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Skin:未来就在你的皮肤之下

2015-01-18 廖港凯 ifanr

可穿戴设备我们见过很多了,但它们都是穿在身上的。而那些在科幻电影中植入皮下的电子芯片、传感器的设定,一直令人啧啧称奇。当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科技切实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就离酷炫的未来不远了。 NEW DEAL DESIGN 就带来了一个尚处概念型的可穿戴设备—— UnderSkin 。 UnderSkin 是一个布满了细小传感器,呈平面六

total-recall-hand

可穿戴设备我们见过很多了,但它们都是穿在身上的。而那些在科幻电影中植入皮下的电子芯片、传感器的设定,一直令人啧啧称奇。当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科技切实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就离酷炫的未来不远了。 NEW DEAL DESIGN 就带来了一个尚处概念型的可穿戴设备—— UnderSkin

UnderSkin 是一个布满了细小传感器,呈平面六边形的设备。它就像一个纹身,直接植入到你的手掌皮下,并依靠人体生物电流来供电。制作人的初步设想是先使它具备一般功 能,例如控制开关电子门锁,电子支付,再到人体健康信息的监控,以及 2 人以上互动时的信息获取和交换。进一步识别与他人的关系,做出反应。最终令它成为你独一无二的识别工具和作为个体的缩影。

3036175-slide-i-1a-from-the-designers-of-fitbit-a-digital-tattoo-implanted-under-your-skin

3036175-slide-i-3a-from-the-designers-of-fitbit-a-digital-tattoo-implanted-under-your-skin

这听上去有点恐怖,但 NEW DEAL DESIGN 是认真地要把可穿戴设备带到皮下。不过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 UI ,要如何显示信息是一个问题,或许直接在手掌上成像?二是在其安全性还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哪个机构愿意为植入手术负责呢?医院的障碍比较大,而纹身店的杂 乱会给人一种地下黑市的感觉。再就是, UnderSkin 的信息要交给谁保管,这又面临着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

3036175-slide-i-2a-from-the-designers-of-fitbit-a-digital-tattoo-implanted-under-your-skin

尽管如此, NEW DEAL DESIGN 还是很有信心地认为,在接下来的 5 年里 UnderSkin 就能成熟。或许科幻电影中的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远。若皮下设备真正能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体验,作为一种科技趋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谁又来 向我们保证,未来的身体被奇怪的芯片和设备电子化后,身体和意识还是自由的呢?

underskin1

那么问题来了,若 UnderSkin 真的实现了,你会选择尝试吗?

题图来自电影 《全面回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78090, encodeId=2ab618e80900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15769617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ERS#</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961, encryptionId=c157696175, topicName=ERS)],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e93e105, createdName=anminleiryan, createdTime=Mon Apr 27 19:42:00 CST 2015, time=2015-04-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5-04-27 anminleiryan

相关资讯

日本开发出3D打印皮肤和关节的技术

目前,日本国内有2000多万人需要移植皮肤、骨骼、软骨和关节等组织。东京大学医学系附属医院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组利用3D打印机和基因工程学技术,成功开发出了能在短时间内批量生产可移植给人体的皮肤、骨骼和关节等的技术。 目前实施移植手术时主要使用从患者本人患部以外的部位切除的组织,这给患者身体造成很大负担。此外,还有利用动物组织和塑料等为原料,利用3D打印机制作移植用组织的方法。这种方法虽能减轻患者

ACS Nano:新型电子皮肤可感知不同方位

触摸是一种微妙的感觉,其可以让我们快速感知是否有东西从我们手中“溜走”,以便我们可以紧握手中的物品;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ACS Nano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国外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有弹性的电子皮肤,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机体来检测压力的存在,而且还可以告知我们压力来自的方向,相关研究或为假肢器官的修复及机器人技术的开发提供帮助。 文章中,研究者Hyunhyub Ko解释道,电子皮肤是一种

Nature:配备“记忆”的电子皮肤

据《自然》(Nature)网站报道,科学家已经制造出一种新的可穿戴装置,这种装置厚度很薄,不仅能储存和传递人的运动状况、生理信息,而且能释放特定透皮药物。电子皮肤贴已经有许多,但这种能够储存和释放药物的治疗性电子皮肤是第一次开发成功。 这一技术今天被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将来有望用于运动障碍性疾病如帕金森和癫痫的治疗中。论文作者之一、得克萨斯大学机械工程师 陆南庶(Nanshu Lu,

ARD:系统性硬化病皮肤受累程度可鉴别肺部病变结局及生存

系统性硬化病是以血管功能障碍、免疫活化及组织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多系统疾病。作为系统性硬化病的常见和早期临床表现,皮肤纤维化程度是主要的诊断和分型标准。 尽管目前局限型和弥漫型的二分型法对于研究十分有用,但它并不能充分解释系统性硬化病皮肤受累表现的异构性。特别是对系统性硬化病患者进行详细描述时可以发现,至少还存在两种其他亚型:一种是“中间型”(皮肤纤维化累及前臂和腿,而未及躯干),另一种是无皮肤纤

Int Wound J: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缓慢,常常合并感染,给患者造成沉重的负担。临床研究表明,人类皮肤类似物移植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 为了探讨同种异体羊膜/绒毛膜移植是否可以缩短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时间,以及,每周一次人脱水羊膜/绒毛膜移植是否比两周一次人脱水羊膜/绒毛膜移植更有效,来自美国巴里大学医学院的Zelen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4年02月21日的International W