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后区疼痛,先检查这 2 块肌肉

2024-05-11 疼痛康复研究 疼痛康复研究 发表于上海

可导致臂后区疼痛的肌肉包括斜角肌、肱三头肌、肩胛下肌、冈上肌、大圆肌、小圆肌、背阔肌、上后锯肌和喙肱肌。其中最主要的肌肉是斜角肌和大圆肌。

可导致臂后区疼痛的肌肉包括斜角肌、肱三头肌、肩胛下肌、冈上肌、大圆肌、小圆肌、背阔肌、上后锯肌和喙肱肌。其中最主要的肌肉是斜角肌和大圆肌。

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斜角肌组成了胸廓出口最关键的部位,当斜角肌出现问题,会导致胸廓出口综合征压迫臂丛神经,其中就包括臂后桡神经。

2.大圆肌是组成四边孔的一个边,因此大圆肌损伤会压迫四边孔中的腋神经,进而导致三角肌功能障碍和疼痛,此外,大圆肌损伤还会压迫到桡神经,进而导致上臂后方肱三头肌功能障碍。

一、斜角肌

斜角肌位于颈部两侧,分别由三块小肌肉组成,因为每块小肌肉都附着于不同的脊柱节段,所以它们的长度各不相同,像非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

斜角肌中的很多地方都会产生扳机点。

图片

1.解剖

①前斜角肌

起点:C3~C6 横突的前结节。

止点:第1 肋内上缘。

功能:屈曲、侧屈头颈部,并使头颈部转向该肌对侧,在用力吸气时还可上提第1 肋。

神经支配:颈神经前支。

②中斜角肌

起点:C3~C7 横突的后结节。

止点:第 1 肋外上缘。

功能:屈曲、侧屈头颈部,在用力吸气时还可上提第 1 肋。

神经支配:颈神经前支。

③后斜角肌

起点:C5~C7 横突的后结节。

止点:第 2 肋外侧。

功能:屈曲、侧屈头颈部,在用力吸气时还可上提第 2 肋。

神经支配:颈神经前支。

图片

功能解剖学

①斜角肌位于斜方肌上部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之间。

②斜角肌的作用是侧屈并稳定头颈部,头颈部不动时,它能在深吸气时上提第1、2 肋,增加胸腔容积,促使更多气体进入肺内。

③膈肌是正常和平静呼吸的原动肌(公众号:疼痛康复研究),而上提肋则多见于用力吸气时,比如剧烈运动或者是肺处于病理状态下(如哮喘),此时斜角肌需要收缩,其负荷增加。

图片

④前、中斜角肌与第 1 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穿过;

当斜角肌过紧、肥大(如过度使用或膈肌受到抑制,斜角肌代偿吸气等),会压迫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出现胸廓出口综合征。

图片

2.症状

斜角肌扳机点会广泛地引起胸部、上背部、肩部、手臂和手部等疼痛、麻木以及其他不适症状,疼痛偶尔还会出现在颈后部。

还可限制头部向侧面倾斜。

其损伤形成扳机点容易产生胸廓出口综合征(产生上肢神经及血管的症状),第1 根和第2 根肋骨的关节功能障碍。

但是注意,某些特定的扳机点(触发点)只会引起特定部位的症状。比如:

  • 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下部的扳机点通常会引起胸痛;

  • 前斜角肌上部和整个中斜角肌的扳机点通常会导致肩部、上臂、前臂、拇指以及其他手指疼痛。

图片

斜角肌触发点会引发很多问题,但易被忽视。因为:

  • 斜角肌几乎被胸锁乳突肌完全覆盖;

  • 斜角肌本身较少疼痛,但其触发点会引起其他牵涉痛区疼痛,并使牵涉痛区产生卫星触发点。

斜角肌触发点导致的症状易被误诊。因为:

  • 其引起的上背部疼痛常被误认为是菱形肌损伤导致的;

  • 颈部、肩部的肌肉不停地跳动,常被误认为神经性痉挛,其实这是斜角肌触发点的典型症状;

  • 斜角肌导致的胸部疼痛常被误认为胸绞痛;

  • 牵涉到肩部的疼痛则被误认为是滑膜炎或肌腱炎的症状;

  • 牵涉到上臂前后区的疼痛会被误认为是其局部肌肉拉伤导致的;

  • 牵涉到肩部、手臂和手部的疼痛常会误以为是脊柱退化或椎间盘脱落导致颈椎神经根受压的症状。

图片

3.病因

斜角肌起于颈椎侧面,止于最上面两根肋骨,有助于固定、屈曲以及转动颈部,但其主要功能是在吸气时抬起第1、2肋骨。

每一次吸气斜角肌都会参与其中,如果人进行高强度运动,或者咳嗽、打喷嚏、特别用力地呼吸,斜角肌就格外用力。

因此,斜角肌易损伤形成触发点的常见人群有:

  • 习惯胸式呼吸人群

  • 哮喘、肺气肿、剧烈咳嗽等患者

  • 经常吹乐器的人

  • 长时间将手臂放在身前做事,如使用电脑、开车

  • 提、拉、搬重物,如背过重背包

  • 运动锻炼时过度使用

  • 导致头部剧烈运动的摔跤、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

二、大圆肌

1.解剖

起点:肩胛骨的外侧缘下部和下角。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可协同背阔肌内收、伸展和内旋肩关节。

神经支配:肩胛下神经。

图片

功能解剖

①大圆肌是背阔肌的协同肌,当手臂固定时,大圆肌和背阔肌协同作用将躯干拉向手臂,如攀爬时。

②手臂处于自由状态时,大圆肌和所有肩部内旋肌及伸肌协同作用,可将上举的手臂拉向前方和下方,如游泳、投掷等(公众号:疼痛康复研究)。

③内旋肩关节时,大圆肌与肩胛下肌的作用通常大于其他内旋肩袖肌。

图片

2.症状

若这块肌损伤形成扳机点,容易在肩后侧产生深层的疼痛。

大圆肌为四边孔的一个边,四边孔中有旋肱后动、静脉和腋神经通过,大圆肌常因急性或慢性过度使用而损伤,可出现腋神经卡压症状(如肩部疼痛)。

通常,肩关节内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束)肌力较强,外旋肌(三角肌后束、小圆肌和冈下肌)肌力较弱,因此外旋肌更容易受到内旋肌的牵拉损伤。

图片

若长时间圆肩或上臂内旋体位,内旋肌则处于短缩,外旋肌处于被动拉长、无力的状态,造成肩关节失稳,引起功能异常。

3.危险因素

做体操、打网球、游泳、划船、投球、砍树等都涉及往上撑起身体或者往下压手臂的动作,需要特别注意;

向前、向上过度拉伸或重复使用肌肉的动作也要注意;

此外,过紧的文胸肩带也会激发背阔肌产生触发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4167, encodeId=a512220416e8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a5b114369e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臂后区疼痛#</a> <a href='/topic/show?id=e0221143e03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斜角肌#</a> <a href='/topic/show?id=12641143e1e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大圆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4371, encryptionId=12641143e1e8, topicName=大圆肌), TopicDto(id=114370, encryptionId=e0221143e035, topicName=斜角肌), TopicDto(id=114369, encryptionId=5a5b114369eb, topicName=臂后区疼痛)],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y 11 22:06:06 CST 2024, time=2024-05-1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