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武:中国高血压防控现状的喜和忧

2019-08-08 杨亚平 健康界

早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我国就开始了高血压防治工作,并将其作为控制慢性病的抓手与切入点。“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宏伟口号也是那时提出的。如今,中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已走过了60多个年头,高血压真的“低头”了吗?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王增武教授团队在Circulation发布的中国“十二五”高血压抽样调查最新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

早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我国就开始了高血压防治工作,并将其作为控制慢性病的抓手与切入点。“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宏伟口号也是那时提出的。

如今,中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已走过了60多个年头,高血压真的“低头”了吗?

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王增武教授团队在Circulation发布的中国“十二五”高血压抽样调查最新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患病人数从1958年不足3000万人增长到了3亿人。从整体来看,患病人数及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王增武告诉健康界,目前高血压防控现状有喜有忧,仍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王增武教授

高血压控制率提升30%-50%未来可期

多年以来,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和诸多心血管专家为打好这场“持久战”不懈努力,积极献计献策,主导和参与制订了多部高血压防治指南,包括参与2019新发布的《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等,并通过分级培训落实到基层医生,积极推广开展适应技术。

王增武坦言,国家对高血压防控史无前例的重视和政策支持,是助推基层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2009年,政府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纳入基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全国近1亿高血压患者接受社区管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往年有所提升,分别为50%、45%和15%,其中控制率增加了2-3倍。

“如果一直保持这个良好发展态势,高血压控制率有望达到30%-50%。”让王增武更为欣喜的是,今年7月15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着重强调,要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全面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管理。

“这一利好政策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上又增添了一股新力量,是好现象!”王增武坚信,在这样的叠加效应下,高血压防治工作在不远的将来定会得到大幅度改善。

医患合作是基层血压防控的关键

从医30多年来,王增武一直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研究,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上作出很多贡献。

作为主要骨干,具体组织实施了卫生部国际合作项目“为人类健康携手:社区医疗卫生人员心血管病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参与了北京市科委课题“基层医师高血压实用防治指南”的研究和制定工作,负责组织了《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在全国的推广活动,负责落实卫生部项目“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

目前,我国近3亿高血压患者中近80%分布在基层社区和乡村,基层社区已然成为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主力军。如何将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临床管理路径在基层社区深入推广并转为实用,提高基层高血压管理水平?

王增武坦言,尽管政府、学术团体、专家学者等积极踊跃地开展推广,但因受到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高血压防治举措在基层社区落地的进展:

(1)传染性疾病转移慢性病时间短,全社会需要一个认知过程;

(2)虽然近些年我国高血压防治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医疗基础设施、人员配备、思想观念还有待改善;

(3)从宏观角度而言,转型过快、底子薄弱、准备不充分;

(4)群众自我健康意识不高,对疾病认识不足,依从性差;

(5)患者和医生比例差距大,血压管理效率不明显。

“在体制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关注医务人员能力、意识提高的同时,如何提升患者健康素养、疾病防治理念非常重要。”

在王增武看来,高血压防控关键之一在于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他们积极性的改变、参与程度的改变也会有力促进能力的改变。”形成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以后,高血压防火墙就筑牢了。

“我们希望患者更积极主动一点。”王增武认为这是血压防控另一个关键点,非医疗队伍的参与度决定了局面的扭转。

尽管基层社区医务人员对血压防控知识有了极大改观,规范掌握了慢病防控技能,大部分基层社区都能够承担起血压防控重任。可由于高血压患者的不支持、不配合、疾病预防意识薄弱,致使血压防控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始终处于冷热不均状态。

因此,加强非医疗队伍对高血压疾病防治参与程度;扩大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防治宣传力度;将慢病防控视为社会工程来做,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力开展校园疾病防治科普宣传活动,树立中小学生健康行为理念,这些都是提升群众疾病预防意识的有效举措。

