,一截大树树干横躺在198公路上,司机急打方向盘,几乎翻车。惊险过后赶紧打911报警,防止事故扩大。等赶到基王酒店已经是后半夜了。

事后得知,不少大会的讲者都被取消了航班,没能参会。闲话少叙,书归正传。

我参加了跟风险投资有关的会议,希望了解资本领域对mHealth的看法。会议的讲者有风险投资公司,也有移动健康领域比较活跃的行业组织、众筹公司等。
几位讲者的看法小结如下:

1、StartUp Health的创始人Steve Krein说,在这个行业创业要比其他行业难度大得多,需要更大的勇气,因为行业管制非常严格,成长周期很长,企业成长会painfully slow,所以格外需要耐心和勇气。他列举了2013年在mhealth领域拿到投资的企业数据,发现和2012相比,增长不大,有些月份还低于2012,说明这个行业并没有想象的乐观,所以大家创业还是要谨慎。

2、StartUp Health的共同创始人Unity Stoakes认为,健康产业是一个eco-system,mhealth是其中的一个技术分支,属于工作流程的技术变革,但这个技术变革确实带来了很多思想上的深度改变,所以非常值得重视。但说到底,mhealth还是health而不是m,脱离不了健康产业的大背景和生态圈,不会成为单独的一门行业,也不会颠覆原有的健康行业,而必然是和传统产业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

3、很难出现一个app打遍天下甚至直接上市的情况,现在的很多号称mhealth的服务其实都是组合拳,其中有mhealth的模块,有在线门户模块,有数据库模块,有呼叫中心,甚至有地面探访护士。付费的范围也扩大许多,有企业付费,有政府付费,有医院付费,有军队付费,有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付费,有患者付费,有医生付费。来自Canaan Partners的风险投资者Stephen Bloch表示:无论谁付费,在mhealth领域创业的企业一定要一开始就follow money,不能学传统互联网靠免费吸引流量再思考赚钱模式,而是应该创业开始就积极思考和设计收费的服务。因为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忠诚度低,流量不重要,如果开始免费再收费就很难了。因此一定要做好商业计划,把如何赚钱思考得一清二楚再去找投资者拿钱。

4、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因为美国的医疗系统公开透明,开放性比较好,体系比较规范(这也是政府高度管制的好处),因此很多想法也都比较接近,所以需要设立可靠的知识产权策略,防范出现不良竞争。

5、众筹公司Medstartr的创始人Jeffrey Borenstein最后说了一句话: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 这句话很熟悉吧?是朴槿惠访华时对习大大说过的一句西方的谚语。意思是mhealth如果要走的长远,还是要和传统业务紧密结合,共同发展,而不能单兵作战,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30375, encodeId=4ac315303e53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309e5153a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移动医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5153, encryptionId=8309e5153aa, topicName=移动医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bd812108434, createdName=yahu, createdTime=Fri Jan 10 05:46:00 CST 2014, time=2014-01-1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1-10 yahu

相关资讯

FDA开始监管和测量移动医疗软件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首次对在手机和其他手持智能移动设备中迅速扩大应用的医疗APP软件进行监管和测量。   App软件是苹果公司为iPhone、iPod Touch以及iPad等开发的应用程序。近两年,为这些智能移动设备而设计的医疗应用功能迅速增多,据西方分析师估计,已经超过1.7万项,范围覆盖了体温计至医疗扫描等各种门类。   然而,这些手持智能移动设备的医疗应用能不能正常工

移动医疗APP监管应未雨绸缪 预防风险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署(FDA )于今年7 月19 日出台移动医疗APP 指导草案,对移动医疗APP 进行规范和监管。此草案的出台是针对美国数量日益增长的医疗类APP 对公众健康带来的潜在风险。   哪些移动医疗APP 具有潜在风险,在此监管范围之内?美国FDA 在移动医疗APP 指导草案中总结了两类具有潜在风险的APP :一类是把移动平台变成医疗设备。

国内动态:“移动医疗”助力高血压管理

近年来,医疗信息化在推动医疗资源共享和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正在逐渐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等新兴技术开始应用到医疗卫生信息服务业务中,并开始显现更多的医疗价值。在9月13日举行的2013年中国高血压年会上,专家和学者们广泛讨论了“移动互联网新技术与高血压传统医疗模式融合”的话题。 高血压防控呼唤“移动医疗” 据本次年会上公布的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呈年轻化

中国有望成为移动医疗创新的新生市场

中国有望成为移动医疗创新的新生市场 中国80%的医生和医疗支付方认为,医疗领域移动技术的广泛使用将是大势所趋。如同普华永道最新的研究报告《中国移动医疗:创建一个致胜的商业模式》所表明的,移动医疗的推行步伐可能会由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来引领。 80%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医疗领域移动技术的广泛使用将是大势所趋 移动医疗一般定义为通过移动设备提供医疗或健康信息和服务,应用和服务包括:远程患者监测,视频

4G时代:移动医疗迎新机遇

12月,工信部宣布,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这意味着,扰动电信业年余的靴子终于落地,中国正式宣布进入4G时代。 解读4G 移动网络领域大约每10年爆发一场技术革命。目前,移动网络产业正从3G向4G过渡(G代表“代”)。打造3G网络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满足语音通讯的需要。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升级到智能手机并使用智能手机上网

移动医疗标志性商业模式的转变:硬件与软件融合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对移动医疗的定义为,mHealth,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最近几年随着移动医疗大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穿戴式设备的兴起,移动医疗软硬件商家也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同时也给市场和投资人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移动医疗大环境如下:大环境1:据国外咨询报告称,2012年全球移动医疗产业将达到600亿美元规模,目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