“医患之间真正达成合作的时候,就是高血压防控工作真正出成效的时候。”王增武认为《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为高血压健康教育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政策可有效缩短相关理念在基层社区落地生根的进度。”在王增武眼里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18岁以上知血压 早预防早获益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并不是病,而不是一种症状,加上高血压前期没有明显表现,大家对此不痛不痒。即便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日常对血压的管理也存在许多误区和不规范。

“高血压实际上是一只‘睡着的老虎’,它不醒不代表没有危害。”王增武强调,群众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血压,了解正常血压值(140/90mmHg),认识高血压的危害性。尤其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全身健康受损。

“知晓你的血压”已连续几年被作为世界高血压的主题。过去一直推荐35岁以上人群每年监测血压和知晓自己的血压,而今年倡议“18岁以上知晓血压”,是因高血压年轻化使然。

“这个趋势实际上更加强调‘防胜于治’的理念。”王增武指出,过去高血压防治策略更倾向于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现如今在人力物力财力改善的情况下将慢病管理防线前移,是让青年人能够早预防早获益。

“以前关注35岁以上人群是堵漏,现在从18岁青年迈进是防止新发。”王增武透露,未来他们将面向更低龄人群推进血压防控工作,逐步向全人群推进,唤醒更多的人重视和参与。

“互联网+”带来新契机

2016年1月28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启动了“心血管病防治技术服务平台”项目。

“这个项目的开展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身为项目负责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王增武向健康界介绍,该平台主要针对加入的基层医生和社区中心进行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咨询、指导和帮助。他们通过“云+网+端+智能硬件”,基于心血管病防治系列指南建立管理流程、进行辅助疾病评估与决策,进一步提升边远地区基层医生规范治疗和管理能力。

不仅如此,该平台还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优势。

“同一个讲课、演示、案例能够同时让多人得到分享,为整个技术带来了几何量级乃至指数量级传播力度。”聊起“互联网+”给血压防控带来的新变化,王增武笑颜逐开。他指出,绝大多数参与平台的机构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操作,避免了信息损失所导致的偏移,提高了管理的规范化。其次,信息传输的清晰程度和速度得到有效改善,并能够有机地将医患管理乃至其他社会职能部门团结起来,发挥医保、药品、医疗、健康、心理等职能作用,实现平台多元化。

与此同时,他们还借助平台让患者积极参与,形成共管态势,便于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各项政策和技术支持,提升服务水平,树立分级诊疗的理念,惠及更多患者。

“我觉得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王增武如是说。

中国高血压防控任重道远

近几年备受瞩目的高血压干预研究——收缩压干预试验(SPRINT)表明,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有益。2017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发布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定义为≥130/80mmHg。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仍保持国140/90mmHg的标准。王增武团队发表的研究也认为SPRINT研究的结论,并基于此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30/80mmHg)并不一定适合中国人。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血压防控之路?王增武有着自己的见解。“血压防控需要多元化,制定防控策略要因地制宜。”王增武介绍,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饮食习惯等都存在差异。从国家整体来看,血压防控更强调健康教育、早期筛查、及时诊断治疗、规范管理和随访四大核心要素。但从区域角度来看,更着重强调其可行性。

“中国高血压防控任重道远。”王增武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不断努力,相信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政策支持下,中国高血压防控工作必将迎来全面提速。

人物名片

王增武,男,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长期从事心血管病的科研、预防和临床治疗方面的工作,主要致力于预防心血管病的研究。

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我国心血管病发病趋势预测及21世纪预防策略的研究”、 “十五”攻关课题“冠心病、脑卒中综合危险度平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 、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研究工作。负责了973项目“心力衰竭致猝死的危险性评估、预警体系建立及早期干预”子课题“心力衰竭患者危险评估”的研究。2009年作为卫生部“心血管疾病监测、预防预警和诊治技术推广”项目分课题负责人,具体组织落实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工作。2011年负责国家“十二五”支撑项目”农村心脑血管病防治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工作,并为国家“十二五”支撑项目“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的执行负责人。2014年负责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西藏和新疆地区慢性心肺疾病现状调查”。 2017负责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环境及表观遗传与高血压/冠心病早期干预:基于环境和表观遗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早期干预研究”子课题。2018负责国家科技部“重大慢性病疾病负担及防控策略研究:重大慢性性相关危险因素归因疾病负担”子课题。曾组织实施了“中国住院患者心律失常调查”,参与了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脏康复中心组织的国际预防心血管病行动。作为主要骨干,具体组织实施了卫生部国际合作项目“为人类健康携手:社区医疗卫生人员心血管病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参与了北京市科委课题“基层医师高血压实用防治指南”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负责组织了《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在全国的推广活动。作为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具体负责落实卫生部项目“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

现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学会养老与健康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慢病大数据应用发展联盟、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生活方式与社区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血压联盟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理事。现任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常务编委,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循证心血管病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医刊、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委。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译了美国《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项目指南》和《心血管病实践—评估和治疗》,参加编写专着8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胸路”不通走“腹路”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带来急救新方法

心脏作为最为重要的器官,平时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被由胸肋骨骨架构成的胸廓之“家”罩于其中,平素安然悠哉地节律跳动。当遇到心搏骤停(CA)时,使心脏恢复跳动的心肺复苏术(CPR)——传统方法胸外按压CPR成为首选。但当这个“家”遭遇各种原因引发创伤,即胸肋骨骨折,胸廓完整性遭到破坏,这种情况的CA却是胸外按压CPR的禁忌证。1.突破困境寻找第二个“家” 面对这种困境,医师该如何实施CPR呢?2

缅甸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已致90人死亡

缅甸卫生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以来至本月7日,缅甸全国已有422人确认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其中90人死亡。数据显示,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影响缅甸多个省邦,其中仰光省致死病例最多,达到63人;其次为伊洛瓦底省,致死9人;勃固省致死7人。死亡病例中,有72人伴有其他健康问题。自2009年以来,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多次在缅甸出现。2017年,缅甸全国有400多人感染此型流感病毒,

病历修改30余处 医院赔偿22万

案情简介患者王某,男,80岁,因发烧三天加重到中医院处住院治疗,中医诊断:发热、外感发热、风寒型;西医诊断:急性肺炎、脑梗塞后遗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入院第3日下午4时20分,患者病情骤变,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于当晚10时许死亡。患者家属认为中医院在对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措施不力,向卫生局投诉,卫生局复印了患者的病案(以下称《卫生局病案》)。一月后患者家属复印了病案(以下称《医院病案》),经对比

《柳叶刀》对87,032名女性护士的研究证明 这类肉增加女性慢阻肺风险!

近日,柳叶刀发表的一篇文章表明:加工肉制品摄入增加与肺功能下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不仅如此,加工肉类摄入过多还会增加女性COPD患病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呼吸系统疾病,2018年4月10日,由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王辰院士团队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首项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上,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已经超约1亿人,成为几乎与高血压、糖尿病“并

吃脑花-查血液-检测痴呆 阿尔兹海默症新进展和自检TIPS

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读医学院的时候,一旦接触了解剖课,那么以后在饭桌子上(大学期间)就会不由自主的一边吃一边探讨各种解剖部位。今天我们从火锅的“脑花”引入,向大家介绍一个早期血液检测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在人们出现典型的记忆丧失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混乱之前的20年里,破坏性的蛋白质团开始在他们的大脑中堆积。现在,一项检测大脑早期变化的血液测试已经向临床应用迈进了一步。文末附自检方法。来自圣路

宁夏首例5G技术远程实时手术指导成功实施

8月7日,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依托5G技术,成功实施宁夏首例5G技术远程实时手术指导。随着5G网络正式商用的到来,5G网络之下的远程医疗将让基层地区变得更美好。据了解,5G医疗是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在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人力和设备资源的同时发挥大医院的医疗技术优势的新医疗手段。5G的网络速度是4G的11.2倍,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能为远程医疗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银川市卫健委主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